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3-11-01南臺灣的空污比北部嚴重?從科學數據看 PM2.5 與酸雨污染現況 647 期

Author 作者 曾偉迪/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博士生;鄭芳怡/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林能暉/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特聘教授。

Take Home Message
•臺灣各地區的PM2.5濃度會依氣象條件和境外傳送而異,雖然近五年整體有下降趨勢,但南部的每日濃度仍頻繁超標。
•空氣污染與酸雨關係密切,當空氣污染物的酸性物質濃度愈高,雨水酸化的程度也就愈強,將進一步影響人類及環境。
•雖然臺灣目前的現行方法能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使臺北雨水pH值逐年上升,但仍需要持續監測、保持。

 
科技與工業的蓬勃發展為人們帶來便利生活,但也造成環境污染與廢棄物增加。當工業、汽機車等排放的廢氣進入大氣,便會產生空氣品質惡化的問題。近年來細懸浮微粒(PM2.5)污染對空氣品質、能見度和健康皆產生嚴重危害,也引發民眾的高度關注。PM2.5指的是懸浮於空氣中的粒狀顆粒物,粒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μm),這類粒徑較小的懸浮微粒被人體吸入後,無法經由鼻腔清除,反而會由氣管、支氣管經肺泡吸收進入人體內部。近年許多病理學研究已證實PM2.5對於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包括支氣管炎、氣喘、心血管疾病、肺癌等,且無論長期或短期暴露在這類小粒徑的空氣污染環境之下,皆會提高呼吸道疾病及死亡的風險。
 

臺灣PM2.5的時空變化

觀察臺灣各個空氣品質區〔註1〕PM2.5年均濃度變化(圖一),可見PM2.5濃度由北往南遞增,以北部、竹苗空品較佳,而高屏地區PM2.5濃度最高。區域性的空品差異其實來自於氣象條件的影響,夏天盛行的風場為南風加上對流旺盛,因此近地表排放的污染物容易被帶到高層或帶離污染源區,空氣品質也較為良好。進入秋、冬季節,受大陸冷高壓天氣系統影響,臺灣及周圍區域盛行風場為東北季風,造成境外大氣污染物的長程傳送並帶入臺灣;此外,中南部地區因位於背風區域,綜觀風場受山脈阻擋,造成風速微弱,而氣流過山的沉降作用、冬天地表容易形成逆溫層〔註2〕,這些條件都不利於污染物的擴散,造成局部地區污染物容易累積。每年10月至隔年3月為空氣品質較差的季節,正是由於同時受到境外傳送及本地排放的影響。

 

圖一|PM2.5年均濃度變化
2010~2022年期間,臺灣各空品區PM2.5年均濃度變化。(資料來源:作者提供)

 

〔註〕
1.空氣污染的流通具有流域性質,會跨越縣市界,因此環境部(舊稱為環境保護署)將臺灣依地形、氣候、風向及污染擴散情形劃分為七大「空氣品質區」(簡稱空品區),分別為北部、竹苗、中部、雲嘉南、高屏、宜蘭、花東。
2.臺灣秋、冬季節期間,逆溫層發生主因為夜間的地表輻射冷卻作用,造成近地面空氣溫度較低,冷空氣在下、熱空氣在上,即為逆溫特性。

 
不過,從時間尺度上看PM2.5濃度變化,2010~2022年各空品區皆有相當顯著的下降。由於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污染物的排放減量作為,使得PM2.5前驅物質,例如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及有機 揮發物質皆有顯著下降,其中又以硫氧化物的改善最為明顯。硫氧化物的改善原因來自於燃料用油含硫量的嚴加管制、中小型燃煤鍋爐改燃氣鍋爐、燃煤火力發電量占比逐年降低,以及空品不良季節期間降低減煤機組發電,改以燃氣機組補足發電。整體而言,透過多管齊下的減量管制作為,包含上述火力發電廠及重工業的污染排放減量、大型排放污染源防制設備的效率提升、營建裸露地及車行揚塵的排放改善等,皆能有效降低PM2.5年均濃度值。
 

PM2.5超標事件

儘管PM2.5濃度呈現逐年下降趨勢,然而各空品區仍時有超標事件發生。觀察近五年(2018~2023年)空污季節(每年10月至隔年3月)期間,各空品區PM2.5日均濃度超標(>35μg/m3 )天數(圖二),發現在北部、竹苗及中部近兩年已下降至10天以內,但在空品最差的雲嘉南和高屏地區,空污季節期間PM2.5超標問題仍然頻繁發生(>30天),而這些PM2.5超標事件通常伴隨弱風與非常穩定的大氣條件。這也顯示氣象擴散條件轉差時,現階段的減量作為仍無法避免高污染事件日的發生,也因此需要更積極的減排措施,進一步降低空品不良日的發生。

 

圖二|PM2.5空品不良天數
2018~2023年每年10月至隔年3月空污季節期間,臺灣西半部各空品區內超過1/4的空品測站,PM2.5日均濃度超過35μg/m3的天數。(資料來源:作者提供)

 

