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溫度
黑色星期五的夜晚,儘管上了一天班,身體早已疲累不堪,卻仍守在筆電前,隨意瀏覽社群網站、打著小盹,靜靜等待螢幕右上角小圖示的指針與時針重疊那一刻。視窗分頁早早掛著訂票系統,只為能準時按下按鈕,買到一張回家的車票。
臨近午夜時分、守著電腦搶交通票,儼然已成身處異地的遊子在各節日或重大事件前為返鄉的最佳寫照。這次的搶票熱潮,為的是202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返家投下自己的那一票,為了不是別的,而是不再重蹈覆徹、落入同溫層的甜蜜陷阱中。
氣象學中,平流層(stratosphere)裡的大氣以水平方向流動,垂直方向較少,氣流平穩,又稱作「同溫層」。將此名詞轉移至新聞媒體,就成迴聲室效應(echo chamber),意指在某一環境中充斥意見相近的聲音,讓人們認為這就是事實。而在社交網絡發達與演算法盛行的現今,大數據針對個人使用習慣與歷史紀錄所形成的過濾氣泡(filter bubble)現象,更在網路世界強烈發酵。
「只看自己想看的、只聽自己想聽的」是資訊爆炸的時代中人人無一倖免的盲點效應。使用的社交工具越多、時間越長,盲目地產生偏見與錯覺就更加明顯。從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到近期的英國脫歐(Brexit)公投,同溫層效應不僅誤導選情局勢、跌破各界眼鏡,更打臉各項民調。
如何避免此現象,擴大資訊來源、隨時抱持懷疑和廣闊自身視野,是走出同溫層的最好方法。如同這期的封面故事,該發展能源產業或保護生態環境,其實兩方各自有其說法與論證。若只侷限某種意識形態,只願意接收某部分資訊,忽略相左的意見,必然無法看到事情的全貌。
另一方面,在面對排山倒海的資訊時,如何客觀聆聽不一樣聲音,但又不忘堅定自己的選擇?相信這是活在速食資訊年代的人們一輩子都必須學習的課題。儘管最終沒有搶到心目中預想時間的車票,但仍慶幸可以自由投下符合自我認知的一票,而不是讓他人來決定我們去往的方向。
抬起頭,站在擁著自由空氣的天空下。
主編 李依庭
News Focus
4 不只是能除臭的咖啡殘渣/別再邊走邊滑了!當心使用手機造成的頭部創傷
5 鼓手的大腦和你想的不一樣/刷牙也可以預防心臟疾病?
6 惡魔蠕蟲如何適應極端環境?基因或許能解惑
7 火星部分區域冰層淺薄 人類「親身」登陸有望?
科學‧出走
8 打桌遊不要聽搖滾樂啦!/謝育哲
10 封面引言
12 封面故事一:離岸風力發電,環評把關就夠了嗎?/王珮蓉、高國瑋
16 封面故事二:在爭議中尋求永續發展─離岸風電生態評估再進化/林子皓、柯智仁
20 封面故事三:為與不為─當水下噪音成為一種鯨豚生態干擾/湛翔智
24 封面故事四:鯨豚能與離岸風場共存嗎?─
從生態調查找答案/觀察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賽塔小組
28 顯影1:月有陰晴圓缺/李美英
專 欄
30 數不勝數:教科書外的數學—整數數列線上大全OEIS/林家妤Shark Lin
34 格物致知:物理界的百年難解習題—質子半徑之謎/高崇文
38 生生不息:隱身昆蟲體內的血流脈動—開放式循環系統/張園、呂昀恆、吳岳隆
42 物換星移:在事件視界望遠鏡前,人們怎麼觀測黑洞?/邵思齊
46 前瞻未來:把歌曲變成伴唱帶—如何從樂曲中分離音樂與人聲?/蘇黎
50 顯影2:暹羅鎖鍊蛇/游崇瑋
思辨之評
54 《科學月刊》,站在下個五十年的起點/蔡孟利
58 黑死病再現?從北京鼠疫談防治與追蹤/莊人祥
精選文章
60 沒什麼用途,藏起來也好?—不見得所有生命現象都是適應性的結果/許家偉
64 物理英雄與大時代的交會—惠勒與歐本海默/簡宗奇
68 潛藏內太空的微觀世界—海洋病毒/嚴融怡
72 追憶年華:50年之後—染色體又知多少?/羅時成
76 Live 科學:一樣米養百樣人,而臺灣竟有千樣米?/李依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