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2020-11-15從數學模型證實臺灣抗疫成效
467 期
Author 作者
編輯部
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與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合作,利用數學模型證實臺灣在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抗疫成功的關鍵作為,盼提供世界各國相關協助與經驗分享。研究成果刊載於《新興傳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與《當代臨床試驗》(Contemporary Clinical Trials)期刊。
在經歷2003年SARS疫情後,臺灣便嚴格修訂傳染病防治相關法令,配合健保、移民與海關系統資料,在各國COVID-19疫情爆發之初即針對流行區域進行邊境管制,也對所有確診病例進行詳盡的疫情調查,進而截斷傳染鏈。根據該模型顯示的結果,當境外移入病例由40人減少至20∼5人時,防疫效果可增強1.7∼2.7倍;而疫調周全度(即可追蹤到的接觸者比例)由40%增加至60∼90%,防疫效果可增加2∼7倍不等。
此外,臺灣也在當時採取「無論有無症狀,只要有風險就全部隔離」的策略,透過該模型可知,其較「只隔離有症狀者」防疫效果強28.3倍。而民眾落實防疫措施,也有助於降低基本傳染數(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 R0)〔註一〕,數據顯示,若R0值從2.5降至2∼1.5,防疫效果亦能增加1.6∼1.9倍。
利用數學模型,不僅可以實證臺灣的抗疫經驗,讓全世界看到兼顧人身自由與傳染病防治的可能性,也能展現臺灣在公共衛生與生技醫療方面的專業軟實力。面對歐美因陸續解除封鎖開始的第二波、第三波疫情,在疫苗與治療藥品問世之前,持續維持社交距離與良好的衛生習慣並遵循防疫措施,就是保護自己和臺灣最好的方式。
〔註一〕在所有人都沒有免疫力的情況下,感染者將疾病傳染給多少人,其平均數即為R0值。
新聞來源
〈國衛院以實證與數學模型驗證台灣的防疫成效〉,國家衛生研究院,2020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