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登入
  • 購物車(0)
HOME
×
  • 關於科月
  • 購買科月
  • 訂閱科月
  • 投稿須知
  • 各期目錄
  • 進階搜尋
  • 訂閱電子報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科技報導
  • 評論
  • 精選文章與其他
  • 活動訊息
  • English
  • ig
  • line
  • facebook
  • 3
- 文章分類 -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科技報導
  • 評論
  • 精選文章與其他
  • 活動訊息
  1.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跟著博物館員認識黃金博物館
2021.01.01
跟著博物館員認識黃金博物館
作者 / 嵇文勤/畢業於設計系及藝廊研究所,在理想與現實仍有...
613期
你來過黃金博物館嗎?如果沒有,你想像中的黃金博物館,是否像故宮博物院、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或十三行博物館一樣,是一間很大,既氣派又宏偉的建築中,展示與典藏著許多珍貴的寶物呢?
黃金博物館九份金瓜石.金屬礦山
漫步水金九的礦業文化景觀
2021.01.01
漫步水金九的礦業文化景觀
作者 / 林慧如/在博物館工作的鏟屎官。
613期
水湳洞、金瓜石與九份(以下簡稱水金九地區),是臺灣島上少數以產金為主的地區,1890年基隆河砂金的發現,成為金九地區採金的濫觴,而在日治時期引進新式採礦技術與設備後,更締造了該地輝煌的產金紀錄。
水湳洞金瓜石九份礦業黃金
礦山藝術季 用藝術陪伴社區的一種可能
2021.01.01
礦山藝術季 用藝術陪伴社區的一種可能
作者 / 邱馨儀/生長在北緯22度,目前在北緯25度、海拔295公...
613期
黃金博物館首次結合地景藝術及文化資產推出礦山藝術季,總共有6件地景藝術作品散落在金瓜石聚落中,當中的作品議題包含了:歷史、自然與人文,每一件都訴說著礦山的故事。
藝術地景藝術在地文化社區金瓜石礦業黃金博物館
在北極乘浪破冰
2021.01.01
在北極乘浪破冰
作者 / 陳妍榛。錢樺。郁瑞麟。
613期
近年來北極海海冰的面積不斷減少,且減少速度持續增加,科學家試圖找出可能的原因,而「海浪」則可能是其中最關鍵的角色。海浪結合空氣造成的壓力除了會打碎海冰加速融化外,海冰本身也會使海浪的能量持續傳播,並造成更...
北極海浪惹氣候暖化
讓免疫系統再次偉大!mRNA疫苗會是COVID-19的救世主嗎?
2020.12.31
讓免疫系統再次偉大!mRNA疫苗會是COVID-19的救世主嗎...
作者 /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鳴人...
613期
mRNA疫苗是一種新型態的傳染病預防疫苗,有別於一般傳統疫苗的做法,mRNA疫苗會把一段人工設計好,且可轉譯出病毒蛋白質片段的mRNA載體,包裹於特殊設計的奈米載體中,再將其送入人體細胞內。奈米載體會在細胞中釋出該...
免疫系統生物mRNA疫苗COVID-19mRNA疫苗
基因編輯技術CRISPR的前瞻應用
2020.12.15
基因編輯技術CRISPR的前瞻應用
作者 / 編輯部
468期
今(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由基因編輯技術CRISPR發明者道納(Jennifer Doudna)與夏彭提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兩位學者摘下桂冠。
CRISPR諾貝爾化學獎
盤點CRISPR技術在工業生產、環保與復育上的應用
2020.12.15
盤點CRISPR技術在工業生產、環保與復育上的應用
作者 / 陳淵銓/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生物化學博士。
468期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已揭曉,由基因編輯技術CRISPR的發明者道納(Jennifer Doudna)以及夏彭提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兩位學者同獲此殊榮。
CRISPR基因微藻光合作用溫室效應海洋聚乙烯猛獁象
未來登革熱的新穎防治:臺灣須與時俱進並和國際接軌
2020.12.15
未來登革熱的新穎防治:臺灣須與時俱進並和國際接軌
作者 / 金傳春/任教於臺大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
468期
登革熱防治由來已久,全球疫情近30年仍是愈演愈烈,可見傳統的登革熱防治作法,難以因應全球暖化導致的斑蚊版圖擴大及病例數遽升。因此,近年公共衛生學者及科學家都在思考,是否能有新穎的作為,包括整合偵測(...
