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分類 -

文章專區

2020-06-01我們與「真」的距離—疫情之中如何看待相關的學術研究成果 606 期

Author 作者 林翰佐/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本刊總編輯。
新冠病毒疫情全球肆虐是當今社會上最為關注的重要議題,連帶周邊相關的科學研究議題也成為大眾關切的焦點。在各種媒體及討論平台上,諸如戴口罩的防疫效果、病毒的起源、需不需要進行普篩、各種消毒水的使用方法及效果等,每每引起大眾熱烈的討論。

但是,越是鑽研這些學術發表,越發覺得這些文獻往往無法給出爽快的答案,大多數呈現模稜兩可的結果,有時候不同團隊的研究結論根本南轅北轍,讓人莫衷一是。科學研究為何如此的不確定?人們該以什麼樣的角度來看待科學研究所呈現出來的結果?藉由目前社會大眾的「科學心」大爆發,一起來談論此議題。

 

知識並非真理,也有可信賴的層級之分

讀者應該都聽說過假說(hypothesis)、學說(theory)及定律(law)等科學相關名詞,如牛頓運動定律與生物學中的內共生學說(endosymbiotic theory)等。這些名詞上的使用並不是學術界人士的故弄玄虛,而是一種知識的區別,如同部隊中的階級,標示出不同知識內容的穩固性。舉例來說,假說是科學知識當中最為低階且最容易被新證據挑戰及顛覆。假說等級的知識,大部分建立在科學家基於目前知識的理解,對於當前面臨的議題及現象提出的一種解釋與說法。有時這類的解釋只是一種說明,並沒有更進一步的實證試驗加以驗證。

定律則是所有科學知識當中最為堅實的,一項被冠以定律的科學知識,意味著該知識在絕大多數的科學實驗中能一再地被證明無誤,且大多數的專家均認同此說法。熟悉專利申請的讀者可能對永動機(perpetual motion machine)有鮮明的概念,某些人士宣稱永動機在不需要外界能量輸入下可以不斷運動並對外做功,此機械一直是人類熱衷研製,也是發明界的「聖杯」。然而,永動機的概念顯然與目前的熱力學定律相牴觸,所以宣稱具備永動機要件的發明專利申請並不會被世界大多數國家所受理,臺灣也包括其中。科學定律當然也並非真理,當有新的科學證據出現時,同樣也可以對既有的科學定律進行挑戰,不過這也意味著新的論點也必須接受一再的實踐證明。基於定律等級的知識幾乎普世科學家都接受,想要推翻需有相當程度的證據力。

談到這裡讀者會發現,目前人類所累積的知識,其實並非像是由某位不世出的天才所發現,再廣為大家所接受。事實上,即便是目前各界已廣為認同的科學知識,在提出的當下均需要相當程度的捍衛,甚至會有被指涉成為異端的可能,例如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Galileo Galilei)等人的遭遇。民眾對知識的理解是緩慢的,大家對於根深蒂固的想法往往難以更動,加上很多科學知識的理解均超越「眼見為憑」的傳統認知經驗,需要靠精確的辯證,甚至於實驗室工作及數學公式的推導與計算中驗證,對於一般大眾而言均是理解上的障礙。

 

生命總有例外的發生

敏感的讀者會發現,在生命科學界,似乎不同於物理化學的物質科學有許多的定律。生命科學中的知識大都停留在學說等級,這意味著學界對於某種生命科學現象的解釋,不像物理學家解釋物理現象時來的堅若磐石。筆者認為造成此現象的原因很多,而生命體的運作相較於物理學更為複雜,加上「生命中會找到出路」,挑戰大眾對多數生命體研究歸納後所得到的知識,以致透過分析與論證的說法總有一些漏網之魚的例外,進而降低這些學說在涵蓋面向的完美性。在生命科學之中,找到「萬物服膺之準繩」是有難度的。
 

研究文獻並非確定的知識,而是找到一種可能性

回到本文嘗試討論的焦點,基於生命科學中有相當的複雜及不確定性,所以一項知識的確定需要更長的時間,更多的研究加以證明或否定,例如人類大腦中在成年以後到底有沒有幹細胞的問題,不同專家之間就會有相當的歧見。科學實驗看起來是一個較為客觀的解決方法,但事實上生命科學的實驗,中間涉及的細部環節很多,例如進行動物試驗時選用哪種品系的小鼠,要使用多大年齡、性別的小鼠,飼養方式所使用的飼料等,均可能使研究成果相左,這些研究結果的判讀往往需要受過訓練,從事相關領域的專家進行文獻的閱讀與討論進行推斷。即便是專家,但如果不是在該領域中浸淫許久的研究者,往往也無法從中得到研究中透漏的真實訊息。
 

防疫視同作戰,但將帥無能會累死三軍喔!

「防疫視同作戰」雖說是一句口號,但筆者認為話語中其實相當具有深意。帶兵打仗需要群體一致的認知與行動,所以對內資訊的傳遞,有效的溝通其實相當的重要。臺灣此次疫病防治的成效,絕大部分的成功在於一般民眾能夠接受並執行相關的防疫措施,這點在自由度甚高的歐美地區,要在一定的時間內透過居民的理解而後配合,就有較高的難度。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面對新型疫病,有相當的不確定性,因此在相當的時間壓力下,要如何消化有限的資訊辨別期間的意涵,有賴政府邀集相關領域的專家進行討論形成決策執行。決策的訂定其實涉及的層面很廣,除了科學面向之外,也須顧慮到民眾的心理及經濟層面等面向,需要考量的範圍需要更為寬廣與周全。


關於疫情相關科研結果 大家可持平看待

大眾對疫情及相關科學研究的關注,長遠來看是相當好的事情。從這次疫情當中,很明顯的可以看出一個國家的國民對科學知識的理解程度,是對抗疫情蔓延的重要關鍵之一。但對於相關科學研究進展的新聞,筆者認為仍需持平以待,人們正處於新冠肺炎疫病研究的學術前沿,風暴的中心點,即便是學術研究仍是虛虛實實,真實性究竟如何有待時間的沉澱與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