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Search / 搜尋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News Focus
文章專區
2022-11-03
老鼠:你癢?那我也抓一下
635 期
Author 作者
編輯部
群居動物
社會傳染行為
神經傳導訊號
神經節細胞
大腦
你曾在看到別人抓癢時,皮膚也不自覺地開始發癢嗎?群居動物常透過觀察和複製同伴的行為來判斷或適應環境變化,被稱作社會傳染行為(socially contagious behavior)。近期, 美國華盛頓大學(Washington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透過實驗室小鼠,找到傳染「抓癢」行為的神經反應途徑。
科學家過去就發現小鼠看到同伴在抓癢時會自動開始抓癢;若將正常小鼠和患搔癢疾病的小鼠關在一起,正常小鼠的抓癢頻率也會增加。於是研究人員將小鼠在抓癢的影片播放給正常小鼠觀看,並監測牠們的神經傳導訊號。實驗後觀察到小鼠視網膜接收的光訊號會傳遞至一組特殊的神經節細胞(intrinsically photosensitive retina ganglion cells, ipRGCs),再傳遞至下視丘的視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 SCN)後產生抓癢訊號,最後觸發小鼠的抓癢行為。特別的是,這條抓癢反應路徑並沒有經過視覺皮層(visual cortex),也就是大腦中處理視覺訊號的區域。
研究人員表示,過去原始哺乳動物可能生活在充滿蚊子或寄生蟲的環境,為了盡速做出反應並適應環境的威脅,才演化出不經大腦皮層的抓癢傳染行為。
Gao, F.,
et al
. (2022). A non-canonical retina-ipRGCs-SCN-PVT visual pathway for mediating contagious itch behavior.
Cell Reports
, 41(1), 111444.
回列表頁
加入收藏
列印
相關推薦
科學月刊 11月號/2022 第635期:選舉攻防-已完售-無庫...
特別價
$237
科學月刊 10月號/2022 第634期:統計科學-已完售-無庫...
特別價
$237
新訂一年方案:《科學月刊》一年12期
售價 $2780
新訂兩年方案:《科學月刊》二年24期
售價 $5300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