登革熱公共衛生登革病毒登革疫苗沃爾巴氏細菌病媒蚊防治跨域資訊整合
培育青年創業家 創新創業激勵計畫公布獲獎名單
2020.12.15
培育青年創業家 創新創業激勵計畫公布獲獎名單
作者 / 編輯部
468期
為推動創新經濟、培養青年科技新創產業,在科技部的指導下,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辦理「創新創業激勵計畫(From IP To IPO Program,FITT)」,並於日前在台灣科技新創基地(Taiwan Tech Arena, TTA)舉...
創新經濟創業傑出獎創新創業激勵計畫永續經營新微笑曲線
優美的都市林-種好樹不難,但要環環相扣的環節與專業
2020.12.15
優美的都市林-種好樹不難,但要環環相扣的環節與專業
作者 / 邱清安/國立中興大學實驗林研究員、合聘景觀與遊憩學...
468期
無論是出國旅遊還是在網路上搜尋,時常可看到優美的都市林,然而,臺灣的都市裡是否也有這樣漂亮的樹木與森林?大多數人的答案是「沒有」或是「很少見」。而且,三不五時就可看到被斷頭修剪的行道樹、風災後一片狼籍的情...
都市林環境原生樹種植物
讓嬰兒透過「選擇」發現自己的喜好
2020.12.01
讓嬰兒透過「選擇」發現自己的喜好
作者 / 編輯部
612期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近日於心理學期刊(Psychological Science)提出,一般成年人在相似的事物之間做選擇時,會產生無意識的喜好或偏見;而嬰幼兒也會為自己的選擇產生自身的...
嬰兒心理學認知科學
社交距離可能增加年長者的孤獨感
2020.12.01
社交距離可能增加年長者的孤獨感
作者 / 編輯部
612期
為防範COVID-19疫情延燒,保持安全的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是政府在防疫政策宣導上重要的一環,但這也加深了人與人「心」之間的距離。
COVID-19社交距離社交網絡心理健康
由COVID-19衍生出的防疫大網,成功降低五大傳染病的盛行率
2020.12.01
由COVID-19衍生出的防疫大網,成功降低五大傳染病的盛...
作者 / 傅詩宸/紐約西奈山醫學院生醫所博士,喜愛文學創作,...
612期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來勢洶洶,全球累計病例數也在今(2020)年10月突破4000萬人。面對疾病,臺灣人民做了萬全的防疫工作,有趣的是諸如戴口罩、用肥皂勤洗手及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等措施,不僅防堵了疫情在臺灣蔓...
COVID-19傳染病免疫力全民防疫傳染途徑疾病
實現未來科技生活的樞紐 大數據
2020.12.01
實現未來科技生活的樞紐 大數據
作者 / 曾耀寰/中央研究院天文與天文物理研究所研究副技師,...
612期
近年來,人工智慧是科技領域最熱門的話題之一。但要使電腦能做出如同人腦般的能力,必須倚賴大量的資料進行分析。而為了處理這種「又多又雜」的資料,大數據(big data)也就應運而生。大數據能將看似一盤散沙的資料,透...
人工智慧類神經網路數據巨量資料網際網路摩爾定律積體電路
C型肝炎病毒:第一個可以治癒的人類慢性病毒感染
2020.12.01
C型肝炎病毒:第一個可以治癒的人類慢性病毒感染
作者 / 陳培哲/現為臺灣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曾為臺灣大...
612期
當科學家們尚不清楚C型肝炎的時候,都是以非A非B型肝炎來代稱。而非A非B型肝炎病毒的發現,歸功於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病毒學家阿爾特;接著是英國生物化學家霍頓,成功分離出非A非B型肝炎病毒,並將它正名為C型肝炎病毒...
肝炎輸血病毒基因體重組蛋白分子生物學血液大腸桿菌
C肝病毒細胞模型建置的幕後功臣——拉爾夫.巴滕施拉格
2020.12.01
C肝病毒細胞模型建置的幕後功臣——拉爾夫.巴滕施拉...
作者 / 涂琬瑛/畢業於臺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碩士班,曾在中研...
612期
從發現C肝病毒,到找出C肝抗病毒藥物,科學家們花了將近25年。而C肝病毒細胞膜型的建立,則是靠德國病毒學家巴滕施拉格(Ralf Bartenschlager),以及其團隊建置的次基因組複製子(subgenomic replicon)系統,將這樣的...
