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2-04-15研發新冠疫苗的商戰中,誰會拔得頭籌?-《疫苗商戰》 484 期

Author 作者 古格里‧ 祖克曼(Gregory Zuckerman)

BNT與輝瑞聯手合作

到了二月底,吳沙忻和BNT的團隊已經開發出二十種不同的候選疫苗。他們想趕在年底前推出一款疫苗,但眼前還有重重的關卡:他們必須在世界各地測試他們的候選疫苗、取得監管機構核准、生產大量的疫苗,並送到全球民眾的手裡。吳沙忻知道,對他的一千五百名員工來說,要克服所有挑戰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他認為是時候尋求協助了。

不久前,吳沙忻才和輝瑞的科學家菲利普.多米策談過,對方建議他不要跟著研發新冠疫苗。吳沙忻決定和輝瑞公司的其他人談一談。三月一日,吳沙忻打給輝瑞的資深科學家凱瑟琳.詹森。

當時,兩家公司已經花兩年的時間共同研發mRNA流感疫苗,因此他與詹森會定期討論他們的研究進度。然而,在這次的通話中,吳沙忻說他想討論另一件事。他向詹森簡述他與BNT所做的新冠肺炎初步研究,並告訴她BNT有信心研發出有效的疫苗。

「你們想要一起研發新冠疫苗嗎?」吳沙忻問道。詹森毫不猶豫。

「這還用問嗎?」她說。「我們當然有興趣。」在過去的一個月,詹森和輝瑞的同事一直在討論是否能研發一款藥物或是疫苗來阻止病情擴散。他們認為mRNA疫苗能讓人體產生冠狀病毒的棘蛋白,似乎是目前最快、最直接且有效的方式。由於新冠病毒仍存在許多未知之處,科學家無法確定該刺激哪些部分的免疫系統以產生保護力。但mRNA疫苗似乎能同時誘發中和抗體並活化T細胞,輝瑞的研究人員認為這是另一項優勢。

BNT和輝瑞藥廠很快就達成協議,決定共同分攤剩下的研發費用並共享未來的收益。但是,這項計畫並不是輝瑞的首要任務。輝瑞藥廠必須同時關注數十項的藥物與疫苗研發計畫,而且當時許多輝瑞的科學家不相信新冠病毒會構成足夠的威脅,不需要投入如此大量的時間與資源來研發疫苗。

就在吳沙忻打給詹森的隔天,輝瑞藥廠對於新冠病毒的立場將大幅轉變。

大藥廠會見美國總統

三月二日,多位世界頂尖的藥廠高層飛到華盛頓特區會見川普總統、總統幕僚、美國國衛院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佛奇等人。出席的藥廠代表包含嬌生、葛蘭素史克藥廠、賽諾菲(Sanofi)等公司,另外還有莫德納的班塞爾、Novavax的史丹利.爾克;輝瑞則是派出首席科學家麥可.杜爾斯坦代表公司出席。

這些藥廠高層排隊通過層層安檢關卡,進入白宮西廂辦公室。受邀的與會者太多,以至於會議在最後關頭轉移到橢圓形辦公室旁邊的大型會議室,不過等到藥廠高層都找到位子後,即使是大型會議室也感覺十分狹窄。川普在會議室裡走動,詢問藥廠高層研發疫苗與藥物的進度。班塞爾沒有讓總統失望。他坐在川普總統和麥克彭斯副總統對面,言談中充滿自信,表示莫德納的疫苗將在未來幾個月進入二期臨床試驗階段,隨後會立即進行三期臨床試驗。

班塞爾做出的承諾,時程實在太趕,令在場有些人坐立不安,他們覺得這個時程不切實際且過於樂觀。但川普看起來卻非常期待,他想跟班塞爾確定莫德納何時可以端出疫苗的成品。

「所以你是說,一年內?」川普說。接著佛奇出聲了,他似乎很擔心班塞爾過於誇大疫苗計畫的進程,而這個計畫就是跟美國國衛院共同進行的。

「一年到一年半。」佛奇告訴總統,總統聽到這消息似乎不是很高興。輪到輝瑞高層杜爾斯坦發言。雖然輝瑞近期有跟BNT合作研發新冠疫苗,但他並沒有對川普提及此事,而是說輝瑞希望可以研發遏止新冠病毒猖獗的藥物。他在白宮與他人私下聊天時,有提到未來可能研發的疫苗,但一直繞著疫苗轉似乎不合時宜,因為許多紐約的同事仍認為新冠病毒最終會失敗,如同以前有許多人也這麼認為。

然而,自華府返航的路上,杜爾斯坦回想起這場會議有多重要,以及人類將要面對的病毒威脅有多嚴重。會議中見到藥廠高層與科學家的發言,還有川普總統現場提問, 都讓杜爾斯坦記憶猶新。

