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選文章
文章專區
2020-12-01「看見」腦神經:下一個世代的神經網路地圖
612 期
Author 作者
陳亭瑋/臺灣師範大學畢,主修生命科學。經歷專案與編輯工作,技能樹不務正業亂長,朝百變怪邁進。近期嘗試以敲鍵盤養活自己與貓。
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清華大學腦科學研究中心總主持人江安世院士,最為人津津樂道的研究,莫過於2010年發表的果蠅全腦「神經網路地圖」,為腦科學研究提供了一個強而有力的資料庫。而在去(2019)年,團隊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期刊發表了使用透化層光定位顯微鏡(rapid single-wavelength lightsheet localization microscopy),解開果蠅全腦多巴胺的神經網絡,即將揭開更多記憶儲存的關鍵。江安世的研究團隊不斷圍繞在大腦的各種記憶相關領域,成就斐然。儘管在多年的研究歷程上,已經囊獲許多研究獎項肯定,但最令他興奮的,仍是運用巧思與新技術破解下一個科學難題。近年來,江安世開始挑戰轉向更大且更複雜,所有腦與神經相關研究的共通點──人腦。
在今(2020)年9月的跨領域神經科學國際研討會(TSfN)上,江安世邀約眾人加入「臺灣腦網聯盟」,他認為這個技術發展的時機點適合有興趣的科學家們集結,為了解開人類大腦之謎一同貢獻心力。
讓生命科學家像物理學家在探尋宇宙一樣,一起合作把人的腦袋的問題解決!
綜觀生命科學的發展,看得「更小更清楚」影響了我們對於生命的理解:光學顯微鏡讓人類認識了構成生命體的最小單位「細胞」,電子顯微鏡則讓我們看到細胞內各有不同功能的胞器。每次影像層面的技術進展,都代表了人類對生命世界的進一步了解。江安世的研究除了探索神經地圖,也一直在科學領域做出相關貢獻,無論是已經廣為應用,能讓組織變透明的生物組織澄清技術(tissue permeabilization),或是團隊正在進行中的超解析顯微鏡(superresolution microscopy)、五維度層光功能造影系統(functional imaging)及X光三維斷層掃描技術(x-ray tomography)等,都可望帶領所有人看見更多更複雜的生命奇觀。
江安世也對我們說明,如果說上一個世紀是屬於基因體學(genomics)的世紀,科學家終於釐清遺傳資訊怎麼傳遞給下一代,再加上了基因編輯技術,全世界還在探索如何以此改善人們的生活。那麼現在,還有另一個急待破解的歷史性課題正在眼前,重要性不遜於解答人類基因體,這個課題就是:人的大腦,究竟如何互相連結運作?
如何破解人類大腦的秘密?
人類大腦神經元之間的連結與活動被稱為連結體(connectome),腦部的神經結構會影響功能表現,但功能與活動也會造成結構變化,兩者相輔相成。科學家現今對於人類腦部,大概已經弄清楚腦區與腦區之間的連結,但更細微到神經突觸層級所知仍然極其有限。
要能夠充分了解人類的大腦,研究的方法就如同基因體學,需要一步步從簡單的模式生物往更複雜的物種延伸。已經率領團隊完成果蠅全腦神經網路地圖的江安世認為,目前的技術發展已經很接近成熟,可以開始集結準備挑戰更大的腦袋。
江安世說明,在2016年美國聖地牙哥舉辦的「神經科學國際研討會(SfN 2016)」曾經討論過這個議題,當時使用的主要工具為共軛焦顯微鏡(confocal microscopy),完成果蠅的神經網路大約要耗時10年,換算下來研究人類大腦需要1700萬年,看起來極不可能做到。但四年後的今日,如果應用超解析顯微鏡與層光顯微鏡(light sheet),鼠腦有機會在1年內完成,人腦則推測約需要100年。如果再加上更多的分子生物新技術的發展,要「越級打怪」就非常有機會成功。
完成果蠅的神經網路大約要耗時10年,換算下來研究人類大腦需要1700萬年。(123RF)
靠跨領域學者共同了解大腦
「了解人類大腦」的任務,除了需要提升看得見的解析度,更包含了獲得的龐大資料究竟應該要如何收集、儲藏及分析。腦科學研究無法單打獨鬥,需要眾多科學家的加入──不僅是腦科學家,還包括了資訊科學家及物理學家等專家跨領域來共襄盛舉。……【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