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購買科月
訂閱科月
投稿須知
各期目錄
進階搜尋
訂閱電子報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科技報導
評論
精選文章與其他
活動訊息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Search / 搜尋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目錄
精選文章與其他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2019.07.01
《冥王星任務》: 新視野號 26 年一刻
作者 / 趙軒翎/本刊副總編輯。
595期
兩天來一口氣看完《冥王星任務:NASA 新視野號與太陽系盡 頭之旅》(Chasing New Horizons: Inside the Epic First Mission to Pluto),我不得不在闔上書本(正確來說是闔上開著書檔的電 腦),深深吸了一口氣來平復情緒。這...
冥王星
新視野號
2019.07.01
建構師生的學習素養
作者 / 謝育哲/本刊編輯。
595期
教育部所頒定的108 課綱將於今(2019)年的108 學年度正式實施。而本次的課綱將以核心素養為導向。但到底什麼是素養?又如何協助學生建立起學習的素養?站在第一線教學的老師又該如何面對課綱的修改?本文將以高中物理、生物...
張昭鼎紀念研討會
108 課綱
2019.07.01
鼓勵學生參與生活、解決問題的探索教育夢工廠
作者 / 郭家銘/學生時期總是無法背多分的舒脖忑,本刊編輯。
595期
在 108 課綱上路前,許多教育工作者可以預見其可能帶來的衝擊為何。課綱安排與調整從來都不是只有「教」與「學」這麼單純,除了必須了解現行課綱與過去的差異,從政策規劃面、教學第一線到校內資源整合,每個環節都有碰...
張昭鼎紀念研討會
108 課綱
2019.07.01
科技都進步成這樣了,是否該讓計算機融入數學課程?
作者 / 單維彰/任教於中央大學。
595期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第一代數學課程綱要,如何以務實而又謙卑的小工具計算機(electronic calculator),作為數學教育的改變樞紐?藉由計算機融入國中與高中階段數學課程的設計,108 數學領綱企圖讓數學的教學與評量發生本質...
張昭鼎紀念研討會
108數學領綱
2019.07.01
給魚?供釣竿?還是成為那釣竿製造者?
作者 / 李依庭/本刊主編。
595期
過去,坐在同一教室、翻同一頁教科書、讀著一樣的章節、聽老師上相同課程,是人們所熟悉的同班同學。而在這波新教育浪潮中,將進行「每間學校、每個科目、每堂課程皆不盡相同」的目標,打造身旁鄰座不再侷限於班級同儕,...
張昭鼎紀念研討會
108 課綱
2019.06.02
稍縱即逝的天空霸主— 飛船紀元
作者 / 謝育哲/想坐飛船遨遊四海,然後在上頭睡午覺。喜歡搖...
594期
自古以來,翱翔天際一直是人類渴望 已久的夢想。攤開飛行的歷史,從古 希臘、中國與歐洲等地的歷史,都有 人不斷嘗試製造出飛行工具。而到了 18 世紀,熱氣球出現,利用熱空氣密 度小於冷空氣的原理,人類終於可以觸 及...
飛船
科學史
Led Zeppelin
興登堡號
2019.06.02
公雞啼叫是否會減損自身聽力?
作者 / 曾柏諺/喜歡生物反差萌的碩班 菜鳥,當兵休假都在看...
594期
公雞報曉,是一項長久以來人們已知的物種生理特性。而在公雞拉長脖子「引吭高歌」的同時,耳朵的特殊構造與保護機制能讓牠免於被 自身所發出的啼叫聲干擾或影響其聽力。
雞啼
雞的聽力
耳朵構造
2019.06.02
守護一片清淨藍海— 垃圾、大數據與海廢整治
作者 / 胡介申/荒野保護協會海洋守護專員,看過不 同國家的...
594期
海洋廢棄物,是近年一棘手的議題,透過研究調查分別釐清來源、輸送途徑、汙染衝擊及有效治理是解構此問題的關鍵。而專法的訂定、 舉辦淨灘活動,都是為了有效治理海洋廢棄物,甚至看似無傷大雅的 限塑政策,都能減少海中...
海洋
海洋廢棄物
污染
2019.06.02
老調新曲話酸鹼
作者 / 王文竹/淡江大學化學系教授。
594期
提起化學,大多數人都會想到奪目色彩變化的酸鹼反應。現代化學的酸鹼觀念,開始於拉瓦節確立氧氣是 燃燒的條件,生成酸的主因,迄今己有 250 年了,但是酸鹼性質的老調,仍然新曲倍出、各擅勝場。
科月50
酸鹼
顏色
2019.06.02
人類世, 是危機或轉機?