「你置身於(白宮)內閣會議廳,這間會議廳就是簽署戰爭條約與和平協議之處。」他說,「我漸漸意識到,我們正迎來一場世界大戰,對象是看不見的隱形敵人。」

杜爾斯坦在飛機上思考著病毒可能的發展走向,他開始變得愈來愈緊張。

這可能會是一九一八年的疫情重演,他想。

到達紐約後,杜爾斯坦打給輝瑞執行長艾伯特.博爾拉,建議他全力衝刺研發疫苗。博爾拉也有同樣的想法,公司其他高層也有志一同,包括先前扯後腿的那些人,如菲利普 多米策。多米策一個月前才警告吳沙忻不要被新冠病毒分心,但現在感染案例與日遽增,多米策開始敦促輝瑞要全心投入。

「我的熱情已經轉換跑道。」他說。有些輝瑞科學家更是第一手目睹新冠病毒造成的影響。詹森和同事持續來到輝瑞位於曼哈頓市中心的辦公室,有時候,他們會看到冷藏貨車,裡頭裝著的是還來不及下葬的新冠肺炎患者,如此令人不寒而慄的景象,讓科學家想努力的心更為堅定。

「無論付出多少代價,」博爾拉告訴幾位高層,「我們都要成功。」

如果輝瑞要發揮影響力,就必須動作快,博爾拉告訴他的團隊。他想要十月前就看到疫苗,這個時程讓一些科學家心驚膽戰。

博爾拉想到了一個加速研發時程的辦法:如果這些研發疫苗的步驟不是按照順序輪流,而是同時進行呢?也就是說,新冠肺炎疫苗的研究、臨床試驗、製造、配送,全部同步進行,而不是等前一階段成功再進行下一個。也許,這能讓輝瑞和BNT只要幾個月就能產出疫苗,而不用花上幾年。這種方法價格不斐,但博爾拉覺得值得。

「既然要做,那就全力以赴。」博爾拉告訴團隊。

競爭白熱化

BNT與輝瑞藥廠正在競相研發有效的新冠肺炎疫苗,莫德納在四處籌措資金以保持領先地位,嬌生公司則遠遠落後。但轉眼之間,阿德里安.希爾教授與他的牛津大學團隊早已領先群雄。

三月時,希爾教授與詹納研究所的同仁和牛津疫苗團隊發現加速疫苗計畫的方法。當然,他們的疫苗仍未取得核准,但牛津大學的科學家們肯定他們的方法至少是安全的。他們先前的進展讓研究人員產生一個想法:或許他們能試著加速疫苗的試驗時程?

疫苗與藥物都需要經過安全性及有效性的評估。新研發的疫苗經過臨床前的動物試驗,並通過監管機構的審核後,便可展開人體臨床試驗。第一期臨床試驗的目的是要測試疫苗的安全性,第二期和第三期臨床試驗則會增加接種人數,並設計隨機的對照組以確保疫苗的有效性,證明副作用在可控制的範圍內。但是國際監管機構,包含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通常在臨床試驗設計方面給予公司與其他贊助商一定的自由度。

由於牛津疫苗團隊對於疫苗的安全性有十足的把握,便提議整合第一期和第二期臨床試驗,以加速試驗時程,最終也獲得英國監管機構的核准。這群科學家們也計畫加速第三期的臨床試驗時程。牛津團隊的臨床試驗設計讓他們能夠快速蒐集新冠肺炎疫苗的相關數據,以了解疫苗的安全性、副作用和最適施打劑量,並觀察接種後是否會引發免疫系統反應、是否有效,時程之快更是打破所有紀錄。這將使他們最快能在九月取得緊急授權,並針對醫護人員與高風險族群進行施打,遠遠早於西方所有的競爭對手。

不久之後,牛津團隊果然大幅領先所有對手。研發此疫苗的莎拉.吉爾伯特教授對未來的發展更是一片樂觀。四月時,吉爾伯特的團隊開始進行一千一百人的臨床試驗,隨後在英國更有一萬人參與臨床試驗,根據英國《泰晤士報》(The Times)的報導,吉爾伯特教授對於牛津疫苗有八成的把握能夠成功。吉爾伯特的三胞胎當時二十一歲,皆攻讀生物化學領域,在母親的同意下,也都報名參與初期的人體試驗,真正展現出吉爾伯特對於疫苗的信心。

到了四月底,牛津團隊的領導者與英國劍橋的製藥大廠達成協議,由該公司協助測試、製造並分發牛津團隊所研發的新冠肺炎疫苗。幾乎沒有疫苗相關的經驗,但他們在製藥方面可說是經驗豐富,能夠提供不少幫助。甚至承諾在疫情持續期間,以極低的成本價供應疫苗,並試著在低收入國家生產疫苗,以滿足牛津大學對合作夥伴的要求。

