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1-04-15學術發表的歷史發展以及未來:同儕審查如何走向更開放? 472 期

Author 作者 劉雨如/英國諾丁罕大學遺傳學博士。
1665年一月,法國皇帝路易十四(Louis XIV)的大臣柯爾貝(Jean-Baptiste Colber),深深了解知識的力量,運用得當將是進步的動力,反之則有影響政權的可能。為了將藝術和科學的力量導向榮耀太陽王(路易十四自號,法語:le Roi Soleil),柯爾貝推動發行了第一份學術期刊《學者雜誌》(Journal des Sçavans),這是一份公營的期刊,內容除了科學家的研究報告,還有許多書評、法院公告

同年的三月,英國皇家科學院(Royal Society)也開始《自然科學會報》(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的發行,不同於法國,這一份期刊是由學者歐登堡(Henry Oldenburg)私人經營編輯,內容僅限於科技的討論。

十七世紀的歐洲大學普遍認為,科學自羅馬時代以來,已經發展到了極致,並不鼓勵挑戰現有知識,因此許多科學實驗和新思想,都來自於將科學當作業餘娛樂活動的有錢的紳士們,英國國家科學院成員大多也是這些紳士們,而不是大學教師。當時這兩份最早的科學期刊的內容,都是由編輯一人決定。

同儕審查制度的起點

一直到近百年之後的1752年,英國皇家科學院終於建立了論文委員會(committee on papers)並建立審閱制度,由五位固定評審以及他們邀請的院內專家,一同審閱文章,可以說是現代同儕審查制度的開端。發展至今,學術期刊的同儕審查流程與國際規模都與過去大異其趣,朝向更符合學術道德、透明及不偏頗的方向前進。

根據國際醫學期刊編輯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medical journal editors)的建議,學術文章審閱者需為該領域的活躍學者,在短時間內接受評審邀請,提供不偏頗且具建設性的建議,且能保密。同儕審查的目的為支持作者,在合乎學術倫理並具有專業價值的前提下,發表其研究。不過這些都是建議,實際上學術期刊並沒有一致接受的同儕審查方式(詳見表格)。除非特殊的例子,否則審查者不應插手作者的研究或是寫作,也最好不要指引作者加做測試和數據,以避免延遲原文的發表時間。


為了鼓勵學者接受審查邀情,有些期刊每年會列出優秀的審查者名單,或是頒發傑出獎,感謝並認可他們的成就。最新的做法也有將審查者的貢獻計算為點數,並以此做為其未來,投稿開放取用期刊時(即金開放取用期刊 gold openaccess,對投稿作者收費,但對讀者完全開放免費),可抵換折扣。另外,審查者自己也可以把審文章的紀錄放在網站「Publons」,一個提供免費學術查詢網站,這個記錄已被網站資料庫「Web of Science」認可為學術名聲的一個面向。

傳統的期刊審查(詳見圖示),通常是指單盲或雙盲同儕審查,在審查的時間方面,長短不一,短則幾天,長則數週;有些知名醫學期刊的最速件,則可在三天內完成。為了鼓勵科學合作,許多學者積極推動開放科學(open science)的概念,而開放同儕審查(open peerreview)正是其下重要的一個面向,然而其定義在每個人心中都不太一樣,使其相關討論,時常令人困惑。

 

文章作者將初稿交給期刊編輯,再交給同儕審查,同儕提出審查意見後,回覆給編輯決定是否發表。若有需作者修訂文章內容,則限期作者回覆修訂版本,交由同儕再審後由編輯決定是否發表。

開放同儕審查的七個重點

開放同儕審查尚在討論中的主要做法,可以歸納為以下七個方面:

一、開放身份(open identities),使作者和審查者知曉對方身份。相較於傳統同儕審查的單盲或雙盲形式,開放身份可以說是一種「未盲」的做法。

以往同儕審查採取遮蓋作者身份的原因,是考慮到審查者有可能從作者的姓名得知其性別、是否為英文母語者、或是服務於較沒有名望的機構,而進行不道德的攻擊。而遮蓋審查者身份則是保護審稿者,在給意見的時候,免受可能遭到報復的恐懼。不過在網際網路發達的今天,或是圈子很小的研究領域中,這些遮蔽的作法能發揮的效果有限,審稿者有26∼46%的機率認出文章的作者。

開放身份的倡議者認為,不遮蔽身份,才能提升雙方的責任感,也能賦予審查者名望,讓整個系統更公平。反對者則認為,這個做法反而會使得審查者為了不得罪作者,而不敢說出真正的批評意見。

二、開放報告(open reports),將審查報告與作者文章一同發表。

審查文章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平均審查一篇文章需要花四小時以上,但這些寶貴的意見交流,全都隱藏在出版社的硬碟裡,束之高閣,極少有機會公諸於世。其實,公開審查報告不但可以提升審查的品質,也能給年輕研究者一個見習的機會,幫助他們成為好的審查者。不過也有研究提出反面意見,認為開放審查報告提高了審查者拒決審查的機率,拉長審查時間,對於審查的品質沒有太大提升。