C肝病毒RNA報導基因次基因組複製子系統反轉錄聚合酶連鎖反應T7啟動子基因細胞噬菌體啟動子體外轉錄
發現銀河系中心的大質量緻密天體
2020.12.01
發現銀河系中心的大質量緻密天體
作者 / 淺田圭一。松下聰樹。譯者﹔黃珞文。
612期
今(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將一半獎項頒發給德國天文物理學家根策(Reinhard Genzel)以及美國物理學家吉茲(Andrea Ghez)。由兩人分別率領的天文團隊都發現了銀河系中心的大質量緻密天體,他們先是利用各地天文台對天...
諾貝爾物理獎黑洞重力位能天文學巴耳末系光譜繞射極限天體運動銀河系可見光大氣自適應光學
時空的奇異旅程
2020.12.01
時空的奇異旅程
作者 / 卜宏毅/清華大學物理所博士。目前為臺灣師範大學物理...
612期
在愛因斯坦提出廣義相對論後,德國物理學家史瓦西(Karl Schwarzschild)根據相對論找出了史瓦西解(Schwarzschild metric),之後開啟了人類對於黑洞的想像與研究。今(2020)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其中一位得獎者潘洛斯(...
諾貝爾物理獎潘洛斯時空奇異點場方程式事件視界重力囚陷曲面光速
2020諾貝爾獎遺珠 那些研究團隊裡的無名英雄
2020.12.01
2020諾貝爾獎遺珠 那些研究團隊裡的無名英雄
作者 / 方偉宏/臺灣大學醫技系副教授。
612期
許多科學獎項,往往只頒發給特定幾位研究者,但在這些研究人員背後,其實也都有個默默努力的團隊。而今(2020)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發給了三位發現C 肝病毒的學者,其中獲獎的英國生物化學家霍頓(Michael...
肝炎諾貝爾獎C肝病毒C型肝炎cDNA
不只黑洞 羅傑.潘洛斯的科學貢獻與研究精神
2020.12.01
不只黑洞 羅傑.潘洛斯的科學貢獻與研究精神
作者 / 陳宏賓/UniMath創辦人,中興大學應用數學系助理教授...
612期
潘洛斯(Roger Penrose)是今(2020)年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三位科學家之一。除了在黑洞的研究有卓越的貢獻之外,其實潘洛斯在數學領域也有不凡的成就,舉凡潘洛斯三角形和潘洛斯平舖等。而這位傑出的物理學家並非一直...
諾貝爾物理學獎黑洞萬有引力理論廣義相對論事件視界潘洛斯三角形數學
神奇的基因剪刀手 CRISPR-Cas9
2020.12.01
神奇的基因剪刀手 CRISPR-Cas9
作者 / 黃子懿/臺灣大學醫學系二年級生。陳佑宗/臺灣大學基...
612期
CRISPR-Cas系統最早在大腸桿菌基因體中被發現,科學家研究後推測這很有可能是細菌免疫系統。若細菌被噬菌體感染後存活下來,該細菌就會切取一小段噬菌體的DNA,儲存於自己的CRISPR間隔序列中,如果未來再次遭受感染,這...
諾貝爾化學獎CRISPR-Cas基因編輯大腸桿菌CRISPR肺炎鏈球菌化膿鏈球菌tracrRNA
意外搭上基因編輯這條大船─凌嘉鴻專訪
2020.12.01
意外搭上基因編輯這條大船─凌嘉鴻專訪
作者 / 羅億庭/本刊編輯。
612期
在2012~ 2015年間,凌嘉鴻曾在道納實驗室做過博士後研究,乘上了CRISPR-Cas9這條船,他當年在美國的研究生活也充滿許多高低起伏。而他在美國做研究時,成功發現當細胞週期到了S期,便會開啟HDR機制修復斷裂DNA,使...
諾貝爾獎化學獎蛋白質RNA結構生物學基因編輯CRISPR-Cas9
拍賣理論
2020.12.01
拍賣理論
作者 / 陳由常/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經濟學博士候選人,主要...
612期
拍賣是常見的交易方式,包含大家習以為常的網路拍賣,知名的藝術品拍賣活動,或是政府標案等。而針對不同標的物或狀況,便需要相應的拍賣方式。今(2020)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發給改良拍賣理論及創新拍賣型態的兩位學...
