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購買科月
訂閱科月
投稿須知
各期目錄
進階搜尋
訂閱電子報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科技報導
評論
精選文章與其他
活動訊息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Search / 搜尋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2022.06.01
防曬乳成分「二苯甲酮- 3」為什麼會傷害珊瑚和海葵?
作者 / 編輯部
630期
過往許多論文皆指出,防曬乳中的某些化學成分會傷害珊瑚,近日發表在《科學》(Science)上的一篇研究,找出其中一項可能的原因。二苯甲酮- 3(oxybenzone)的化學結構使它能夠吸收紫外線,防止對皮膚細胞的傷害,是一...
防曬乳
化學成分
珊瑚
二苯甲酮-3
化學結構
紫外線
皮膚細胞
海葵
真蕈珊瑚
自由基
珊瑚白化
共生藻
生態系統
2022.05.01
「看進」畫作中隱藏的訊息 不同光波段掃描的妙用
作者 / 吳宛瑜/臺南市美術館研究典藏部副研究員,美術科學研...
629期
你知道什麼是光譜嗎?其實「光」是一種電磁波(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也是一種能量。而在電磁波譜(electromagnetic spectrum)中,包括了所有電磁波的可能頻率。
紫外線
紅外線
X 光
特性X射線
電磁波
電磁波譜
可見光
波長
奈米
畫作
凡尼斯
修復師
2022.05.01
從零開始認識文物保存與修復,透過科學賦予舊文物新生...
作者 / 撰稿採訪|鄭曉雯/現為臺大新聞所碩二研究生,碩一就...
629期
人類在歷史的洪流中留下了種種有形與無形的文化資產,隨著時間的推進、環境的變化,或是人為的影響,這些歷史上的重要資產也會隨之劣化、損毀。而保存這些凝聚時代樣貌與人文藝術的產物,以及維持它們的健康,就是文物修...
李益成營運長文物
專訪
文物修復
文化資產
電子顯微鏡
光譜儀
紅外線
螢光反應
紫外線
除蟲技術
清潔
2022.02.15
韋伯望遠鏡成功完成部署 預計半年後開始展開宇宙探索
作者 / 編譯|李依庭
482期
去(2021)年12月25日,歐洲太空總署(European Space Agency, ESA)的亞利安5號運載火箭(Ariane 5)搭載由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建造的韋伯望遠鏡(Webb telescope),於當地時間上午9點20分從法屬圭亞那的蓋...
宇宙
韋伯望遠鏡
天文望遠鏡
光學儀器
紅外光
可見光
紫外線
亞利安5號
拉格朗日點L2
2022.01.04
真實世界的雷射光波槍!為什麼紫外線可以殺死新冠病毒...
作者 / 羅傑文/東京大學農學博士,從事病毒感染症控制科學研...
625期
• 紫外線依波長不同可分為UVA、UVB、UVC,其中波長為254 奈米的UVC 廣泛用於消毒。 • 由於紫外線的波長,接近生物體遺傳物質DNA 與RNA 的光吸收波長260 奈米,因此可以有效地殺死各種微生物,包含SARS-CoV-2。 • 若...
紫外線
波長
病毒
新型冠狀病毒
免疫系統辨識
疫苗
臭氧層
UVC
UVB
太陽
DNA
RNA
2021.05.01
一窺臭氧洞形成的光化學原理與其爭議
作者 / 林志民/中央研究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臺灣...
617期
大氣中的臭氧吸收了陽光內短波長的紫外線,保護地表生物免於高能量光子的傷害。但是,人類製造的氟氯碳化合物在臭氧層吸收紫外光分解產生氯原子後,會引發一連串破壞臭氧的反應;只要有足夠的陽光以及少量的氯原子,就足...
臭氧
光化學
氫氧基
光化學
紫外線
臭氧分子
氧氣分子
2017.01.01
黑色素瘤自動化檢測系統提供皮膚癌早期篩檢
作者 / 編輯部
421期
黑色素瘤,是從黑色素細胞不正常增生所形成的癌症,主要好發皮膚上。造成黑色素瘤發生主要是因紫外線暴露造成。
黑色素瘤
皮膚癌
紫外線
痣
2015.02.01
人類的色覺演化
作者 / 編輯部
542期
科學家經過20年的研究,終於完全了解人類色彩視覺的演化過程與細節。
人類
色彩視覺
演化
哺乳類
視蛋白基因
胺基酸
紫外線
2014.07.01
鑑識科學的先行者—物理鑑識
作者 / 孟憲輝/任職中央警察大學警察科技學院。
535期
非破壞性的物理鑑識方法,通常在系統化方法中最優先採行,堪稱鑑識科學的先行者。
物理鑑識
鑑識科學
光學方法
可見光
紫外線
紅外線
«
1
»
頁次:
1
資料總數:9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