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1-11-01以科普教育提升科學素養 邱美虹教授專訪 623 期

Author 作者 採訪撰稿|陳亭瑋/臺灣師範大學畢,主修生命科學。經歷專案與編輯工作,技能樹不務正業亂長,朝百變怪邁進。近期嘗試以敲鍵盤養活自己與貓。

「2021全國科普論壇」原訂於今(2021)年9月24日至26日於海生館舉辦,但考量到疫情因素,本次改為線上進行。會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邱美虹教授,於專題演講「科普是誰的科普?是提升誰的科學素養?」,分享她長年從事科學教育、科學概念建構與改變研究,對於科普議題的觀察與反思。

你我都需擁有的科學素養

自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所有人在短短幾個月之間,幾乎都被迫接收了許多有關疫情、防疫、疫苗相關的科學知識。而我們該如何識讀各式網路到實體媒體提供的訊息,篩選並判讀出正確知識,從而作出符合理性的科學態度與行為?這次的疫情,可說是在在考驗了所有人的「科學素養」。

然而,國際上究竟如何看待科學素養?又該朝哪個方向進行培養強化?邱美虹教授以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所辦理的國際學生評量計畫(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在2018年提出的「全民素養」為起點,強調國際上對於科學素養的期待已經不只限於科普知識推廣,更多的是整合性的結合知識、態度、技能、價值觀的培養,期望在學校教育提供的「科學素養」能夠跨越文化與國界,讓孩子們在進入社會的時候,掌握迎向未來、放眼全球的起點。

而在近幾年,隨著公民意識的興起,公民參與在許多重大議題中嶄露頭角;然而,近期的許多議題從全球暖化、海洋汙染、再生材料的使用等議題,皆與科學息息相關。若公民在參與科學活動的過程中,對於適當的科學語言與知識背景有所缺漏,往往會失去討論的共同基礎,讓重大議題難以有所推進。

這也就是公民科學教育的重要性所在。邱美虹教授強調,若我們能透過公民科學教育培養出能夠與時俱進的科學素養,才能在後續的公民參與中,展現對於企業機構社會脈絡的理解,而進一步則包含對於文化價值的尊重,更能夠衍伸出公民對於生態脈絡、環境關懷、以科技發展的警戒心。

什麼是公民科學素養?

一開始,邱美虹教授引述美國學者米勒(Jon D. Miller)在1983 年提出的概念,認為公民科學素養有幾個不同的層面。首先是要能夠理解基礎科學概念的詞彙,以便閱讀相關爭議議題;其次,需要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或本質;再者,還包括能夠了解科技對於個人和社會的影響。

「素養要能夠發現新科技的資訊,了解並且進行運用,最後還要能夠參與政治上的討論。」邱美虹教授強調。

後續也有學者針對米勒的概念出批判,認為其內容缺乏探討社會脈絡如何影響對於科學的認知。今年由美國學者豪厄爾(Emily L. Howell)與布羅薩德(Dominique Brossard)提出的研究更指出,相關的素養還應加入數位媒體素養、資訊應用、認知的素養等,強調公民無論是對於媒體表達、資訊收集、資訊整理都須有一定認知。

不過這些聽起來沉重又宏大的公民科學素養,並不只對公民社會發展溝通的「大我」有益,對於個人策略選擇、身心調適的「小我」也能有所幫助呢!近期發表在《綜合精神醫學年鑑》(Annals of general psychiatry)的跨國研究就指出,疫情之下越了解COVID-19的人,實際上對於疫情的焦慮程度也比較低。邱美虹教授也舉施打疫苗恐慌上新聞的高中生為例:「換句話說,如果了解度夠高的話,是不是就可以緩解這邊的焦慮了呢?」……【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