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1-08-10懷念老朋友李武炎教授 476 期

Author 作者 王文竹/淡江大學化學系教授

今年6月初,接到淡江大學數學系的訊息,驚聞李武炎老師於5月31日上午與世長辭,令人悲痛不捨,心中十分難過。我和他相識30多年,且曾共同從事了很多科普及科教的活動,其中包括了最近12年在《科學月刊》編輯委員會的工作。

李武炎老師1949年生於屏東縣,是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學士,美國新墨西哥州立大學數學博士。他曾任教高中8年,自民國76年8月起任教於淡江大學數學系,於民國104年1月退休,繼續兼課,直至70歲卸下教職,春風化雨育人無數,在大家心中留下無數溫暖的記憶。



李武炎老師於科普演講。(作者提供)
 

淡江大學理學院只有數學、物理、化學3個系,那時共有70多位老師,所以院務會議是全體老師一起參加。開學後的第一次會議中會介紹新聘老師,我就認識了個子不高、笑瞇的李武炎老師,但並不熟。第二年,他排到的課是化學系大一的微積分,很巧的是我也被安排擔任這一班的導師,有了共通的話題後就常常一起聊天,尤其是當我們偶遇於學校交通車時,在往來臺北與淡水之間的路程更可以談上幾十分鐘。

那時候,淡江大學的理、工學院微積分,是採取全校統一命題及統一閱卷的會考制度,如此一來各系、各班之間的測驗成績就基於相同標準,具有很高的比較性,對老師來說也有某種壓力。但當時化學系學生的微積分成績,居然僅次於電機系,排名第二!這樣子的績效,可見李老師的教學非常成功,他關心同學們學習,對學生不懂的地方更仔細講解。十多年後,有學生回學校找我,在校園路上偶遇李老師,學生特別趕上前去探詢,相談甚歡,李老師更是高興得不得了。這班學生大二時,遇到剛回國任教的王伯昌老師(也是《科學月刊》編輯委員)教化學數學,當然得心應手學得很好,而且師生相處融洽感情極好,大三畢業旅行也邀請王伯昌老師參加,師生盡歡。

李武炎老師對科普及科教都極有興趣,曾在淡江大學通識核心課程方案下,極力開發數學通識課程。我曾經多次和他一起代表理學院,到臺北市及新北市的高中做科普演講,順便介紹淡江大學的師資、設備、教學、研究。同行多次,他總是表現出和藹謙虛的態度,讓人覺得親切溫暖。

淡江大學化學系於民國94年開始,舉辦針對高中生的「化學創意競賽」活動,《科學月刊》當時列名協辦,他也主動前來觀摩,不久之後,他便在數學系創辦了「數學闖關競賽」活動,辦的有聲有色。有一次,我拿他的姓名開他玩笑,我說﹕「你們系裡很多事情都會找你做,因為你的姓名是『lí ū -îng』(臺灣話:你有閒),別人都是『guá bô-îng』(我沒閒)」。他只是笑一笑的說:別這麼說。

民國98年恰逢淡江大學化學系創系50週年,舉辦了很多慶祝活動,而「化學創意競賽」也擴大辦理,特別邀請他面度前來共襄盛舉。因為在此之前,淡江大學對我在科普工作的一些成果給予公開表揚,刊登在《淡江時報》上,因此在這大半天的時間裡,我就和他聊了很多科普活動,說明了《科學月刊》的性質,並且誠懇的邀請他來參加編委會,他也爽快的答應,開始參與《科學月刊》及《科技報導》的編輯工作。

除此之外,因恰逢慶祝「科月四十」,要出版一系列的專輯圖書,數學方面的文章就委由李武炎老師負責,從數十年的各期《科學月刊》中,精選文章、編排順序、製作目次並且撰寫序文及導讀,完成了兩本書。分別是:

‧《什麼不是數學!》中文書 李武炎 臺灣商務 出版日期:2012-01-01
‧《什麼都是數學!》中文書 李武炎 臺灣商務 出版日期:2013-05-01

後來在某次的編委會中,報告了這一系列科月精選叢書的銷售情況,這兩本數學書居然是最暢銷的,頗出人意料之外。有一位編委
就說,這兩本書的名字太棒了,大概讀者是被書名吸引住,趕快去買一本來一窺究竟。

 

科月40周年時出版了一系列圖書,由李武炎老師負責數學方面的文章,並編寫出《什麼不是數學!》、《什麼都是數學!》兩本書,圖為《什麼不是數學!》書本封面。
 

李武炎老師一生熱心公務、友愛同事、克盡職責,頗有溫良恭儉讓的君子之風,在大家心中留下無數溫暖的記憶,可惜天不假年,驟然辭世,未能在退休後多享受生活樂趣,再為科普留下更多成果,令人不勝唏噓,心中無限感懷,僅以此文追思李武炎老師,感謝您對社會做出的奉獻。

 

圖左為李武炎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