過去大家多把空氣污染來源指向火力發電廠,然而檢視環境部每三年發布一次的臺灣空氣污染排放清冊(Taiwan Emission Data System, TEDS),火力發電廠排放的硫氧化物約占全臺比重28%、氮氧化物占比約為11%、非甲烷碳氫化合物小於0.01%、粒狀物約為2.5%。再檢視臺灣汽機車污染排放,硫氧化物占比小於0.5%、氮氧化物占比51%、非甲烷碳氫化合物占比18%、粒狀物占比約為32%。由此可知,除了硫氧化物之外,在其他污染物質的排放中,移動污染源(汽機車)的排放量遠大於電廠。若要進一步改善空氣品質,必須重視移動污染源管制與改善措施,且重要性並不亞於電力業的減排措施。2021年因疫情嚴峻,實施三級警戒,期間市區以及國道車流量銳減,氮氧化物濃度降低,也可見交通污染排放對空氣品質的顯著影響。因此,臺灣電力業的減排仍要持續推動,而汽機車污染減量方面,則更需要國家訂定適當的策略,以進一步改善空氣品質。
 

PM2.5與酸雨的關係

空氣污染與酸雨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一般來說,自然界大氣中所含的二氧化碳溶解於雨水中,並且達到氣液相平衡後,大自然的雨水酸鹼值(pH值)約為5.6,呈現酸性(pH<7),也就是雨水本來就是酸性的。但是,在大自然中仍存在其他致酸物質,例如火山爆發所噴出的硫化氫、海洋所釋放出的二甲基硫、高空閃電所導致的氮氧化物(NOx)等,均會使雨水進一步酸化,使得pH值降至5.0左右。
 
在人為方面,當酸性的空氣污染物被雨水洗刷、沉降至地面時,就會形成酸雨,且空氣污染物中的酸性物質濃度愈高,雨水酸化程度也就愈強。人為排放的致酸污染物主要為二氧化硫(SO2)及氮氧化物,這些污染物排放至大氣經化學反應溶於雨水後,會轉變成硫酸根離子(SO42-)、硝酸根離子(NO3-)等酸性離子,也會使得雨水pH值降低。此外,分析PM2.5的成分後發現,它的成分主要為硫酸鹽、硝酸鹽及銨鹽,其中硫酸鹽和硝酸鹽經雨水刷除後同樣會進一步導致雨水酸化,危害我們生存的環境與生態的破壞。依據國內外研究及臺灣環境部的現行定義,當雨水的pH值小於5.0,即為受人為排放影響而造成的「酸雨」。
 
2018年的研究報告指出,在夏季(較不受境外污染物影響)的連續降雨中,雨水中的致酸離子,例如非海鹽性硫酸根離子(nss-SO42-)、硝酸根離子濃度,與鄰近空氣品質測站監測的PM2.5濃度變化有高度相關(圖三),顯示空氣品質與雨水酸化程度有著緊密的關係(請見延伸閱讀1)。若降雨初期的降雨量小,更可能導致雨水中致酸離子濃度升高的情況發生。所以在久未降雨後的第一場降雨,應格外注意酸雨的影響,之後因連續且較強降雨的不斷洗刷,空氣中PM2.5濃度與雨水中致酸離子的濃度才可能大幅降低。

 

圖三|雨水致酸離子與PM2.5濃度高度相關
2018年6月11日~6月19日降雨期間,臺北酸雨站雨水致酸離子濃度與萬華空氣品質測站PM2.5濃度資料比較圖(資料來源:延伸閱讀1)

 

減緩酸雨危機

當酸雨落到地表,會直接或間接對生態及環境帶來影響。雨水中的硫酸根離子與硝酸根離子會進行淋溶作用,取代土壤中的鈣(calcium, Ca)和鎂(magnesium, Mg)等離子,造成礦物質大量流失,進而影響樹木生長;同時,酸雨也會讓土壤中的金屬氧化形成離子態(如鋁離子)而影響植物生長。再者,當上述這些因酸雨而淋溶的礦物質進入到湖泊、河川等水體中,也會影響水生態環境,例如氧化後的鋁(aluminum, Al)離子經由沖刷進入湖中,將可能導致湖中魚類死亡。此外,酸雨也可能改變水域的pH值,當pH值小於6,將影響水中生物的生存或繁殖。
 
有鑑於酸雨帶來的影響甚鉅,環境部自1990年代 起開啟大規模酸雨監測與研究。而若要改善酸雨的問題就必須由改善空氣品質著手,科學調查與監測結果則可以作為空氣污染防制策略訂定的依據。目前,臺灣對二氧化硫與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控制已有正面效益,使得雨水中致酸離子的濃度降低,尤其以硫酸根離子濃度下降趨勢最為明顯。以萬華空品站為例,二氧化硫與氮氧化物年平均濃度皆有大幅下降(圖四)。位於臺北站的pH值監測數據顯示pH值由1991~2021年期間有顯著的上升(4.84上升至5.42),顯示改善空氣污染的同時也改善了酸雨問題。

 

圖四
萬華空品站二氧化硫與氮氧化物監測資料(上),年平均濃度皆有大幅下降;臺北酸雨站夏季雨水pH值於1991~ 2021年間的變化(下),歷年pH值有顯著的上升(4.84上升至5.42),顯示改善空氣污染的同時也改善了酸雨問題。(資料來源:延伸閱讀2)

 

雖然臺灣空氣品質與酸雨問題已逐年獲得改善,但近年來因受疫情、俄烏戰爭、能源轉型等事件影響,造成產業供應鏈、原物料、交通、航空、船舶的變動,連帶使得污染物排放量結構產生改變。不僅如此,全球暖化、氣候變遷也與空污問題密不可分。因此,未來我們仍需要持續關注這些問題,並且更全面性審視污染物對人們造成的影響。
 
延伸閱讀
1. 呂世宗、林能暉(2018)。全國酸雨監測及成份分析調查(第二年)專案工作計畫,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2. 林能暉等(2022)。110年度全國酸雨監測及成分分析計畫,行政院環境保護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