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3-11-01不得不正視的生態危害 外來入侵種「玻璃魚」 647 期

Author 作者 曾煒甯/新竹市立建功高級中學學生;丁禾/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張瑞宗/清華大學生物資訊與結構生物研究所研究助理;曾晴賢/清華大學生物資訊與結構生物研究所教授。

Take Home Message
•臺灣的外來入侵種蛙副雙邊魚被稱作「玻璃魚」,不過臺灣其實也有原生種玻璃魚,因此經常被民眾誤認。
•外來玻璃魚因觀賞而被引入,但又遭人為隨意放生,因此目前在臺灣西南部和北部都有入侵紀錄,對當地原生魚類造成嚴重打擊。
•外來玻璃魚造成的生態破壞已難以恢復,不隨意放生、防堵入侵範圍擴張、研擬移除機制,才能有效控制危害情形。

 
「已入侵外來種」一直都是臺灣生態環境的熱門議題,例如天上飛的家八哥、白尾八哥、黑領椋鳥、白腰鵲鴝,陸地上的綠鬣蜥、斑腿樹蛙、海蟾蜍,或是生活在水裡的小盾鱧(又稱魚虎)、鬍子異形、大理石紋螯蝦等,皆是近幾年備受社會關注的已入侵外來生物。而受到這些外來入侵種最直接衝擊的莫過於當地原生物種,例如家八哥、白尾八哥入侵後,導致原生種冠八哥(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於2008年時被列為二級保育類動物;原生種青鱂魚(Oryzias latipes)也因外來卵胎生的食蚊魚(大肚魚)與孔雀花鱂(孔雀魚)入侵而使得族群量變得相當稀少。類似上述的案例,是每天都在上演的現在進行式。
 
以臺灣的淡水域生態為例,經統計後發現目前臺灣淡水魚、蝦、蟹的外來入侵種至少有58種,且種類數仍可能持續增加。但是這些外來入侵種淡水魚、蝦、蟹並非全部受到社會的關注,因此往往有些不起眼的外來入侵種明明對臺灣原生生態造成很大的衝擊卻鮮為人知,本文的主角「玻璃魚」正屬此例。早在2005年,南投縣日月潭便有外來種玻璃魚的入侵紀錄,當時曾有一些針對此外來入侵魚類的相關研究,然而後來的關注度就逐漸降低。時至今日,玻璃魚已持續入侵臺灣多處的淡水域,就讓我們進一步來了解外來入侵種玻璃魚吧!

 

 圖一|已入侵臺灣的蛙副雙邊魚
 

別搞錯了!外來玻璃魚種與原生玻璃魚不一樣

目前臺灣現存的外來入侵種玻璃魚為蛙副雙邊魚(Parambassis ranga),在分類學上屬於鱸形目(Perciformes)、雙邊魚科(Ambassidae)、副雙邊魚屬(Parambassis)魚類(圖一)〔註〕。牠們原本生活在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尼泊爾、緬甸、馬來西亞和泰國等流動較緩的靜水水域,因為適應淡水及海水的環境,能夠在純淡水、河口、近海沿岸等多樣的環境中生存,屬於周緣性魚類(peripheral freshwater fishes)。
 

〔註〕早年的研究文獻曾把入侵日月潭的外來玻璃魚記錄為暹羅雙邊魚(P. siamensis)。暹羅雙邊魚與蛙副雙邊魚同屬,體色和外部特徵也相似。較大的差異在於體型,暹羅雙邊魚的平均體長約3~4公分,而蛙副雙邊魚族群的平均體長則為6~7公分以上。過往研究顯示日月潭外來玻璃魚的平均體長約5~6公分,所以目前日月潭潭區中的外來玻璃魚族群應為蛙副雙邊魚。

 
在報章媒體的報導下,玻璃魚是外來入侵種的刻板印象深入人心,導致有些民眾一看到雙邊魚科特有的透明體色和深裂的背鰭時,便會將牠誤鑑為外來玻璃魚,從而通報或撲殺。然而,雙邊魚科在全球廣泛分布,生存範圍遍及馬達加斯加島至西大西洋的淡水域、半淡鹹水域與純海水域中。除了外來玻璃魚,臺灣其實本來就有數種體色透 明的原生魚類也被稱作「玻璃魚」,分別是布魯雙邊魚(Ambassis buruensis)、大棘雙邊魚(A. macracanthus)、尾紋雙邊魚(A. urotaenia)、 斷線雙邊魚(A. interrupta)、小眼雙邊魚(A. miops)和維氏雙邊魚(A. vachellii),不僅棲地環境與外來玻璃魚相似,體色也有所雷同。
 
看到這裡,讀者是否會擔心萬一在野外捕獲「玻璃魚」該如何辨認?切莫緊張,原生種玻璃魚與外來玻璃魚在臀鰭部位有非常明顯的差異。外來玻璃魚的臀鰭鰭條有17~20根(其中包含3根硬鰭條與14~17根軟鰭條,圖二),而臺灣原生的6種雙邊魚臀鰭鰭條數則是12~13根(其中包含3根硬鰭條與9~10根軟鰭條)。為了讓讀者更清楚鑑別牠們,筆者特地整理出現今臺灣可發現雙邊魚各物種的簡易檢索表(表一),避免因誤判而傷及無辜的原生種玻璃魚。

 

 圖二|臺灣的入侵蛙副雙邊魚臀鰭具有3根硬鰭條(I ~ III)與14根軟鰭條(1~14)。 (作者提供)
 

入侵範圍的擴張過程與現況

外來玻璃魚為肉食性魚類,針對日月潭入侵族群進行胃內含物分析後,發現牠們一年到頭皆以搖蚊類(Chironomidae)〔註〕和魚苗為主食,且多數時間會攝食魚卵。而且牠們的生存適應能力極強,加上背鰭有硬刺,不利其他掠食性魚類捕食與吞嚥,所以對原生魚類造成嚴重打擊。……【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4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