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2-05-01注意蟲蟲危機!文物害蟲其實就在你我身邊? 629 期

Author 作者 林蘭東/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副教授、中華文化資產保存科學學會理事長、國家標準檢驗局紙業國家標準委員。

Take Home Message
► 只要昆蟲「爬」過文物,就會把牠的排泄、排遺,或是蟲體帶來的真菌、孢子、細菌等帶到文物上,汙染文物。
► 常見的文物害蟲如蟑螂、白蟻、蠹魚、鞘翅目昆蟲等,都會啃食文物,造成文物損毀。
► 若要保護文物,需要採用檢疫過的材料,並定期檢視,保持空氣的流通,維持適當的環境溫、濕度,給予關注與擾動,讓害蟲們離開。

喜歡昆蟲的人,聽到「有蟲!」就想找出牠們,抓到手上瞧一瞧、逗一逗。其實地球上具有超過100萬種昆蟲,而你我身邊經常出現的蟲,每一種都有可能危害文物。光是昆蟲「爬」過文物這件事,就可以把蟲的排泄、排遺,或是蟲體帶來的真菌、孢子、細菌等帶到文物上,造成文物的汙染與後續的發霉等危機。

修復師利用立體顯微鏡檢視畫作表面的狀況。(正修科技大學提供)

文物害蟲通緝犯一號:蟑螂

筆者不是喜歡昆蟲的人,但是對蟲並不感到懼怕。當年在大學擔任心理學課程的實驗受試者時,還意外地發現自己是實驗的數千人中,唯一對蟑螂(其正式名字為「蜚蠊」)完全不懼怕的學生。但筆者始終不大明白的是,或許有超過一半以上的人,即便只是聽見「蟑螂」這個詞,並沒有看到牠的樣子,都可能令他們的眼神顯露害怕、心頭顫抖個幾下。即使是臺灣最常見的美洲家蠊(Periplaneta americana)飛撲過來,只要伸手一抓把牠定住,然後把牠包起來,加點洗潔劑再沖到馬桶裡就解決了,蟑螂碰到洗潔劑後就很容易被我們「定格」。

當蟑螂進入我們的環境裡,會開始啃食人類的食物、製造髒亂、傳播病蟲害、繁衍下卵、製造環境臭味與堵塞。對於文物來說,蟑螂會飢不擇食地啃食書本或織品等有機材質,而蟑螂的腹刺及尾毛甚至能「爬」壞書籍紙張的表面;更可以製造排遺、排泄物汙染文物,或是用卵鞘填住家具的轉角縫隙。不過這種在地球上存活超過上億年的生物(圖一),雖然有它的強處,但是也有一些弱點。

圖一:「時空膠囊」琥珀裡的蜚蠊。

即使蟑螂可以承擔超過體重900 倍的重壓,更能把自己擠壓到約0.2 毫米(mm)的厚度,隨意進出門窗縫隙,但總還是需要有「縫隙」。若我們使用廚房用吸油紙或擦手紙對折兩次,沾點水蓋住地上的排水孔,蟑螂、蚊子也就難以從地下的排水管道進入屋子。只要維持排水管道的清潔、通暢,室內維持一定的乾燥,收拾甜膩的食物,如蛋糕、餅乾,加上一些肉桂等蟑螂不愛的天然清香氣味,並保持空間整齊、乾淨、簡潔,再運用定時擾動、走動、適度開燈,蟑螂要進入並停留在典藏文物的屋子裡,進而以文物為食、攀爬文物等危害的機率,也就微乎其微或是大幅降低了!

文物害蟲通緝犯二號:白蟻

白蟻也是種古老的生物(圖二),目前世界上的白蟻約有3000種以上,臺灣地區則有5科13屬18種。……【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29期】

圖二:上億年前琥珀裡的白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