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0-01-01比人類更像人類 府中15《AI新紀元》特映會 457 期

Author 作者 謝育哲/本刊編輯。
1997年,IBM所打造的超級電腦「深藍(Deep Blue)」,在與當時的西洋棋世界冠軍卡斯帕洛夫(Garry Kimovich Kasparov)對弈時獲勝,正式宣告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在某些領域已超越人類。而20餘年來,AI發展也有許多重大的進展。不禁讓人開始思考,AI與機器人的智力及其它能力會不會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超越人類,甚至猶如好萊塢電影《駭客任務》(The Matrix)或《魔鬼終結者》(The Terminator)的劇情,AI與機器人發展出自我意識,對人類的生存造成極大的威脅。

究竟目前人工智慧的發展已進行至什麼階段,未來又會有什麼樣的變化呢?新北市府中15電影院與新北市文化局合作,於去(2019)年12月舉辦「未來城市」影展,透過電影讓觀眾思考並審視現今與未來的科技發展。

其中,《AI新紀元》(More Human Than Human)這部由美國導演普拉塔(Tommy Pallotta)與荷蘭新媒體製作人沃爾廷(Femke Wolting)所執導的紀錄片,以大量現代的機器人與AI發展為主軸,並透過各領域的應用,探討人工智慧如何深入影響現代人的生活。以下列舉片中幾個有趣的例子。

讓Siri輔助居家照護

片中一名患有自閉症(autism)的小男孩,時常黏著父母不斷拋出各種疑問,為耐著性子回答這些問題,讓這對父母的照護壓力倍增。他們後來以iPhone的語音助理Siri的對話,減輕父母的照顧負擔。小男孩的母親在訪談中表示,在尚未使用Siri之前,孩子整天總是黏著她問問題,有時甚至難以回答。反倒是Siri擁有無限的耐心及強大的資料庫系統,哪怕再困難的問題,Siri都能順利解決,就算問題沒有答案,也有辦法四兩撥千斤。從上述例子可看出人工智慧在居家照護也具有一定的幫助。


聊天機器人模仿故友

人工智慧演算法的應用中,聊天機器人是大眾相當熟悉的系統。而紀錄片當中的一位受訪人物,因友人意外身故,在強烈的思念驅使之下,她將過去與友人的聊天紀錄以演算法進行分析,模擬友人的聊天風格與對話方式。此後,她隨時能與身故的友人聊天,讓友人以另外一種方式活在大家的身邊。此方式帶出了人工智慧的特殊應用及潛力,但AI能否如此涉入私人情感,
值得令人深思。

機器人訪問?還是算了吧!

影片的最後,導演希望打造一部具有提問能力的AI系統,並且讓AI採訪他。不過結局卻十分令人沮喪,雖然AI系統能辨識受訪者的表情與肢體動作,但它提出的問題十分破碎,並且毫無脈絡,導致訪談幾乎無法進行下去。

AI或許擁有比人類強大的運算能力,但如果真要取代人類,仍舊有一段長遠的道路要走。紀錄片導演表示,由於AI並不具備人類的情感與思考模式,因此在訪問過程無法依照受訪者當下的情緒反應與邏輯脈絡等參考進行有系統的提問。

對於AI的疑慮,大眾或許可以不用過度擔憂。雖然AI的運算能力已是人類無法企及,但人類本身的優勢,例如情感與同理心等,是電腦難以取代的價值。相反地,大眾應該抱持著開放的心態,迎接未來人工智慧的發展,使人們的生活更為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