作者 / 李依庭/本刊主編。
594期
玻璃、塑膠和人造金屬等物質,是人類生活在這片土地後刻畫出的軌跡,而人類世,則為人們活動後所創造的地質年代。人類世一詞的出現,不只是為了提醒人們,所作所為都可能改變地球系統,也期望透過此概念,進一步勾勒出人...
人類世
世代
2019.06.01
科學月刊2019年06月號(594期)目錄—拉開元素週期帷...
作者 /
594期
科學月刊目錄
2019.05.01
未來竟是一場夢- 預知夢預測的是未來,還是自己?
作者 / 郭家銘/突然想起曾經夢到自己在寫這篇文章,本刊編輯...
593期
相信讀者或多或少都有這種經驗──夜 裡所做的夢在未來某一天被發生時, 雙手一拍地驚呼著:「我的老天鵝啊,這不會就是所謂的預知夢(prophetic dreams)吧?」從科學的角度來看, 夢這種東西向來都有驗證上的困難, 客...
預知夢
2019.05.01
我不是老鼠啦! 從牙齒看錢鼠
作者 / 蕭裕源/臺大牙醫專業學院榮譽教 授,臺大醫院牙科兼...
593期
錢鼠的身體有麝香腺,因此擁有特殊體味,,又因視力退化,需藉由叫聲以助行進,有如蝙蝠藉回音辨物一般,還要加上敏銳的觸鬚幫忙,在牆角或地洞裡穿梭。其幼鼠的視力更差,常被目擊第一隻幼鼠含住母鼠的尾巴,後面的幼鼠...
錢鼠
牙齒
2019.05.01
新世代5G傳輸技術— 大規模MIMO 系統與波束合成技術
作者 / 蔡作敏/交通大學電信所副教授,專長為微波毫米波 晶...
593期
「第五代行動通訊(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 5G)」, 具有同時 多使用者服務、高速資料傳輸及低時間延遲的特點。未來將大幅影響人們對行動通訊的使用方式。舉例來說,因為多使用者且高速資料的服務能力,更多的...
5G傳輸技術
大規模MIMO系統
波束合成技術
2019.05.01
物種的板塊運動 擠出多元的基因新大陸
作者 / 許家偉/畢業於輔大生物、陽明微免所,曾任職UCLA 和...
593期
地球上每個物種,都會佔據一個可滿足其生活所需的多維資源空間 (multidimensional resource space), 這個物理環境稱為棲息地(habitat); 不同的生物可以生存在同一個棲息地,但若只說單一物種在生態系中的位置和角...
物種
生態
生態棲位
2019.05.01
飛越半世紀的天文探索之旅
作者 / 葉永烜/中央大學天文所 及太空所教授,研究太陽系 起...
593期
在過去50 年間,隕石和其與小行星相互關係的研究有很 多重要成果和突破。回想在1969 年,科學家們對隕石的 來源還是各說各話。有人說是從彗星而來〔註一〕,有人認為是因小行星受到碰撞碎裂,產生的碎片被發射到與地球相...
隕石
天文學
2019.05.01
指尖下的世界竄流— 淺談觸控技術
作者 / 謝育哲/本刊編輯。
593期
2007年1月,位於美國舊金山的莫斯 康展覽中心(Moscone Center West) 所舉行的Macworld 2007,已故蘋果電 腦公司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向世 人展示劃時代的科技產品──iPhone。 將通訊、上網、音樂播放、攝影等功...
觸控技術
2019.05.01
科學月刊2019年05月號(593期)目錄—伴.毛小孩
作者 /
593期
科學月刊目錄
2019.04.01
一場反思的旅程— 德勒斯登
作者 / 謝育哲/沒事就沉浸在經典文學之中,感受作者筆觸間的...
592期
那天清晨,7點多的鬧鐘把我從異國的美妙夢境中 喚醒,在德國柏林的Airbnb用最快的速度盥洗, 匆忙check out後隨意在超市買了條麵包當作早點, 驅車前往柏林火車總站(Berlin Hauptbahnhof), 買了張火車票,準備踏上旅...
德勒斯登
2019.04.01
近代物理的先驅- 馬克士威
作者 / 賴昭正/前清大化學系教授、 系主任、所長;合創科學...
