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2-05-01最早的油畫其實畫在「木板」上?西方油畫的顏料與畫布如何演變 629 期

Author 作者 吳盈君/臺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與古物維護研究所副教授,西班牙塞維亞大學繪畫暨保存修復博士 。一直在臺灣從事文物修護教學與相關工作,專長為架上繪畫、彩繪木質文物、當代藝術品修護。

Take Home Message
► 油畫材料主要分為支撐材、顏料、媒介劑,三者決定了油畫豐富多變、能反覆修改加工的特性。
► 在油畫誕生前,繪畫材料與技法以坦培拉繪畫和濕壁畫為主。坦培拉繪畫的材料為油性媒介劑或動物膠質;溼壁畫則會運用純顏料調和,並以蛋彩修飾、描繪細節。
► 油畫的支撐材分為硬支撐與軟支撐。硬支撐以實木板為主,優點為作畫密實、堅硬,表面平整細膩;軟支撐是以亞麻為主的織品,輕巧、便於搬運,適用於大幅作品。

我們熟知的西方繪畫——油畫,發展至今約莫有600年歷史,而在油畫之前的繪畫發展也歷經了漫長演化。從大家熟知的史前洞窟壁畫,幾萬年前的人類已經知道用隨手可得的紅土、赭石、炭黑等天然材料,混合吃剩的獸骨、植物汁液開始作畫,一路演進至今。

(123RF)

在油畫顏料誕生之前,藝術家如何作畫?

礙於篇幅限制,我們從在油畫誕生以前,以濕壁畫(fresco)和坦培拉繪畫(tempera)為主的歐洲繪畫材料與技法開始說起。所謂的坦培拉繪畫,是一種以油性媒介劑或動物膠質為主的繪畫形式,在這裡是指使用含有水分與油分的混合物作畫的一種技巧,而使用的材料則是從蛋、牛奶提煉出來的膠質、動物來源的膠質、亞麻仁等植物種子提出的油分,作為顏料的載色劑。

在中世紀的手抄本經書和眾多的木板聖像畫多數使用了坦培拉技法,甚至在溼壁畫中也出現運用「蛋彩」做最後修飾細節的情形,是一種在13、14 世紀的主流繪畫技法。不過由於坦培拉繪畫使用的媒介劑會迅速乾燥,且材料製備繁複,於是畫家們又開始尋找更理想又適合的方法做畫,而各類的油脂就成了主要試驗對象。經過許多探索逐漸形成了現在的油性媒介和技法雛型,也在范艾克(Jan van Eyck)兄弟的多層次畫法及發現乾性油與揮發性溶劑的使用後,才讓油畫技巧開始正式的建立,並在15世紀開始使用得愈趨廣泛,更奠定了此種繪畫技法的基礎。

油畫中不可或缺的結構:支撐材

油畫材料主要分為支撐材、顏料、媒介劑,上述三種材料決定了油畫豐富多變的特性,由於顏料性質的關係,加上可以反覆修改加工的特性,油畫在西方繪畫的歷史中,直到今日仍保持著主要的地位。而本次文章想探討的主題,就是油畫中的骨幹——支撐材。

作為畫面基礎的材料,支撐材除了是一幅油畫中極為重要的物質結構,作為油畫作品的一部分,它同時還具有特定的美學和歷史意義。因為油畫顏料的質地較為厚實,在作畫時又常常需要反覆的修改,因此必須使用比較牢固的依附材料。而油畫的支撐材根據性質的不同,又可以分為硬支撐與軟支撐,硬的支撐主要是以木板為主,為文藝復興時代油畫最主要的支撐材料,但由於木板又硬又重,製作大型畫作時十分不方便,所以人們逐漸開始以亞麻為主的各類織物,替代厚重的木板。支撐物的材料、樣式、結構隨著時代一起不斷進化,接下來我們就介紹一下繪畫史上主要的幾種支撐材。……【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