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登入
  • 購物車(0)
HOME
×
  • 關於科月
    • 關於科月
    • 科月目錄
    • 科報目錄
  • 購買科月
    • 訂閱方案
    • 優惠方案
    • 諾貝爾系列
    • 購買單期
    • 購買通路
  • 投稿須知
  • 推廣專案
    • 星火相傳計畫
    • 支持專案計畫
  • 進階搜尋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 English
  • ig
  • line
  • facebook
  • 3
  • 3
  • 3
  • 3
- 文章分類 -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1.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社會科學
全方位滲透你生活! AI 與令人憐憫的漢斯
2025.06.01
全方位滲透你生活! AI 與令人憐憫的漢斯
作者 / 張慈媛/本刊編輯
666期
AI 不僅是工具;工具為什麼出現?被誰使用?為了解決什麼問題?
AI ChatGPT 科技人類
AI 的中文翻譯之辯 智力與智慧的差異
2025.05.01
AI 的中文翻譯之辯 智力與智慧的差異
作者 / 陳碩甫 | 臺灣大學化學系學士,臺灣大學醫學院生理所...
665期
臺灣學術界和政府各部門卻將AI 翻譯成人工智慧,造成與AW 的概念混淆。雖然已有一些國內研究者不贊同將AI 翻譯為人工智慧,但皆未論及與AW 概念混淆。
人工智慧AIAWLLM
大型語言模型的訓練素材從哪裡來?
2025.03.19
大型語言模型的訓練素材從哪裡來?
作者 / 編輯部
519期
訓練LLM需要使用龐大素材,現今網路資料如洪流,各公司如何從中擷取有用的材料?是否會衍伸著作權問題?合理使用的界線又該劃在哪裡?
AILLM大型語言模型著作權
以AI設計蛋白質 破解蛇毒血清製作難題
2025.02.25
以AI設計蛋白質 破解蛇毒血清製作難題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518期
在醫療科技的發展歷程中,蛇毒血清的製作仍仰賴動物生產,是一直以來都難以突破的領域。最新發表在《自然》期刊的一篇研究顯示,透過人工智慧設計的蛋白質,可以有效阻擋眼鏡蛇、蝮蛇等毒蛇的致命毒素,為困擾科學家已久...
血清蛇毒血清AI蛋白質設計
以低成本建置出大型語言模型 DeepSeek如何挑戰全球LLM市場?
2025.02.25
以低成本建置出大型語言模型 DeepSeek如何挑戰全球...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518期
面對DeepSeek的崛起,目前科學界普遍認為它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之一,就是在這樣的出口禁令下仍能開發出DeepSeek-R1與Janus-Pro-7B等模型。
AIDeepSeekLLMOpenAI
臺師大團隊打造「智慧地下物聯網」 有助於實現城市治理新篇章
2025.01.21
臺師大團隊打造「智慧地下物聯網」 有助於實現城市治...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517期
在導入智慧地下物聯網系統後,能源消耗降低約90%,維運成本則縮減超過50%。這不僅是技術上的突破,更是對城市社會經濟與環境效益的深遠貢獻。
物聯網智慧地下物聯網人工智慧AI
英美跨國團隊建構「INQUIRE」系統 找出公民科學影像中更多的生態資訊
2025.01.21
英美跨國團隊建構「INQUIRE」系統 找出公民科學影像中...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517期
此系統對於推動生態研究和環境保護工作具有重要意義,藉由結合公民科學網站積累的大量影像數據與先進的AI分析工具,將為科學家研究氣候變遷、環境汙染、棲息地喪失等環境問題對生物多樣性可能產生的影響,提出新的研究模...
AI影像識別機器學習生態研究
諾貝爾獎頒給AI 是否搞錯了什麼? 以物理學方法奠定現代AI基礎
2024.12.02
諾貝爾獎頒給AI 是否搞錯了什麼? 以物理學方法奠定現...
