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2-08-15學術獎項該如何更平等多元?從檢視數字、公開透明開始做起 488 期

Author 作者 劉雨如/英國諾丁罕大學遺傳學博士。

學術獎項的頒發不但能刺激大家參與職業的熱情,更能樹立領域中的典範。不久前才公布得獎人的唐獎(Tang Prize),以及年底即將頒獎的諾貝爾獎(Nobel Prize)等,都是世界知名、眾所矚目的獎項。但是當我們仔細去看這些獎項的得獎人名單,會發現絕大多數都是白人男性;至於女性、有色人種、國籍為開發中國家的獲獎人卻少之又少。現階段幾乎所有的學術獎項都將被提名人名單設定為最高機密,評選過程也都是不公開進行。到底機構內部是如何評選得獎人的?是否秉持著評選學術表現傑出者,而不是錦上添花的頒給人脈網絡中的得勢者,主辦單位以外的人難以得知。

察覺並正視獲獎者性別與種族偏差

今(2022)年6月,《自然》(Nature)期刊的一篇社論,討論某些獎項處理領域中弱勢族群的做法。今年5月在維也納舉行的歐洲地科聯盟(European Geosciences Union, EGU)年會照例頒發獎項給傑出研究者,但是這次他們做了一件學界罕見的新鮮事。EGU獎項的評選委員主席布隆尼爾(Thomas Blunier)公布了EGU自2014年到現在,所有獎項的提名人與被提名人名單,並且按性別分類。這筆資料揭露了女性獲提名的比例,對比女性會員的比例有明顯不同。聯盟中的女性會員占總會員人數的比例為37%,但在所有獲提名者中,女性占比只有20%,也就是說女性相較於男性,更不容易被受提名。這筆資料同時也指出人們傾向於提名與自己同性別的人,男性會員提名另一位男性會員的可能性,較提名女性會員來得高。

這雖然是一直存在、而且顯而易見的問題,但我們必須先察覺並正視這個問題,才能開啟修正的大門。女性目前在EGU的獎項提名人占比中,仍然是代表性不足的群體。但是在評選委員的努力之下,正漸漸朝向適切的比例靠近。可惜的是,EGU的做法其實是少數,大多數的學會都不願意公開獎項的提名人名單。到底目前還有哪些群體成員被邊緣化、代表性不足,外人無從得知。

眾所周知,現代社會中系統性的屏障尚未解決,女性及有色人種——尤其是有色人種女性——即使在高收入國家中參與科學研究者也同樣有代表性不足的問題。但是這並不足以做為授獎者偏見的理由,女性得獎者比例仍然不足以反映女性參與研究的人數比例。根據一項調查2001年∼2020年間共141個優秀獎項的報告指出,女性獲獎者比例不足的現象,出現在許多不同的領域當中。而且這狀況在少數性別及有色人種中可能更為嚴重,但是相關的數據極少被收集分析。今年EGU在維也納的年會中公布的一份尚未發表的報告,分析了自18世紀以來,在地球與環境科學及心臟病學領域中,美國及英國所頒發的350個獎項,共有近9000位科學獎項得主,但僅有一位是有色人種女性。

這份研究當中還發現一個特別的關聯,在這350個獎項中,有214座獎項是以男性姓名為名稱,女性獲頒這些獎項的比例為12%;其他93座不是以人名命名的獎項,女性得獎比例為24%,而且一直維持著這個趨勢、鮮少改變。或許獎項名稱中的性別意識,悄悄地造成了無意識的偏見,這個觀點頗為值得留意。

讓性別、種族、地域不再是得獎障礙

不過,現在已經有些獎項朝向更加公平的模式正在努力進行當中。比如國際數學聯盟(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Union)每四年頒發一次的菲爾茲獎(Fields Medal),公認為數學界的最高榮譽,堪稱數學界的諾貝爾獎,已經引入指導方針給獎項評選委員,消弭一些無意識的偏見。2014年,菲爾茲獎首度頒發給史丹佛大學的伊朗籍女性數學教授米爾札哈尼(Maryam Mirzakhani),在這之前的52名得主都是男性。今年的四位得主中,也有一位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烏克蘭籍女性數學教授維亞佐夫斯卡(Maryna Viazovska)共同獲獎。