三、開放參與(open participation),不只同儕,開放更大的社群可以加入審查的程序;除了編輯邀請的審查者之外,其他審查者可以來自更廣大的研究社群。比如未被重視的研究或業界領域,如醫學方面就可以由個案病人們來參與審查。開放參與可能提升文章的正確性,但對於開放參與的批評,大多集中在審查者是否「合格」;另外,自選的審查者參與審查的意願並不高,也很少給出具體有用的意見。

四、開放互動(open interaction),允許並鼓勵作者與審查者,或審查者與審查者之間的直接討論。

有些期刊已經施行不同型式的開放互動,《歐洲分子生物學學會會刊》(EMBO Journal)有審查者間的互動機制(cross-peer review),鼓勵審查者在編輯做最後是否發表的決定前,對彼此的審查報告做評論。開放取用期刊eLife有線上諮詢專欄(online consultation session),讓審查者有機會與編輯直接溝通。期刊Frontiers甚至設有作者、審查者、編輯的線上對話平台。直接的意見傳達在科學的合作性上是有效率的,不過並不是所有的情況都如此美好,實際上,開放互動的影響和成本,都還需要更多的研究。

五、開放審查前初稿(open prereview manuscripts),透過預印平台(pre-print servers)如網站「arXiv」讓初稿在被審查之前就可取得;除了預印平台之外,有些學術期刊也有採行兩階段或多階段審查制度,在收到初稿之後,經過簡單編輯就列為「工作底稿」(discussion paper),讓讀者可以閱讀討論,之後再送同儕審查。

開放初稿的好處不少,在經過讀者的挑錯之後,送給同儕審查的稿件比較正確,同時也讓作者的研究早日曝光,免於創意被偷的恐懼,讀者們也可以讀到第一手資訊,並一路關注審查過程。

六、開放最終版意見(open final-version commenting),於稿件發表時,同時發表審查者們對最終版本的意見。

有些學術期刊已經有提供讀者抒發意見的機制,但在各種學術社交平台,如網站Mendeley、ResearchGate、Academia.edu,以及Twitter或部落格等社群媒體很發達的今天,讀者可以透過各種管道表達意見。研究結果並不會停留在發表的那一天,而是在各界人士討論之下,持續發揮作用。Retraction Watch以及 PubPeer都是在學術文章發表後的同儕審查平台,許多文章都在他們的仔細檢討後,揪出致命的錯誤而遭學術期刊撤稿,對於文章作者來說可能是個災難,但對於學術研究的正確性來說,確實有這種監查機制存在的必要。

七、開放平台(open platforms),由第三方組織審查,而非出版社。

一篇學術文章走上發表之路時,經常是坎砢無比的,被一個出版社退稿之後,再投下個,或是同時投給很多個出版社,希望能被伯樂看中。每一次的投稿都要被同儕審查一次,如此下來可以說是學術能量的浪費。開放平台的概念是在投稿之前,讓文章先經過同儕審查公司(RUBRIQ, Peerage of Science)組織的審查機制,有些公司可以在審完之後幫作者投稿到適合的期刊,或是由作者自己決定投到想要的期刊上,在投稿時,會把審查報告和審查者資料都付上,減輕審察機制的負擔。這些公司提供的是付費服務,不過他們同時也付費給審查者,或是提供審查者服務折扣。

 

運用區塊鏈於學術發表

事實上,加密數位貨幣使用的區塊鏈(blockchain),去中心化的分散式帳本技術(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 DLT),除了在金融服務方面有所應用之外,近年來也有在健康照護、供應鏈、能源及教育方面運用的架構出現。公司如ARTiFACTS、Pluto、 Orviu、ScienceMatters-EUREK等,都嘗試將區塊鏈運用在學術期刊的發行管理。

在2019年,美國學者提出了一套,以區塊鏈為基礎的科學發表共享管理架構,其做法是將每一個篇文章都視為一個譜系(pedigree),可以連續不斷的對其發展進行記錄,而每一個進展步驟,都產生一個區塊,最後串連成一個網絡。這樣清楚詳實、而且透明的紀錄,對科學進展提供可信度極高的管理系統,再連結現有的學者資料庫ORCID(open researcher and contributor ID),將審查經驗完整紀錄,形成獨立且去中心化的生態,脫離出版企業的掌控,更接近開放科學的終極目標──打倒付費牆。目前已經開始施行部份開放同儕審查的期刊有F1000 ResearcheLIFEBioMed CentralPeerJ,其他大型出版業者也漸漸開始實驗這個概念,如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及愛思唯爾(Elsevier)。

一套制度延用的時間久了,隨著時代演進,自然會顯現其不合時宜的缺陷。身為中堅份子的每一個人,都有責任發揮創意與能量,推動舊制的蛻變。每個想法都有其優缺點,更多討論才能激盪出更美麗的火化,照亮開放科學的未來。

延伸閱讀
1. Olena Zimba and Armen Yuri Gasparyan, Peer review guidance: a primer for researchers.Reumatologia, 2020.
2. Tony Ross-Hellauer et al., What is open peer review? A systematic review, F1000Research,2017.
3. Tim K. Mackey et al., A framework proposal for Blockchain. based scientific publishing using shared governance, Frontiers in Blockchain,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