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Search / 搜尋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2024.02.01
發現全新天文現象的雙重喜悅 天體物理學家羅瑞默專訪
作者 / 採訪撰稿|陳子翔/畢業於師大地科系,現為師大科教所...
650期
快速電波爆(fast radio burst, FRB)是一種持續時間極短,但具有瞬間高強度的電波訊號,最早在2006年被觀測發現。去(2023)年天文學界重要的邵逸夫天文獎,就頒發給發現快速電波爆的三位學者貝爾斯(Matthew Bailes)...
羅瑞默
邵逸夫天文獎
快速電波爆
脈衝星
色散量測
天文
2021.03.01
放眼系外行星的新一代望遠鏡:HabEx太空望遠鏡
作者 / 林彥興/EASY天文地科團隊主編, 清大理學院學士班,...
615期
觀測與了解系外行星是天文學的重要目標之一。但由於母恆星的亮度高、距離行星又近,現在能夠直接觀測的系外行星相當稀少。未來新一代的太空望遠鏡HabEx將透過它獨特的遮星板擋住母恆星的光線,然後以望遠鏡上頭的各種裝...
天文
天文學
行星
系外行星
HabEx
天文望遠鏡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
NASA
2021.02.01
一起來開場屬於天文的電影派對!
作者 / 演講人:吳志剛/臺北市天文科學館研究組組長。記錄:...
614期
電影人人愛看,大螢幕所帶來的聲光效果,讓人沉浸於其中。但在電影播畢,影廳燈光亮起,大部分觀眾在步出戲院回到現實後,可能就馬上將方才的電影情節拋諸腦後;對難懂的劇情感到一頭霧水,直接放棄思考的更是大有人在。
電影
天文
科幻作品
都卜勒效應
文學
時空
2020.08.01
來自外太空的新朋友 肉眼可見的新彗星!
作者 / 編輯部
608期
今(2020)年3月27日,美國航太總署(NASA)的廣角紅外巡天探測衛星(Wide-field Infrared Survey Explorer, WISE),觀測到一顆從未被發現的彗星C/2020 F3 (NEOWISE),它又被稱為尼歐懷茲彗星(Comet NEOWISE)。
尼歐懷茲彗星
逆行彗星
彗星
天文
2020.06.01
古今中外日食觀測事件與2020嘉義市日環食活動
作者 / 莊明娟、潘子和、吳建頤
606期
從古至今,東西方皆有許多日食的觀測記錄。過去的人們認為日食是一種不祥的徵兆,但隨著天文學的發展,人們逐漸明白日食其實是一種天體運行的正常天文現象。而今(2020)年6 月21 日,臺灣嘉義即將上演一場日環食的世紀...
日食
日環食
嘉義日環食
天文
日食歷史
歷史
2020.06.01
天文奇景現蹤臺灣 2020日環食嘉義上演
作者 / 編輯部
606期
2020年嘉義日環食系列活動。
日環食
日環食活動
嘉義
嘉義日環食
天文
2020.05.01
宇宙是靜是動?愛因斯坦宇宙的修正史
作者 / 張峻輔/清華大學高能理論物理博士、高雄中學物理教師...
605期
1916年夏天,也就是發表廣義相對論的隔年,愛因斯坦應老朋友,物理學家勞倫茲(Henrik Lorentz)與埃倫費斯特(Paul Ehrenfest)的邀請至荷蘭的萊頓大學(Universiteit Leiden)講學,從而結識荷蘭天文學家德西特。
愛因斯坦
宇宙
相對論
廣義相對論
天文
重力場
靜態宇宙模型
2020.03.01
任務歷時16年史匹哲太空望遠鏡功臣身退
作者 / 編輯部
603期
美國航太總署(NASA)的紅外線天文衛星史匹哲太空望遠鏡(Spitzer Space Telescope, SST),自2003年發射升空後,NASA於今(2020)年1月30日宣布結束其長達16年的觀測任務。
史匹哲太空望遠鏡
太空望遠鏡
NASA大型軌道天文台計劃
紅外線光譜
宇宙起源
星系演變
天文
2020.01.01
在事件視界望遠鏡前, 人們怎麼觀測黑洞?
作者 / 邵思齊/EASY天文地科小站成員。 前新竹高中天文社社...
601期
黑洞(black hole)是天文研究中人們亟欲參透更多的謎團。要看到這體積小、質量重的天體並拍下它的「倩影」 並不容易,不僅觀測儀器要夠給力,甚至得仰賴天文學家旁敲側擊,才能從黑洞與其它天體間的作用、行為推導出它...
黑洞
事件視界
觀測儀器
天體
天文
2020.01.01
X光也能分析星體內部物質
作者 / 編輯部
457期
【本刊訊】暖緻密物質(warm dense matter, WDM)是一種介於固態與離子態的物質,擁有與固態物質相同的密度,但溫度高達攝氏一萬度以上。雖然目前科學家能在實驗室中模擬並製造此物質,但因極高溫的狀態造成研究困難,而...
