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Search / 搜尋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2017.10.01
加州理工學院研發出微型分子機器人運輸分子貨物
作者 / 編輯部
430期
試想在生活中有機器人能幫忙打掃家裡、洗衣服、洗碗等家事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雖然在生活中還未能得以實現,不過遊走人體內的機器人已經開發。
單股DNA
微型分子機器人
2017.10.01
哥倫比亞大學研發出人造肌肉能使機器人動作柔軟靈活
作者 / 編輯部
430期
近年來,機器人與3D列印 等技術快速且蓬勃的發展,眾多研究團隊皆嘗試突破目前的設備或裝置。以機器人為例,科學家期望有研發出接近人類肌肉的材料,使機器人的動作更靈活、更順暢。
人造肌肉
機器人
2017.10.01
利用特殊材料表面電子的多寡調節生物膜的形成
作者 / 編輯部
574期
當細菌附著在物體表面時,會迅速產生出多醣的基質,稱作「生物膜 (biofilm)」,透過這些生物膜的保護讓細菌可生活在環境中。而近期,由科羅拉多斯卡研究所(Karolinska Institutet) 研究團隊發現若將一種稱為PEDOT (...
生物膜
電子
2017.10.01
野生動物觀察趣—紅外線自動相機
作者 / 張育誠/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碩士。羅昱超/中興大學森...
574期
在臺灣,近 20年來廣泛運用紅外線自動相機於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或科學研究,是一種針對中大型哺乳動物或地棲性鳥類功效尤其顯著的生態調查工具,例如屏東科技大學的姜博仁博士研究團隊在2001~2004 年間為了調查雲豹蹤跡,...
紅外線
自動相機
野生動物
2017.09.01
最短的雷射脈衝53阿秒問世
作者 / 編輯部
573期
由美國中佛羅里達大學教授常增虎 (Zenghu Chang)領導的物理及工程國際 團隊,創造出至目前為止最短的 X射線脈 衝(X-ray pulse):53阿秒(attosecond,1 阿秒等於10-18 秒),打破先前同一個團隊創造的紀錄(67阿秒)...
雷射脈衝
2017.09.01
當你憂鬱時你的照片也會跟著變藍
作者 / 編輯部
573期
最新的研究發現,當你感到憂鬱時,你所拍得 的照片也會變得更灰、更暗,甚至看不見臉。 來自佛特蒙大學(University of Vermont)及哈 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共同合作的研究團隊,徵詢 166名志願者分享照片在...
憂鬱
照片
人工智慧
2017.09.01
科技部的「科技大觀園」,在知識產業時代的能扮演什麼...
作者 / 廖英凱/非典型的不務正業者、興致使然地從事科普工作...
573期
歷經近十載的科技大觀園,在學術科教圈與新創媒體界等,陸續招致對其營運與內容的批判建議。因應科技基本法修法後的科發基金千分之五由科技部統籌運用的科普預算保障,更引發科學社群對科技大觀園改善的急切建言。
知識產業時代
科技大觀園
2017.09.01
福衛五號發射成功順利與地表衛星站通訊
作者 / 編輯部
429期
福爾摩沙衛星五號(簡稱福衛五號)為第一顆臺灣自製的人造衛星,已於臺灣時間2017年8月25日凌晨2點51分於美國范登堡基地,由SpaceX公司的 獵鷹九號(Falcon-9)火箭搭載、發射升空。衛星在發射後11分19秒成功與火箭脫離...
福衛五號
地表衛星站
2017.09.01
從2017臺灣生技月(Bio Taiwan)思考公部門可以繼續努...
作者 / 高啟明/臺大分子與細胞生物學博士、政大EMBA,是一名...
429期
本次臺灣生技月(Bio Taiwan)的時間從6 月29日~7月2日,地點在南港世貿展覽館, 會場上展出的攤位涵蓋:新藥、學名藥、原料藥、醫材及檢驗、臨床及臨床前試驗服務(CRO)、醫療(事)服務、生產代工 (CMO)、其他生技...
臺灣生技月
公部門
2017.09.01
臺大和中研究合作發表能消除色差的超微型光學元件
作者 / 編輯部
429期
【本刊訊】透鏡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種被廣泛應用的光學元件,但由於自然界中光學材料的折射率通常具有色散,因此大部分透鏡在不同波長下的光學都不一樣,會有色差產生,加上設計原理的限制,使得光學裝置的重量和體積普遍都...