592期
在《科學月刊》539期〈規範對稱與 基本粒子〉一文裡,筆者已介紹規範對稱及基本粒子的發展史,因此在撰寫《泛科學》〈 基本粒子的標準模型〉一文時,本想只做個敘述性的總結,但卻情不自禁地一直想到馬克士威 (James...
馬克士威
近代物理
電磁學
2019.04.01
物種的漫漫智慧
作者 / 李依庭/本刊主編。
592期
197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荷蘭動物行為學家廷貝亨(Nikolaas Tinbergen)曾表示,在探究動物行為 時有4項主要課題,分別是因果、成 長、機制與演化;也就是引起此行為 的原因、行為在成長中的變化、如何 影響...
物種
動物行為
2019.04.01
半世紀前後的 基因未解之謎
作者 / 周成功/陽明大學退休教授。
592期
1970年4月,當筆者打開剛收到的《科學月刊》( 圖一) 時,一個有點陌生卻又有些熟悉的標題立刻吸引我的目光,是蔡嘉寅教授所撰寫的〈基因是幹什麼的?〉。當時,筆者是中原化學系大三的學生,大一、大二唸書唸得索然無...
基因
2019.04.01
王亢沛先生 與《科學月刊》
作者 / 劉源俊/臺北市科學出版事業基金會董事長。
592期
回想當年,1972年 8 月底,筆者從美國學成 歸國,在東吳大學物理學系任教。10 月回母校臺大物理學系拜望,初次見到當時已在臺大物理學系任教且自7月起兼任《科學月刊》總編輯的王先生。從會面中得知他是東海大學物理學系...
王亢沛
科學月刊
2019.04.01
科學月刊2019年04月號(592期)目錄—高樓.映像
作者 /
592期
科學月刊目錄
2019.03.01
科學月刊2019年03月號(591期)目錄—台灣古生物
作者 /
591期
科學月刊
雜誌目錄
2019.02.01
科學喵喵 不馴常的貓
作者 / 李依庭/集敏感和孤寂於一身,執著日常中的字字珠璣,...
590期
「喵~」,在天還未亮的冬日清晨,走在無人的街道上,待想快速穿越天橋, 到達馬路另一頭的河濱公園慢跑時, 被橋下一聲突如其來貓叫聲所吸引。 走近一看,是隻黃色虎斑貓,蜷在角落正瑟瑟發抖,透漏著飢寒交迫的眼神。忘...
貓
貓馴化
體型
2019.02.01
科學歷史回頭望 末日之鐘
作者 / 謝育哲/生命是不斷地學習與探索新事物,追求真善美,...
590期
1945年,美軍在日本廣島與長崎投下2顆震撼全球的原子彈,除了為二次世 界大戰畫下終戰的句點,也同時向世界宣告核子時代的來臨。掌握核子的技術猶如把玩上帝的火炬,如果應用得宜,人類的未來將會變得更美好;但假 設引...
末日之鐘
科學歷史
2019.02.01
思考醫學史上的「痛苦」─ 是治療傷病還是苦楚?
作者 / 林嘉澍/陽明大學牙醫學系專任副 教授、腦科學研究所...
590期
在這篇短文中,筆者希望能回顧2 個 在醫學史與臨床治療上重要的議題: (1)「 痛(pain)」的概念隨科學技術演變而不斷變動的;因著人們更深入了解身體結構與機能,使對痛的定義也發生變化。 (2)從治療的觀點,臨床...
醫學
痛苦
治療
傷病
2019.02.01
離岸風起, 可聽見水下噪音的脈動?
作者 / 廖英凱/非典型的不務正業者、興致使然地從 事科普工...
590期
臺灣西部海底地形平坦且風力資源充沛,被認為相當適合發展離岸風力發電。目前,臺灣的離岸風電規劃目 標是在2030 年前達到累積裝置容量 3000 百萬瓦(MW)的離岸風電。 然而,離岸風電的發展,並非對環境毫無影響;「水...
離岸風電
水下噪音
鯨豚擱淺
2019.02.01
跨越半世紀的 大氣科學進展
作者 / 張智北/美國海軍研究學院名譽特聘教 授,臺灣大學特...
590期
1969 年,筆者就讀華盛頓大學研究 所二年級時,響應林孝信的號召撰寫《科學月刊》文章,介紹地球的大氣圈和大氣溫室效應,其文刊載在創刊號和第二期。雖然從華大大氣科學系 系主任弗利格爾(Robert Fleagle) 的大氣物理...
大氣
科學
«
1
2
3
4
5
6
7
8
»
頁次:
1
2
3
4
5
6
7
8
資料總數:239
購物車
0
會員登入
購物須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