X光
星體內部
天文
暖緻密物質
2019.10.16
天文學家李太楓與紫金山天文台張鈺哲
作者 / 趙軒翎/本刊副總編輯。因碩士論文開啟了中研院天文所...
454期
公元前300年左右,屈原望著蒼天問道:「茫茫宇宙的起始,誰能描述?無天無地的模樣,誰能考察?昏昏暗暗、混混沌沌的型態,誰能辨別?元氣瀰漫、空洞無物的境界,誰能探查?光明黑暗的消長,為何發生,如何發生?陰氣陽...
天文
李太楓
張鈺哲
2018.01.01
重力波獨白落幕,多角觀測閃亮登場--重力波、中子星與...
作者 / 金升光/任職於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433期
一如許多人事前的預期,重力波研究毫無懸念的拿下了2017年的諾貝爾物理獎(參閱《科學月刊》576期諾貝爾物理獎介紹)。然而,要讓大多數圈外人相信這些臂長3、4公里的雷射干涉儀可以分辨出信號振幅只有質子大小1/1000,...
重力波
中子星
LIGO
伽瑪射線爆
天文
2017.12.01
天文與數學
作者 / 曾耀寰/任職於中研院天文所,科學月刊社理事長。
576期
現在家庭中所觀賞的大多是有線電視居多,系統台直接將電視節目透過纜線,送到用戶的電視。有些用戶使用數位機上盒,透過天線接收無線節目訊號,更早期的收視方式,是透過天線接收類比訊號的電視節目,當接收頻道不對的時...
大自然
天文
圓周
2016.02.01
恆星亮度變化暗示文明存在?衰減的星光
作者 / 金升光/任職於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554期
系外行星的發現就像科幻電影裡繽紛的異星世界引人遐思。天文學家嚴謹的面對研究,論文中科學證據與推論分陳;然而擅長捕風捉影的媒體,若再加上不講究精準的語言,真實與幻想的界線往往只剩下版面的差別。
天文
外星文明
系外行星
食雙星
行星凌
初切
終切
行星獵人
主序星
彗髮直徑
2016.01.01
占星術是真是假?
作者 / 吳昌任/(臺北市立南湖高中地球科學教師)、林詩怡(...
553期
人生總會有不那麼順遂的時候,明明已經盡力了,事情還是不如所願,唯有當事者得到一個合理的解釋,心情才得以釋懷,最常見的就是把這些無法解釋的遭遇歸咎於運勢。
占星術
天文
曆法
天體運行
巴比倫
星座
太陽星座
恆星
黃道星座
行星
2015.11.01
解開宇宙秘密方法練習—操作模擬天文台
作者 / 林郁梅/北一女中地球科學教師。
551期
CLEA計畫(Project CLEA - Contemporary Laboratory Experiences in Astronomy)是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與蓋茲堡學院(Gettysburg College)支助下所設計的一系列模擬天文實作課程,透過...
CLEA計畫
天文
恆星光譜分類
哈柏定律
宇宙膨脹理論
星雲
星系
2015.01.01
世上最大的眼睛
作者 / 編輯部
541期
位於德國慕尼黑的歐洲南方天文台(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 ESO),已正式批准建造歐洲極大天文望遠鏡(European Extremely Large Telescope, E-ELT)。
德國慕尼黑
望遠鏡
歐洲極大天文望遠鏡
天文
光學
宇宙
2015.01.01
光譜在天文學的應用
作者 / 蘇俊鴻/任教北一女中數學科。林郁梅、楊善茜/任教北...
541期
天文是一門最古老的科學,同時也是最新的科學。現代科技提供了天文研究精確地測量宇宙的利器,然而許多新的知識以及人類對宇宙認知的突破,都來不及編入教科書內。
天文
科學
宇宙
光譜
2014.05.01
是光還是影!?
作者 / 林宣安/任教臺中市長億高中。
533期
影子都是「黑色」的,這樣的稱呼合適嗎?你是否見過彩色的影子?「彩色」還可以稱為「影子」嗎?它背後的原理可不簡單呢。
日月蝕
天文
光學
影子
2013.11.01
網民一起探索宇宙
作者 / 曾耀寰/任職中研院天文所。
527期
我們共同擁有和欣賞同一個宇宙,但長久以來,研究和探索宇宙的工作全落在天文學家身上。1999年,SETI@Home的出現,完全改變了這個模式。
天文
大霹靂
黑洞
外星人
外星文明
外太空
銀河系
德瑞克公式
行星
恆星
電波
2013.10.01
行星演化新線索 發現塵埃羽絨毯
作者 / 編輯部
526期
關於行星的研究,除了蒐尋適宜居住的系外行星,「行星形成」也是相當熱門的領域。最近中研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的國際團隊,在金牛座RY 星上發現一層半透明塵埃層,具有保溫功能,可能與行星形成有關。
行星
天文
原行星盤
自適應光學系統
RY星
類木行星
類地行星
«
1
»
頁次:
1
資料總數:21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