消除色差
超微型光學元件
2017.09.01
中研院與陽明大學研究團隊發現對抗細菌感染的關鍵蛋白
作者 / 編輯部
429期
【本刊訊】當人體有細菌入侵時,便會啟動體內的免疫反應以抵禦外來的敵人。而最近,由中央研究院謝世良特聘研究員與陽明大學陳思婷助理教授的研究團隊共同合作發 現C型凝集素5A(CLEC5A)基因為細菌感 染時能有效對抗的...
細菌感染
關鍵蛋白
2017.09.01
天降神兵-捕捉雨水的脈動
作者 / 王光華/成功大學全球觀測與資料分析中心副主任。莊嘉...
573期
臺灣地區的豪大雨災害常見於梅雨季颱風季,又以颱風季最為顯著。近30 年來中央氣象局及其代管的雨量站多達816個,希望藉由這些雨量站捕捉詳盡的降雨資訊,進而提出因應天災的方法,譬如對災後重新分析土石流成因以及建立...
雨水
雨量計
預警系統
2017.08.01
臺灣的海浪發電仍大有可為
作者 / 周鑑恆/任職於萬能科技大學,專長為物理教育與海浪發...
428期
根據歐洲海洋能源總署(European Marine Energy Centre, EMEC)之分類,目前發展中的海浪發電機大致可分為:水柱震盪式 (Oscillating water column)、點吸收式(Point absorber)、波浪衰減式(Attenuator)、越頂式 ...
海浪發電
電能
能量轉換
能源
發電機
2017.07.01
潛在的資安問題:第三方存取 App
作者 / 編輯部
571期
智慧型手機已成為現代人的必需品,然而,西班牙馬德里IMDEA 網路研究機構 (IMDEA Networks Institute)表示有 7成以上的手機App皆有像第三方透露個人資訊的風險(如 Google Analytics 或 Facebook 等),例如記錄個人生...
資安問題
APP
第三方存取
資訊科學教育
2017.07.01
如何避免落入民調的陷阱?
作者 / 林珮婷/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政治大學...
571期
說到民意調查,大家不僅不陌生,甚至可說是充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相信大家就算是沒有接受過電話訪問,也曾經在路上遇過一臉害羞地默默靠近的正妹∕型男,正暗自竊喜以為是搭訕,但一開口:「可不可以麻煩你幫我填個問...
民調
隨機抽樣
可信度
2017.07.01
理性的資料感性的內涵
作者 / 林建宏/中興大學統計學碩士,現為「奇點無限」資料科...
571期
大數據分析、人工智慧、深度學習、推薦系統、資料視覺化……等,都是屬於資料科學的範疇,目的是為了從資料中挖掘出不為人知且貼近真實的資訊,並找出其應用價值,不僅僅是為了商業價值,也能對社會的進步有所貢獻。
資料科學
統計學
研究
2017.07.01
知識發掘與資料探勘—自願性地理資訊的價值
作者 / 鄧東波/荷蘭屯特大學地球觀測及地理資訊科學學院(...
571期
「自願性地理資訊」是集結群眾的地理資料,記錄一般人對於週遭環境的經驗、感受與喜好,而知識發掘與資料探勘則是綜合各種處理資料的技術和方法,以便從資料中擷取出有用的知識,如何善用知識發掘與資料探勘,由自願性地...
地理資訊
資料探勘
群眾外包
社群媒體
2017.07.01
范得格拉夫起電器
作者 / 周鑑恆、黃仁偉、洪偉清
571期
上世紀20年代,荷蘭裔美國物理學家范得格拉夫(Robert J. Van de Graaff)發明了范得格拉夫起電器,又稱范氏起電器,可以產生千萬伏特以上的高電壓。
高壓電
范氏起電器
靜電實驗
2017.06.01
雷明頓打字機雜記
作者 / 歐陽太閒/就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電機工程研究所博士班...
570期
在因緣巧合之下買了這台快90歲的打字機,對其來歷卻一無所知,便著手考察其歷史。打字機的概念可以追溯到1714年, 英格蘭工程師米爾(Henry Mill)註冊的專利「用於謄寫書信的機器」,雖然原始的機構設計已不可考,仍可...
打字機
機械工藝
2017.06.01
李琳山:很多中文語音輸入產品都用到我的研究成果,但...
作者 / 崔聖揚/臺大電機系學生。 林宮玄/任職中研院物理所...