作者 / 魏澤人 | 陽明交大AI 學院副教授,機器學習GDE(...
660期
這是諾貝爾委員會首次將物理獎頒給AI 研究,由於得獎主題實在是太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不少觀看諾貝爾獎直播的物理學家一時錯愕,不知該做何感想。
諾貝爾獎AI類神經網路
當AI 碰上蛋白質 蛋白質結構預測如何改變藥物的發展?
2024.12.02
當AI 碰上蛋白質 蛋白質結構預測如何改變藥物的發展?
作者 / 葉先偉 | 美國加州大學聖塔克魯茲分校助理教授。出生...
660期
2003 年,貝克實驗室成功設計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人造蛋白「Top7」,並開啟了一個未知的研究領域――全新的蛋白質設計(de novo protein design)。
諾貝爾獎蛋白質結構AI
讓AI設計生命?
2024.12.01
讓AI設計生命?
作者 / 編輯部
660期
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研究團隊開發出名為「Evo」的AI 模型,希望它利用類似ChatGPT 學習人類語言的方式,解讀並設計出具有各種功能的DNA。
AIDNA核苷酸
當AI遇上諾貝爾獎 科學界的傳統榮譽如何適應科技新潮?
2024.11.18
當AI遇上諾貝爾獎 科學界的傳統榮譽如何適應科技新潮...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515期
近年來,有許多人擔心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對人類專業造成的威脅。當代的AI模型能以和人類相似的方式書寫、交流,甚至在象棋、圍棋等領域中的表現超越人類,令一些人產生了不安感
人工智慧AI諾貝爾獎
聊天機器人成功挑戰陰謀論?新研究顯示AI有機會說服人類
2024.10.21
聊天機器人成功挑戰陰謀論?新研究顯示AI有機會說服人...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514期
根據9月發表在《科學》(Science)期刊上的研究,當具有事實根據的論點由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聊天機器人而非「一般人」提出時,確實有些陰謀論者會改變想法。
聊天機器人AI辟謠機器人
清大團隊結合AI與VR打造個人專屬的運動教練
2024.05.15
清大團隊結合AI與VR打造個人專屬的運動教練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509期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許多領域也逐漸透過科技的輔助,發展出更進步、個人化的系統與產品。清華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胡敏君團隊,長期以來致力於運動影像的分析與沉浸式運動訓練,更在近期結合人工智慧(artificial...
人工智慧AIVR清華大學運動影像分析行動裝置運動數據
結合AI的氣候預測模型帶來了哪些可能性?
2024.05.15
結合AI的氣候預測模型帶來了哪些可能性?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509期
在過去,建立氣候模型需要科學家透過數學方程式來描述陸地、海洋、空氣的交互作用,以及這些作用影響氣候的物理過程,再以超級電腦運行數週後,才能成功做出可預測全球氣候的模型,不僅耗時也耗能——若以典型的氣候模型...
AI氣候預測機器學習模擬器物理模型大氣科學陸地
2023國際資料週「資料節慶」 一窺研究資料管理發展
2024.01.15
2023國際資料週「資料節慶」 一窺研究資料管理發展
作者 / 王家薰/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專案經理;莊庭瑞/...
505期
若是想要了解科學資料政策、研究資料管理,以及相關資訊技術的發展趨勢,或是想和不同學科領域的資料專家討論各種前沿議題,那麼兩年一次的國際資料週(International Data Week, IDW)是不容錯過的盛會。為期四天的國際...
開放科學資料節慶國際資料週資料儲存庫FAIR原則DMPAI研究資料寄存所
人類如何與AI共同合作、創造雙贏? 《權力與進步》
2024.01.15
人類如何與AI共同合作、創造雙贏? 《權力與進步》
作者 / 戴倫.艾塞默魯(Daron Acemoglu)、賽門.強森(...