四月時,病毒幾乎入侵世界的每個角落,讓許多國家的醫療系統面臨崩潰邊緣。四月十五日,美國單日的死亡病例更高達兩千七百五十二人,創下歷史新高。四月二十八日,美國累積的新冠肺炎病例已經來到一百萬人。到了四月底,全球的單日平均確診病例已經高達八萬人,大幅超越三月初的一千五百人。政府當局無不絞盡腦汁,希望阻止疫情擴散。當月,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改變了先前的指引,建議全美超過兩歲以上的民眾在室外須配戴口罩。

隨著疫情更加的嚴峻,衛生主管機關和其他人漸漸將牛津團隊的疫苗視為最有可能拯救世界的一線曙光。世界衛生組織的首席科學家表示,牛津團隊是目前疫苗研發進度最快的團隊。《經濟學人》稱牛津團隊為「最有可能研發出全球第一劑新冠肺炎疫苗的人選」,《紐約時報》更盛讚努力不懈的希爾與吉爾伯特為「領頭羊」。

不久後,兩位科學家之間似乎形成一種競爭關係,開始互相比較誰對自己的疫苗展現出更大的信心,甚至可說是自負,同時針對對手的研究方法挑毛病。希爾在五月時展開攻防,他對路透社表示,牛津/AZ的疫苗「幾乎可以確定是最好的單劑快速反應疫苗」,而對手的mRNA疫苗「完全是個未知數」、「結果難以預料」。

「這種新的、未經證實的疫苗技術也許能夠迅速生產疫苗,但製造成本高昂且從未發展到大規模生產階段,更沒有證據顯示能夠保護人類,在全球疫情如此緊急的狀態下,為什麼還要採用這種技術?」希爾問道,「這實在非常奇怪。」

儘管如此,吉爾伯特也展開令人印象深刻的反擊,她在七月時表示:「我們知道不良事件的樣態,也清楚使用的劑量,因為我們已經試驗過無數次了⋯⋯當然,我們正在做安全測試,但我們並不擔心。」

七月,吉爾伯特在英國皇家生物學學會的網站分享了對牛津/AZ疫苗的想法: 「如果連這樣都無法成功,我想也沒有其他的方法了。」

當時,牛津大學的研究員理應感到驕傲。初期的試驗結果顯示,牛津疫苗引發兩種免疫反應來抵擋新冠病毒,同時沒有產生嚴重的副作用,促使研究團隊進一步在英國、巴西和南非展開三萬名志願者參與的第三期臨床試驗。

此時在大西洋的另一端,莫德納的高層認為牛津團隊的疫苗很有可能首度取得監管機關的核准。他們的研發進度最快、享有豐沛的資金,且似乎得到英國政府全力的支援。牛津/AZ團隊承諾生產二十億劑的疫苗,幫助世界各地的人抵禦這波現代瘟疫。吉爾伯特和一位研究同仁將重心放在生產新冠肺炎疫苗,而負責牛津疫苗團隊的科學家安德魯.波拉德(Andrew Pollard)則與AZ合作測試疫苗。同時,希爾很樂意提供指導與協助。

一位朋友打電話給希爾,向他詢問團隊的進展和AZ提供的協助,希爾的回應聽起來相當樂觀,甚至是鬆一口氣。最終,贏家似乎就要脫穎而出。


書 名|《疫苗商戰:新冠危機下AZ、BNT、輝瑞、莫德納、嬌生、Novavax 的生死競賽》
作 者|古格里‧ 祖克曼(Gregory Zuckerman)
譯 者|張玄竺、廖月娟、鍾榕芳、黃瑜安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 2022 年01 月24 日

2020年新冠肺炎爆發時,幾乎沒有人做好準備。政府官員、企業領導人和公共衛生專家對於百年來最具破壞性的流行病束手無策,就連許多世界上最大的藥廠和疫苗製造商都反應遲緩,無法拯救絕望的世人。

當病毒劫持世界,此時挺身而出的,竟是一群看起來不可靠的科學家和商人!

包括狀似滿口謊話的法國商人班塞爾(莫德納執行長)、沒有研發病毒疫苗經驗的土耳其移民吳沙忻(BNT創辦人)、使用可疑技術的波士頓科學家巴魯克(腺病毒專家)、被同儕排擠的英國科學家沃倫和匈牙利籍研究員考里科(mRNA研究先鋒)……

為了與死亡賽跑,這些科學家與商人群起而戰,爭相將畢生的努力投入新冠疫苗,力圖在這場研發競賽中奪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