570期
臺大電機系李琳山教授,於1977年於美國史丹佛(Stanford)大學拿到電機博士,於1979年回母系任教。回臺灣服務後,才決定投入之前完全不熟悉的領域──語音辨識,也就是現在人們熟悉的「語音輸入」服務。
中文語音輸入
語音辨識系統
訊號處理分析
2017.06.01
臺灣藻類產業未來發展的挑戰與機會
作者 / 林翰佳/海洋大學生命科學暨生物科技學系系主任。 顏...
426期
我們的日常生活用品,有許多關鍵成分其實是由藻類所提供。例如從海洋紅藻中所提煉的鹿角菜膠,如果沒有它,我們每天在用的牙膏放久了就會「油水分離」;又例如海洋矽藻外殼所形成的矽藻土,是工業上很重要的過濾材料,也...
藻類
產業
2017.06.01
從印度B型肝炎疫苗看臺灣的生物科技——印度能,為什...
作者 / 賴昭正/前清大化學系教授、系主任、所長,合創科學月...
426期
在「胰島素與生技產業誕生的故事」,筆者詳細闡釋了1976年初,一位即將失業的麻省理工學院校友史瓦生(Robert A. Swanson)如何看到剛在象牙塔內萌芽的生物科技充滿了商機,說服了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生化教授薄耶兒(...
B型肝炎疫苗
生物科技
2017.06.01
臺灣離岸風能發電與環境之評估
作者 / 商文義/美國普度大學教授、臺灣中央大學講座教授;曾...
426期
臺灣能源缺乏,也無法處理核廢物,節約能源和開發再生能源應該是最好的辦法。近幾年裡政府將海上風電開發作為重要項目。行政院推動在臺灣海峽靠近西海岸處建造800座風車。
離岸風能
能源
環境
2017.06.01
從商業財務到遺囑財產——現代的監理科技與未來發展
作者 / 廖世偉。張誌叡。鄭旭高
426期
監理科技(Regtech),或稱法遵科技係利用新技術達成監理要求。常見之監理手段包含依法行政、以財權制衡政權(如立法院以預決算審議把關行政院政策)。
商業財務
遺囑財產
監理科技
2017.06.01
德國開發薄膜纖維黏合材料能像壁虎抓物爬牆
作者 / 編輯部
426期
這幾年來不斷聽到未來機器人會取代許多人現在所做的許多工作,不過,人類其實還無須太過慌張,因為現階段如果想讓機器人拿起一杯咖啡、一顆番茄或一小包的洋芋片,恐怕還不是那麼容易。
薄膜纖維
纖維黏合劑
2017.06.01
高壓AMI電力資料創意應用競賽發揮創意促進節能省電
作者 / 編輯部
426期
智慧型電表基礎建設(Advanced Metering Infrastructure, AMI)為智慧電網的一種, 主要為用於記錄所有電流的流動,即時監控電力的使用情況。
智慧電網
2017.06.01
工研院研發海水淡化系統與蔬果農藥檢測器將在產業與食...
作者 / 編輯部
426期
地球上的水,海水占了絕大部分,可飲用的淡水資源有限,而近年來由於地球上人口越來越多,使得飲用水的需求越來越大。
海水淡化系統
蔬果農藥檢測器
正向滲透
食安
2017.05.01
韓國充電技術新突破透過光照就能充電
作者 / 編輯部
425期
到戶外郊遊、拿著手機到處走走拍拍的同時,為了解決不易找到插座充電又不讓手機沒電的情況發生,人們會習慣攜帶行動電源已備不時之需,不過前提是行動電源必須先接上一般插座充足電。
充電
光照
2017.05.01
國研院「光致退火抗輻射」專利獲國家發明創作獎
作者 / 編輯部
425期
經濟部為提升臺灣的產業,於每2年舉辦「國家產業創新獎」與「國家發明創作獎」,鼓勵產業創新及專利發明,增加更多的產業價值。
光致退火技術
太空設備
2017.05.01
韓製出石墨烯可撓式顯示螢幕荷以細菌製作石墨烯
作者 / 編輯部
425期
石墨烯為單原子薄膜,是目前最薄也是最輕的材料。科學家致力於石墨烯應用研發,隨著顯示面板越來越薄,全球有許多研究團隊正投入利用石墨烯製作顯示面板的方法。
石墨烯
螢幕
可撓性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
頁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資料總數:1091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