505期
雖然新科技提升生產力,導致許多勞工丟了工作,大量資料數據被大企業所掌握,但有時確實也能增加對勞工的需求,提升勞工的收入,但這必須建立在一個重要的前提上:新科技必須能大幅提升生產力。但如今,AI多半只是帶來「...
勞工AI靈活性情境智能社交通用AI過度配適
如何讓AI不產生「幻覺」?
2023.12.01
如何讓AI不產生「幻覺」?
作者 / 編輯部
648期
人工智慧(artifical intelligence, AI)在過去十年間席捲了人們的生活,更滲透到科學研究領域的許多角落。雖然AI能用來加速科學進展,但機器學習模型有時候也可能會呈現出誤導、完全錯誤的結果,就如同聊天機器人...
AI機器學習誤導加州大學信賴區間預測資料
使用AI能加速藥物開發的進程嗎?
2023.11.15
使用AI能加速藥物開發的進程嗎?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503期
過去數十年來,科學家不斷地尋找加速新藥發現與進展的捷徑,然而此過程卻變得愈來愈緩慢,且風險與成本也愈來愈高。以正常的新藥開發流程為例,一款新藥從研發計畫的啟動到被國家藥物監管機構批准上市,大約需要12∼15年...
AI藥物開發生成式人工智慧生物標靶臨床試驗
AI發展可能引發能源問題?
2023.11.01
AI發展可能引發能源問題?
作者 / 編輯部
647期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技術正在改變現代人的生活,例如幫助人們更快完成工作、更安全地駕駛等。然而,大規模使用AI將可能對能源供應造成巨大壓力,甚至超越某些國家的用電需求。
AI能源消耗ChatGPT伺服器
氣味也有機會數位化嗎?使用AI協助描述嗅覺
2023.10.15
氣味也有機會數位化嗎?使用AI協助描述嗅覺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502期
感官如何將不同的外部刺激轉化為感知,是神經科學的重要課題,其中嗅覺又因為特別複雜而難以破解。近期美國莫乃爾化學感官中心(Monell Chemical Senses Center)和新創公司Osmo合作研發出一款機器學習模型(...
嗅覺AI美國代謝神經科學心理物理學
DeepMind發表全新AI模型AlphaMissense可協助辨識DNA中的錯義突變
2023.10.15
DeepMind發表全新AI模型AlphaMissense可協助辨識DNA中...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502期
Google旗下的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新創公司DeepMind在近日發表了一款名為「AlphaMissense」的AI模型,能用於分類人類基因體中近7100萬個錯義(missense)突變,並辨識出其中89%可能致病的錯義突變與...
DNAGoogleAI點突變罕見疾病遺傳
距離AI成為「超智慧」還需要多久?《超智慧》
2023.09.15
距離AI成為「超智慧」還需要多久?《超智慧》
作者 / 尼克.伯斯特隆姆(Nick Bostrom)
501期
人工智慧狂潮再起——軟、硬體、相關零組件產業迅速改變世界,為何上千名科技巨擘、AI專家反而連署警告?為何AI毀滅人類的風險,等同核武戰爭與傳染病?為何AI帶來的改變有多積極,它的負面影響就令人感到多絕望?   ...
AI超智慧反抗非機器智慧途徑
清大團隊導入AI研發非接觸式感應系統 除防疫外也可望應用於互動式裝置
2023.07.15
清大團隊導入AI研發非接觸式感應系統 除防疫外也可望...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99期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自2019年12月開始逐漸延燒,由於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可能透過飛沫、氣溶膠(aerosol)、直接接觸造成感染,也因此各種非接觸式的防疫技術紛紛出現。但即便如此,這些非接觸式工具...
