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登入
  • 購物車(0)
HOME
×
  • 關於科月
  • 購買科月
  • 訂閱科月
  • 投稿須知
  • 各期目錄
  • 進階搜尋
  • 訂閱電子報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科技報導
  • 評論
  • 精選文章與其他
  • 活動訊息
  • English
  • ig
  • line
  • facebook
  • 3
- 文章分類 -
  • 2021年
  • 2020年
  • 2019年
  • 2018年
  • 2017年
  • 2016年
  • 2015年
  • 2014年
  • 2013年
  • 2011年
  • 2010年
  • 372期-諾貝爾獎百年紀念專輯(2000年12月號)
  • 108期-化學元素週期表(1978年12月號)
  • 60期-激素(1974年12月號)
  • 2008年
  • 2009年
  1. 封面故事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把整個宇宙搬到你家
2017.03.01
把整個宇宙搬到你家
作者 / 黃相輔/倫敦大學學院科學史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
567期
「我會想像整個世界是一座大機器。機器不會有多餘的部分,它們總是分毫不差。所以我想,如果全世界是座大機器,我不會是多餘的,我存在於此一定是因為某些理由。」--雨果‧卡布里特
宇宙太陽系儀大英博物館
月球的真實年齡
2017.02.01
月球的真實年齡
作者 / 編輯部
566期
自從1959年蘇聯成功的將月球2號撞擊月球,雖然使得飛行器在月球上墜毀,但也接收到了在月球上所探測到的數據,爾後,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也在1696年將太空人阿姆斯壯(Neil Alden Armstrong)與艾德林(Buzz ...
月球鋯石質譜儀分析
恐龍孵化需要多長時間?
2017.02.01
恐龍孵化需要多長時間?
作者 / 編輯部
566期
相信許多人都看過哆啦A夢漫畫中其中一個連載《大雄的恐龍》,大雄找到了一顆恐龍蛋,經過大雄細心照顧後孵化出小恐龍來,一起進行冒險。然而,在古代,你好奇一顆恐龍蛋需要花多久的時間來孵化嗎?
恐龍孵化化石電腦斷層掃描白堊紀滅絕事件
恆星世界紀錄-宇宙恆星之最
2017.02.01
恆星世界紀錄-宇宙恆星之最
作者 / 陳文屏/中央大學天文所教授。
566期
我任職所在的大樓電梯內有個天文新知專欄,「宇宙之最」系列源起於介紹浩瀚宇宙中極端的天體或現象,順便解說一些科學原理。內容既「新」也有「知」的部分,期能在電梯行程約一分鐘內覽其概況。
恆星宇宙
隱沒板塊與深震的生成
2016.10.01
隱沒板塊與深震的生成
作者 / 曾泰琳/國立臺灣大學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地震學。國...
562期
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地球表面是由多個約100公里厚的板塊所組成,板塊間的相互運動造就了現今觀測到的地震、火山活動等分布與地表形貌等。
隱沒板塊瓦班氏帶板塊運動
地震災害及成因
2016.10.01
地震災害及成因
作者 / 溫國樑。林哲民。郭俊翔。黃雋彥
562期
現實生活中,地震雖不是天天可以感受得到,卻是與每個人生命財產安全息息相關的大事,是時候該多瞭解些地震災害的成因。
地震 震源效應壓縮地震波剪力波集集地震
彗星獵捕手
2016.07.01
彗星獵捕手
作者 / 王祥宇/中研院天文所研究員兼副所長,主要研究領域為...
559期
網路公民科學是近十年來因網路普及而興起的科學研究方式。科學家在網路上號召對於科學有興趣的民眾,利用閒暇時間進行大量資料或是影像的分類、辨認或是紀錄等,透過共同參與來幫助科學家進行科學研究,以便在短期間內完...
公民科學彗星獵捕手小行星帶彗星廣角相機
屬於自己的衛星—福爾摩沙衛星五號
2016.05.01
屬於自己的衛星—福爾摩沙衛星五號
作者 / 曾世平/國立臺灣大學電機工程研究所碩士,現任國家太...
557期
自從1957年蘇聯發射全球第一枚人造衛星–史波尼一號(Sputnik I),多年以來,利用衛星科技來實現過去許多辦不到的功能,例如通訊、導航、災防、環保、氣象等等,太空應用的廣度與深度無遠弗屆。
衛星衛星科技太空科技福衛五號衛星遙測技術太空科學
從人工到自動 氣象觀測儀器改良大躍進
2016.04.01
從人工到自動 氣象觀測儀器改良大躍進
作者 / 宋紹良/國立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研究所碩士,現為中央氣...
556期
氣象觀測是天氣預報及大氣科學研究之基礎。自古以來,天氣與人類活動息息相關,人們很早就試圖了解大氣中各種現象的狀態及變化情形,從每個人自身的感受出發,用眼睛、用身體去感知所處環境的天氣變化,日復一日,人類對...
氣象觀測大氣科學熱平衡液柱式溫度計
航向颱風之眼—飛機觀測
2016.04.01
航向颱風之眼—飛機觀測
作者 / 黃椿喜/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中心課長。
556期
2003年起9月1日,臺灣啟動了飛機觀測颱風的追風計畫,改裝過的ASTRA噴射客機航向杜鵑颱風42000英呎上的高空翱翔,數小時的任務內拋投了14顆投落送觀測,颱風內部資料透過衛星傳送到了氣象局的預報中心,預報員自螢幕上終...
飛機觀測颶風熱帶氣旋
全球暖化的啟示—溫度記錄歷史故事
2016.04.01
全球暖化的啟示—溫度記錄歷史故事
作者 / 李育棋/中央氣象局第二組組長,負責中央氣象局地面與...
556期
人類的活動影響著全球的氣候,依據1988年成立的聯合國「跨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of the United Nations, UNIPCC)每6年發表一次「全球氣候評估報告」,2013年9月30日正式發...
全球暖化溫度溫度計測溫器
由秒定義演進到閏秒存廢爭議
2014.04.01
由秒定義演進到閏秒存廢爭議
作者 / 林信嚴/任職國家時間與頻率標準實驗室。
532期
自古以來天體週期就是時間計量的標準,原子鐘發明之後,是否要拋棄人們長久習慣的天體週期而轉向更精確的量子週期,21世紀之後始終爭論不休。
時間地球自轉閏秒平均太陽日地球公轉原子時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
  • «
  • 1
  • 2
  • 購物車 0
  • 會員登入
  • 購物須知
TOP
科學月刊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 77 號 7 樓
服務電話:+886-2-2363-4910
傳真電話:+886-2-2363-5999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9:30~17:30,例假日除外。
  • 認識科月

    關於科月
    各期目錄
    投稿須知
    合作洽談
  • 讀者服務

    購買雜誌
    訂閱雜誌
    網路會員
    訂閱電子報
  • © 1970- by Science Monthly 若需轉載、使用科學月刊或科技報導的文字、圖像或影音等,請洽本公司。
網頁設計 : 藝誠網頁設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