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1-11-30因果關係的實證研究 經濟學的因果推論革命 624 期

Author 作者 楊子霆/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博士,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兼任政大應用經濟學程與臺大經濟學系副教授。

確認因果關係,是科學研究中相當重要的工作之一。而社會科學不同於自然科學能在實驗室驗證理論預測,因此學者們大多只能藉由觀察性資料進行實證研究。經濟學家安格里斯特與因本斯等人,提倡各種「因果推論」方法,讓研究者可以在合理的假設下使用觀察性資料,並認定因果關係。本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選擇,是對於過去30年經濟學實證研究改革運動的肯定,因為能確認因果關係的實證研究,才有辦法驗證甚至是修改既有理論,幫助經濟模型的論述更接近真相。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幾乎所有科學理論都在闡述因果關係,也就是說明為何「X 會導致Y」,X是原因或稱處置(treatment),Y 則是結果。經濟學也不例外,像是需求法則(The Law of Demand)中,預測商品價格(X)上漲造成人們對商品的需求(Y)下降;人力資本理論推測,受教育年數(X)越多,未來工作的薪資(Y)越高。一套理論是否有用,除了邏輯一致外,所提出的「因果關係」也要能通過現實資料的檢驗。

因果關係與不存在的「反事實」世界

判定因果關係最重要的步驟,是在比較「事實」與「反事實」的狀況下,人們所關心的結果有什麼差異,例如要了解取得碩士學位對薪資的影響,就必須比較同一個(群)人在同一時間,選擇唸與不唸研究所的兩個平行世界裡,未來工作的薪資是否不同。因為是比較同樣的人,除了學歷外,其他的條件都相同,若是他們的薪資出現差異,則可歸因於有無碩士學位。

然而,人生無法重來,目前科技還沒有穿越時空的本事,可以讓人返回過去做另一個決定,來看看後果有無不同,因此「反事實」的結果難以在現實世界中被觀察到。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盡量排除其他因素的影響,確認某個原因(處置)造成的效果。

社會科學的因果推論

不像自然科學的研究者能在實驗室「乾淨」的環境裡,進行隨機試驗(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控制各種干擾因素的變化,並推論變數間的因果關係。對於社會科學而言,因為研究對象是具有自由意志的「人」,因此大多數的議題,研究者很難直接操控「人」進行實驗,只能退而求其次,使用相對「骯髒」的觀察性資料(observational data),比較那些做出不同選擇的兩群人,分析他們在結果上的差異。由於其他干擾因素太多,這類資料若無好的實證方法引導,往往只能得到變數的相關性。

工具變數與自然實驗

今(202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3位得主中,安格里斯特(Joshua Angrist)與因本斯(Guido Imbens)在1990年代起發展與提倡各種「因果推論」(causal inference)方法,讓研究者在一些合理的假設下,也能使用觀察性資料,認定因果關係。這些方法通常是利用政策變革、法律規定,或風俗習慣作為分配處置的「工具」,讓一組人得到處置,另一批人沒被影響,「自然」地創造出類似實驗的狀態,從而估計處置的效果。

以下用安格里斯特與已故經濟學者克魯格(Alan Krueger)在1991年於《經濟學季刊》(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中,發表關於教育對未來收入影響的經典研究,說明「工具變數」與「自然實驗」的概念。

 

多念書可以提高未來收入嗎?

教育是累積人力資本的主要方式,接受更多教育能否提高未來收入,也一直是經濟學家與政策制定者關注的焦點,但要驗證這個因果關係卻會面臨許多挑戰。如果比較多念一年書與沒多念的人,確實通常會發現教育年數長的人收入較高。然而這個發現可能不是因果關係,只是反應了這兩群人,在家庭背景、個人能力或偏好上的差異,讓教育年數與未來收入呈現正相關。例如讀書能力好的人,比較容易考上學校繼續學習,同時也較有機會獲取高薪,跟他們有無多念書反而沒有太大關係。

(Photo by MD Duran on Unsplash)

為了排除眾多干擾因素的影響,安格里斯特與克魯格利用美國義務教育法中關於入學與退學的規定,創造出個人的教育年數會隨著其出生季度而改變的「自然實驗」。……【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