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Search / 搜尋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社會科學
2024.09.09
告別有機溶劑 用超臨界流體 萃取精油、保健品
作者 / 劉冠汝/澎湖科技大學食品科學系,專長為酵素工技、超...
657期
傳統的萃取方法包含水蒸氣和溶劑萃取,但可能會出現溶劑殘留、高溫破壞、油溶性差、種類受限、能源消耗等缺點,大幅影響活性物質的功效與價值。超臨界流體的萃取特性佳且不同於傳統萃取法,不會發生高溫蒸餾破壞生物活性...
超臨界流體
萃取
二氧化碳
2024.08.01
讓二氧化碳變身燃料、化工原料! 電催化二氧化碳還原...
作者 / 林汶諭/成功大學化學系;鄭沐政/成功大學化學系教授...
656期
現代科技發展迅速,全球的能源需求也急遽增加。臺灣目前的電力主要來自於火力發電,但是這類方式會排放大量二氧化碳。除此之外,工業活動和交通運輸也會產生不少二氧化碳。種種原因使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上升,進一步...
二氧化碳
氧化還原
電子
催化劑
電化學
碳氫化合物
能源轉型
碳中和
2024.06.01
過了一年,還是很「氣」 寶特瓶為什麼能長期保存碳酸...
作者 / 陳瑋駿/清華大學化學系碩士,中興大學化學系學士。現...
654期
在燒烤店大口吃著燒肉的同時,要是能夠來上一杯冰涼的肥宅快樂水(汽水)該有多好?從它在17世紀被發明至今,人們對碳酸飲料的熱愛有增無減。即便到了21世紀,人們依舊三不五時飲用充滿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在扭開瓶蓋的瞬...
汽水
寶特瓶
二氧化碳
氣體壓力
PET
聚合物
聚苯乙烯
2020.11.01
探索有機分子的起源也能協助減少碳排放
作者 / 編輯部
611期
近期由美國自然史博物館(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與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合作的一項研究中,團隊提出約40億年前的地球上,也就是生命起源之前第一批有機分子產生的關鍵過程。
有機分子
固碳作用
光合作用
甲酸
二氧化碳
生態環境
2020.06.29
誰說酶有你的事?關於酶的科學小故事
作者 / 范博勛/於臺灣大學取得化學學士,目前是美國德州大學...
607期
食物吃下肚後是如何被代謝的呢?在經過眾多科學家的努力,酶的真面目也逐漸明朗,世人也更加理解這個催化劑的作用原理及各種特性。不過關於酶的研究,時至今日還有許多細節仍須釐清,需藉由現代的科技輔助,更多與酶有關...
酶學
酵母菌
二氧化碳
凝乳酶
起司
消化
胃液
2019.11.15
充放電之間,也能輕鬆捕獲二氧化碳
作者 / 編輯部
455期
科學家開發一種能利用充放電去除二氧化碳(CO2)的裝置,且可用於任何濃度的空氣處理,即使目標氣體僅佔大氣中極少的比例,依然有用。
二氧化碳
電池
2019.01.01
以常見金屬打造更具效率的碳捕手
作者 / 編輯部
589期
全球暖化問題是人類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迫在眉睫。
金屬
碳捕手
二氧化碳
全球暖化
2018.12.01
以炭黑製作特殊電極 二氧化碳可望成工業燃料
作者 / 編輯部
588期
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羅蘭研究中心(Rowland Institute)研究團隊研發1種利用可再生電力將二氧化碳(CO2) 轉換為一氧化碳(CO)的系統。日前《焦耳》(Joule)期刊發布,未來有機會將其它溫室氣體導入催化反...
特殊電極
工業燃料
二氧化碳
2016.07.01
二氧化碳快速封存技術
作者 / 編輯部
559期
CarbFix為一項位於冰島的二氧化碳封存實驗,研究人員將220公噸的二氧化碳溶於水,形成碳酸鹽類礦物,並注入400~800多公尺深的玄武岩中,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發現95%的二氧化碳變成石灰岩,成功在短時間將二氧化碳固定於...
二氧化碳
碳酸鹽類礦物
石灰岩
玄武岩
地質
2014.01.01
再生能源—固態廢棄物
作者 / 甘魯生/任職中研院化學所。
529期
本世紀首要工作為發展新科學,藉由重新思考及重新設計工業,減少對環境的衝擊。首當其衝的問題便是,數以億萬噸的固態廢棄物將如何處理?
固態廢棄物
甲烷
二氧化碳
化學反應
能源
2013.01.01
放射化學與歷史考證
作者 / 蔡翠玲、莊子函、魏華洲、門立中
517期
儘管許多人對輻射有健康疑慮,其實放射化學有許多不為人熟知的貢獻。從鑑定威士忌、考古文物到了解氣候變遷,放射性定年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地球
輻射
二氧化碳
光
γ射線
X射線
電磁波
紫外線
可見光
紅外線
微波
無線電波
1
頁次:
1
資料總數:11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