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購買科月
訂閱科月
投稿須知
各期目錄
進階搜尋
訂閱電子報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科技報導
評論
精選文章與其他
活動訊息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Search / 搜尋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2020.06.29
有趣到讓你不想睡的病理學通識
作者 / 仲野徹
607期
這裡的受傷並非指心靈上的創傷,而是細胞因為各種原因、物理或化學上的刺激而受到損傷的現象。事實上,各種原因都可能讓細胞受傷,不過損傷的性質越嚴重、衝擊越大或者時間越久,最後就會導致細胞死亡。
可逆性損傷
細胞受損
細菌感染
病毒感染
自我免疫失調
遺傳性異常
老化
放射線治療
脂肪
膽固醇
«
1
»
頁次:
1
資料總數:1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