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Search / 搜尋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564期-2016諾貝爾獎特別報導(12月號)
563期-真實生物X寶可夢(11月號)
562期-地震新情報(10月號)
561期-基因開關(9月號)
560期-新世代女科青(8月號)
559期-直擊大腦的神祕宇宙(7月號)
558期-生物大數據(6月號)
557期-福衛五號上陣(5月號)
556期-氣象觀測(4月號)
555期-實驗動物(3月號)
554期-綠色溶劑(2月號)
553期-幾丁質大革命(1月號)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8年
2009年
2000年以前
封面故事
2016年
562期-地震新情報(10月號)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2016.10.01
如何評估地震危害與風險?
作者 / 詹忠翰。王郁如。李雅渟。馬國鳳。
562期
位處於板塊交界的臺灣,地震成了無可避免的宿命。但除了消極地恐慌地震可能造成的災難,藉由跨領域的合作,或可積極地將地震造成的損失以及衝擊最小化。
地震
路徑效應
地震波
板塊
2016.10.01
隱沒板塊與深震的生成
作者 / 曾泰琳/國立臺灣大學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地震學。國...
562期
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地球表面是由多個約100公里厚的板塊所組成,板塊間的相互運動造就了現今觀測到的地震、火山活動等分布與地表形貌等。
隱沒板塊
瓦班氏帶
板塊運動
2016.10.01
地震災害及成因
作者 / 溫國樑。林哲民。郭俊翔。黃雋彥
562期
現實生活中,地震雖不是天天可以感受得到,卻是與每個人生命財產安全息息相關的大事,是時候該多瞭解些地震災害的成因。
地震
震源效應
壓縮地震波
剪力波
集集地震
1
頁次:
1
資料總數:3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