時至今日,許多獎項的提名表格,都包含有鼓勵提名者考慮多元性的敘述,諾貝爾獎評選委員也曾經提出要增加被提名人的多元性,以及提升女性被提名的比例。諾貝爾獎自1901年設立到目前為止的121年以來,自然科學獎項中,只有22位女性得主,甚至還沒有任何一位黑人獲頒這份殊榮。

但是,不論是菲爾茲獎或是諾貝爾獎,都沒有公開過他們的提名人及被提名人歷史名單。同樣的,《自然》期刊也沒有公開這些資料。不過它已經開始推展多元化,未來將公開獎項申請資料,並依地區及性別分類整理。

諾貝爾評議委員曾向《科學》(Science)期刊表示,2021年化學獎被提名人當中,女性只占了7∼8%,看起來很少,不過相較於2018年,已經是倍數增加了。在EGU的例子裡,我們知道公開這些數字的重要性,唯有如此,大家才知道現況有多不平衡,並且需要修正。頒獎機構,包括《自然》期刊在內,都應該要找出一個適恰的方式來公開提名資料,除了EGU已經公開的性別分類之外,布隆尼爾特別指出,種族及國家方面的資訊,也是必須公開的重點。

另一方面,授獎單位也需要擴增提名人數。由於大多數獎項的提名形式,都是由授獎單位發出邀請函給領域中的研究者,所以具有提名資格的人數及單位都有限制。2019年,《自然》期刊曾經建議授獎單位在徵求提名的時候,應該要將網撒得更廣,嘗試觸及中低收入國家的科學社群,如國際科學理事會(International Science Council)以及由發展中國家的科學家發起的世界科學院(World Academy of Science)等。目前已經有些單位朝向這個目標前進,但還未達到令人滿意的規模。《自然》期刊聯繫的三個主要授獎單位當中,只有負責辦理獎勵天文物理學、奈米科學、神經科學領域研究者的科維理獎(Kavli prizes)和數學最高榮譽之一的阿貝爾獎(Abel Prize)的挪威科學與文學院(Norwegian Academy of Science and Letters),自2018年開始執行這個做法。諾貝爾物理、化學、經濟學獎評選委員會表示,提名邀請每年都會輪流發向全球1600所大學中的200所學校教授們,不過他們並沒有釋出這些學校的地理位置分布。

 

各類學術獎項女性得主統計


收到邀請提名的大學本身,也可以試圖改善這個情況,例如採取開放提名制,而不是邀請制,就能刺激提升多元性。研究機構可以藉由幫助職員們完成提名程序,鼓勵提名代表性不足的族群之類的作為,來引導職員提名範圍更廣的人。

透過更透明的機制,頒獎肯定傑出科研

傑出的科學研究及科學家到處都有,但是能夠獲得獎項肯定的,大多集中在美國及西歐。諾貝爾獎的繁體中文維基百科頁面統計了歷史以來,諾貝爾獎華人得主的比例,占比的確相當低,經濟學獎甚至到現在都還沒有任何一位華人得主。可惜的是前述的這些做法,可能還是無法讓科學獎項的多元性範圍包括全球,至少不是直接可以做到。畢竟許多獎項得主的成功,都是奠基於過去幾十年的研究成果,當時來自代表性不足的族群和國家的人,要進入科學界工作比現在要難太多了。

中文維基百科頁面統計了歷史以來,諾貝爾獎華人得主的比例,占比的確相當低,經濟學獎甚至到現在都還沒有任何一位華人得主。可惜的是前述的這些做法,可能還是無法讓科學獎項的多元性範圍包括全球,至少不是直接可以做到。畢竟許多獎項得主的成功,都是奠基於過去幾十年的研究成果,當時來自代表性不足的族群和國家的人,要進入科學界工作比現在要難太多了。

延伸閱讀
Diversity in science prizes: why is progress so slow? Nature, 2022/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