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7-09-01福衛五號發射成功順利與地表衛星站通訊 429 期

Author 作者 編輯部
【本刊訊】福爾摩沙衛星五號(簡稱福衛五號)為第一顆臺灣自製的人造衛星,已於臺灣時間2017年8月25日凌晨2點51分於美國范登堡基地,由SpaceX公司的獵鷹九號(Falcon-9)火箭搭載、發射升空。衛星在發射後11分19秒成功與火箭脫 離,進入720公里任務軌道。
 
國研院太空中心新聞稿表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於發射後立刻獲得由獵鷹九號火箭所傳回衛星與火箭分離時刻的狀態向量,隨即開始進行軌道計算,同時將結果傳至位於挪威斯瓦巴 (Svalbard)的海外站,準備接收衛星資料。臺灣時間25日早上4時11分,福衛五號進入斯瓦巴地面站的接收範圍。臺灣自此可以與位在720公里高空運行的福衛五號進行通聯。
 
福衛五號於臺灣時間7月19日深夜出發飛往美國,當地時間7月19日21時30分抵達洛杉磯國際機場後,隨即運往范登堡發射場的整測廠房,開始一連串密集的發射前整備工作,直至8月14日衛星與發射載具酬載轉接環完成對接作業。接著衛星交由Space X人員接手,發射團隊人員陸續回國;福衛五號張和本計畫主持人及其餘 6名發射團隊成員,於臺灣時間8月28日上午5時10分返抵國門。
 
福衛五號是國家太空中心「第二期國家太空科技發展長程計畫」的第二項計畫。 原預計於2013年由SpaceX公司的獵鷹1號運載火箭搭載升空,然而福衛五號於2015年完成,獵鷹1號系列火箭已不再提供酬載服務,因此更改為獵鷹9號火箭酬載發射。
 
福衛五號將接續福衛二號的遙測任務, 預計任務執行時間為5年。福衛五號重量約為450公斤,為太陽同步軌道衛星(高度720公里),繞行地球一周時間約為 99分鐘,遙測對地解析度黑白影像為2公尺、彩色為4公尺。其光學遙測酬載包含光學照像儀、CMOS影像感測器及相關電子元件,可拍攝4種不同顏色光譜的影像,科學家可利用這些不同顏色的影像,來判斷地表上的事物變遷。
 
科學酬載則包含由中央大學太空所製作 的先進電離層探針(Advanced Ionospheric Probe, AIP),可現地量測電離層電漿密度、速度、溫度與環境背景磁場等物理量,可監測電離層F層上層電漿之季節變化和全球分布,也可應用於太空天氣和地震前兆異常等研究。

經過國研院、中央大學近10年的努力,突破重重困難,追根究柢尋找各種問題的根源,成功的將衛星送上太空,未來將用臺灣自己打造的衛星,從太空看見臺灣。

國研院,〈福爾摩沙衛星五號發射升空〉,2017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