科技商業模式經濟學拍賣理論私有價值共同價值
實驗室的檢測服務中,該由誰來收受、分析與上機製備檢體?
2020.11.15
實驗室的檢測服務中,該由誰來收受、分析與上機製備檢...
作者 / 編輯部
467期
為求基因輔助診斷與精準醫療實務能與時俱進,衛生福利部於今(2020)年4月預告,擬修訂《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實行或使用管理辦法》裡多達21條的相關條文。
醫事檢驗醫療LDTs生醫生技產業
淺談《特管法》修法所引發的人才聘用爭議
2020.11.15
淺談《特管法》修法所引發的人才聘用爭議
作者 / 高啟明/臺灣大學研發處產學合作總中心新創組長;前臍...
467期
《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實行或使用管理辦法》(以下稱《特管法》)的立法目的,是為了提升臺灣醫療的服務品質;該法規定,中央主管機關應就特定的醫療技術、檢查、檢驗或醫療器材,規定其適應症、操作人員資格、...
《特管法》LDTs基因表現核酸定序醫檢師法律醫療生技醫療
測謊鑑定準確率不足?淺談科學辦案的爭議
2020.11.15
測謊鑑定準確率不足?淺談科學辦案的爭議
作者 / 曾春僑/臺灣警察專科學校科技偵查科副教授
467期
近來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司法科學、鑑定機制與專家證人」議題中,著重於科學辦案的技術與應用,以強化司法發現真實的能力,其中針對測謊過程、品管、證據能力等有許多討論與建議。
科學偵查實務邏輯思考測謊犯罪司法心理學鑑識科學
論自我抄襲-重複發表、文字再使用 有無學術倫理上的處罰必要?
2020.11.15
論自我抄襲-重複發表、文字再使用 有無學術倫理上的...
作者 / 孫以瀚/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467期
自我抄襲(self plagiarism),是近年出現的學術倫理議題,但在概念不明確的狀況下,引發很多困惑,如學生的學位論文與期刊論文、計畫與計畫,或是計畫與期刊論文。不過,怎樣才算自我抄襲呢?
自我抄襲(self plagiarism)學術學術倫理公權力重複發表著作權研究行為
COVID-19疫情人人自危,但請勿忽略登革熱的侵襲——全球與臺灣流行病學、病媒蚊與防治策略
2020.11.15
COVID-19疫情人人自危,但請勿忽略登革熱的侵襲——全...
作者 / 董宗華、黃詩涵、鍾昇達、顧家綺、金傳春 。通訊作者...
467期
臺灣多因境外移入病例點燃登革熱疫情,因此,需先瞭解全球相關流行病學;根據患者年齡與登革病毒的流行特徵,可將其分為「地方性流行(endemic)」和「非地方性流行(non-endemic)」兩類。
流行病學登革病毒登革熱血清學全球暖化埃及斑蚊白線斑蚊病媒蚊衛生教育
從數學模型證實臺灣抗疫成效
2020.11.15
從數學模型證實臺灣抗疫成效
作者 / 編輯部
467期
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與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合作,利用數學模型證實臺灣在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抗疫成功的關鍵作為,盼提供世界各國相關協助與經驗分享。
數學模型COVID-19基本傳染數防疫傳染病防治公共衛生生技醫療
觀看電視上的自然風景,還能改善負面情緒?
2020.11.01
觀看電視上的自然風景,還能改善負面情緒?
作者 / 編輯部
611期
在英國艾克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的一項研究中表示,在家中觀看自然風景節目也具有提振心情、減少負面情緒的效果!
大自然情緒VR眼鏡互動式圖像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 購物車 0
  • 會員登入
  • 購物須知
TOP
科學月刊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 77 號 7 樓
服務電話:+886-2-2363-4910
傳真電話:+886-2-2363-5999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9:30~17:30,例假日除外。
  • 認識科月

    關於科月
    各期目錄
    投稿須知
    合作洽談
  • 讀者服務

    購買雜誌
    訂閱雜誌
    網路會員
    訂閱電子報
  • © 1970- by Science Monthly 若需轉載、使用科學月刊或科技報導的文字、圖像或影音等,請洽本公司。
網頁設計 : 藝誠網頁設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