AI非接觸式感應系統互動式裝置新型冠狀病毒非接觸式裝置
美國生技公司運用AI 找出能殺死老化細胞的抗衰老藥物
2023.06.15
美國生技公司運用AI 找出能殺死老化細胞的抗衰老藥物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498期
美國專注於以合成生物學技術與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進行抗衰老研究的生技公司Integrated Biosciences,近期在《自然老化》(Nature Aging)期刊 上發表了一篇他們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
AI老化細胞抗衰老藥物
在ChatGPT風潮下,生成式AI發展的隱憂
2023.05.15
在ChatGPT風潮下,生成式AI發展的隱憂
作者 / 甘偵蓉/清華大學人社AI應用與發展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
497期
在ChatGPT於去(2022)年11月底發布並風靡全球之後,有更多類似的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加入戰局。在全世界瘋狂測試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的風潮之下,許多尚未被重視與討論的議題,可能潛...
AI生成式AIAIGC人工知識無真相時代
當代最具討論度的AI?ChatGPT爆紅的原因與三大爭議
2023.03.31
當代最具討論度的AI?ChatGPT爆紅的原因與三大爭議
作者 / 甘偵蓉/清華大學人社AI應用與發展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
自從去(2022)年11月OpenAI推出ChatGPT後,至今各領域、各層面對於ChatGPT的討論依然熱烈。在本文中,我們將著重三個針對ChatGPT的嚴重批評,釐清主要問題所在。
常民AIAIChatGPT資訊幻覺語言學大師喬姆斯基偏見人類價值
能代寫論文、編寫程式碼的ChatGPT可能對我們造成哪些影響?
2023.01.16
能代寫論文、編寫程式碼的ChatGPT可能對我們造成哪些...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493期
你對聊天機器人的印象是什麼?還停留在它只能死板的回答簡易問題、提供最基本的查詢嗎?去(2022)年12月初,由美國加州人工智慧公司OpenAI推出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可能讓你對它的印象大改觀—— ChatGPT不僅能翻譯...
AIChatGPT論文程式碼
從數個月變成幾分鐘 科學家應用AI設計前所未見的蛋白質
2022.10.15
從數個月變成幾分鐘 科學家應用AI設計前所未見的蛋白...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490期
在過去,設計並製造一種新型的蛋白質需要研究人員密集的試驗以及錯誤嘗試,經過短則數個月長則數年的努力才有機會成功。
蛋白質AI人工智慧工具新型蛋白質序列摺疊同工異構實驗室
讓再生能源更有效率 AI智慧化維護檢測太陽能發電系統
2022.09.16
讓再生能源更有效率 AI智慧化維護檢測太陽能發電系統
作者 / 魏榮宗/臺灣科技大學電資學院暨產業創新學院特聘教授...
489期
過去的幾十年,能源消耗愈來愈大,煤炭、石油、天然氣的過度開採和利用,不僅給地球帶來嚴重的汙染,也讓全球提前面對能源耗盡以及氣候變遷的危機。解決當前的能源問題,主要由兩個途徑:一是提高傳統能源的使用效率,實...
能源再生能源太陽光電人工智慧遷移式學習AI太陽能
人型AI,能取代摯愛的親人嗎?《科學少女》導演莊景燊、監製王銀國專訪
2022.09.01
人型AI,能取代摯愛的親人嗎?《科學少女》導演莊景燊...
作者 / 採訪撰稿|羅億庭。想要一隻像哆拉A夢的機器貓,本刊...
633期
試想如果有一天,你過世的親人以「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的樣貌重新回到身邊,你會有什麼感受?
科普AI教育電影人工智慧AI影視作品《科學少女》人形AI機器人生命親子教育科學教育
  • 1
  • 2
  • »
TOP
科學月刊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 77 號 7 樓
服務電話:+886-2-2363-4910
電子郵件:scimonth@scimonth.one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9:30~17:30,例假日除外。
  • 認識科月

    關於科月
    各期目錄
    投稿須知
    合作洽談
  • 讀者服務

    購買雜誌
    訂閱雜誌
    網路會員
    訂閱電子報
隱私政策 服務條款
  • © 1970- by Science Monthly 若需轉載、使用科學月刊或科技報導的文字、圖像或影音等,請洽本公司。
網頁設計 : 藝誠網頁設計公司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