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Search / 搜尋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2024.10.09
【快訊】2024諾貝爾化學獎
作者 / 編輯部
2024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
諾貝爾化學獎
諾貝爾化學獎
2023.10.04
【快訊】2023諾貝爾化學獎
作者 / 編輯部
2023年諾貝爾化學獎,今日頒發給美國化學家巴汶帝(Moungi Bawendi)、美國化學家布魯斯(Louis Brus)、俄國物理學家艾吉莫夫(Alexei Ekimov),表彰他們發現並合成量子點(Quantum Dot)。量子點又稱作半導體奈米晶...
2023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
諾貝爾化學獎
量子點
奈米
半導體
奈米晶體
半導體奈米晶體
2022.12.01
讓生物標記變得如滑鼠點擊般輕鬆 點擊化學的發展與應...
作者 / 林俊宏/中研院生化所研究員,台大化學系與生化所合聘...
636期
今(2022)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發給三位得獎人,分別是美國斯克里普斯研究中心(Scripps Research)的夏普萊斯(Barry Sharpless)、丹麥哥本哈根大學(University of Copenhagen)的梅爾達爾(Morten Meldal)和美國史丹佛...
炔類化合物
含疊氮化合物
銅離子
生物分子標記
諾貝爾化學獎
新分子
點擊化學
2022.10.05
【快訊】2022諾貝爾化學獎
作者 / 編輯部
2022年諾貝爾化學獎,今日頒發給美國化學家夏普萊斯(Barry Sharpless)、丹麥化學家梅爾達爾(Morten Meldal)及美國化學家貝爾托西(Carolyn Bertozzi),表彰夏普萊斯和梅爾達爾在鍵擊化學(click chemistry)所奠定...
2022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
諾貝爾化學獎
鍵擊化學
生物正交化學
標靶藥物
2021.11.30
建構分子的巧妙工具 不對稱有機催化
作者 / 陳榮傑、邱奎維
624期
酵素或有機金屬化合物,是我們常用來驅動「不對稱反應」的催化劑。但考量到酵素可能會變性或失去活性,其應用範圍較有限;而有機金屬化合物,則容易造成環境汙染或具有毒性。今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李斯特和麥克米倫拓展了...
諾貝爾化學獎
不對稱有機催化
酵素
有機金屬化合物
鏡像異構物
藏茴香
香芹酮
掌性硼烷
不對稱合成
2020.12.15
基因編輯技術CRISPR的前瞻應用
作者 / 編輯部
468期
今(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由基因編輯技術CRISPR發明者道納(Jennifer Doudna)與夏彭提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兩位學者摘下桂冠。
CRISPR
諾貝爾化學獎
2020.12.01
神奇的基因剪刀手 CRISPR-Cas9
作者 / 黃子懿/臺灣大學醫學系二年級生。陳佑宗/臺灣大學基...
612期
CRISPR-Cas系統最早在大腸桿菌基因體中被發現,科學家研究後推測這很有可能是細菌免疫系統。若細菌被噬菌體感染後存活下來,該細菌就會切取一小段噬菌體的DNA,儲存於自己的CRISPR間隔序列中,如果未來再次遭受感染,這...
諾貝爾化學獎
CRISPR-Cas
基因編輯
大腸桿菌
CRISPR
肺炎鏈球菌
化膿鏈球菌
tracrRNA
2020諾貝爾獎
2020.10.07
【快訊】2020諾貝爾化學獎
作者 / 編輯部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發給法國微生物學家夏彭提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及美國生物學家道納(Jennifer A. Doudna),以表彰他們在基因編輯技術發展的貢獻。
諾貝爾獎
諾貝爾化學獎
2018.12.01
2018諾貝爾化學獎—化學中的演化與革命
作者 / 林翰佐/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本刊總編輯。
588期
今(2018)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其實很「生物」。諾貝爾委員會(Nobel Committee)宣布將獎項中的1∕2授予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阿諾德(Frances H. Arnold)教授,另1∕2則由美國密蘇里大學的史密斯(George P. Smith) 教授與...
諾貝爾化學獎
演化
2016.12.01
諾貝爾化學獎 分子轉輪與分子馬達
作者 / 邱俊瑋/畢業於國立臺中一中、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現...
564期
現代人的生活器具強調輕量化、多功能,器具的體積越小越好,功能則是越多越好。以手機為例,行動電話剛問世時,有著厚重機身及外殼,功能僅限於撥打電話;但隨著時間演進,現在的智慧型手機不僅短小輕薄,拍照、上網等功...
諾貝爾化學獎
科技
分子結構
分子馬達
2016.12.01
謹慎、努力朝向自己目標前進─側寫化學獎得主斯托達特
作者 / 李依庭/喜愛各種冷門知識,對不完美情有獨鍾,本刊編...
564期
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分子機器」新領域的建立,由3位科學先驅者共同獲得此項殊榮,而其中一位英國科學家斯托達特(J. Fraser Stoddart) 是現任教於臺灣大學化學系的邱勝賢教授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諾貝爾化學獎
斯托達特
2015.12.01
有核酸修復 才能生生不息
作者 / 方偉宏/曾為得主莫德里奇指導的博士生,現任臺大醫技...
552期
生命一代一代的延續,細胞不斷的被複製,主導所有生命本質的遺傳物質去氧核糖核酸(DNA),在生物體內已流傳了億萬年,這些遺傳物質時時刻刻受到環境因子的攻擊破壞,但它們奇蹟似的仍然歷久彌新。
諾貝爾化學獎
2015諾貝爾化學獎
化學
核酸修復
2000.12.01
意外發現的導電高分子
作者 / 陳壽安/任教於清華大學化工系。
372期
塑膠總被認為是絕緣體,但是現在要改變看法了,它可以導電,其導電度可以調節,涵蓋了半導體至導體範圍。
諾貝爾化學獎
導電高分子
«
1
»
頁次:
1
資料總數:13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