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分類 -

文章專區

2018-10-01從數學中思索功能固著 586 期

Author 作者 魏澤人/任教於國立東華大學,創立花蓮—py社群及 實做數學粉專。
《福爾摩斯與華生》(Elementary)是筆者觀賞的美國影集之一。 影集中常會出現「可以拿來用的內容」。 所 謂「可以拿來用的內容」,指的是能引用的對白或我不熟悉的「常識」。
 

從影集中學習

在第一季第四集,福爾摩斯向華生解釋,要像他一樣推理 是必須付出代價的:「學習從每件事情看到謎團。 一但 你開始看,你就不可能停止。」這在專注於數學與其他學科方面也是相同的。當你開始在每件事物中仔細觀察,都可以看到數學。而更貼切的是華生聽到後面,領悟道:「 這樣聽起來,你活得非常孤獨。」福爾摩斯回答:「就像我 說的,這是要付出代價的。」

當然,在推廣數學學習時,或許談不上孤獨寂寞。不過至少在影集中,即使華生知道這是一條孤單的道路,仍舊不由自主地跟隨福爾摩斯前進。而在第一季第二十集,當福爾摩斯真正的戒毒週年時,華生送了一張小卡片給他,上面寫著:
I have promises to k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配合劇情,詩句呼應之前福爾摩斯提到的孤獨。 這幾句 詩其實相當知名通俗,是佛洛斯特(Robert Frost)最有名的作品之一。因為筆者不熟悉,反而感覺更加深刻,也因此開始找些資料,補足相關的常識。

 

功能固著

另外,在第三季第二集,福爾摩斯終於發現真正犯案動機 時,他利用一個心理學上的名詞「功能固著(functional fixedness)」來解釋犯人的獨特思考方式及警方的盲點。 筆者用他的話來解釋此名詞:「 這是心理學上的詞,用來說明我們認知發展時,會將每種物件對應到特定的功能。用一般人的話來講,就是用適當的工具來做適當的工作;反觀『創意』,定義上來說,就是不被常識認知所限制。」接著他解釋犯人是看出瑕疵品的價值,眾人才恍然大悟,之前看似毫無道理的犯案,原來是有人可以從中獲利的。
 
德國心理學家東克爾(Karl Duncker)在 1945 年曾做過一個實驗,給受測者一些工具,實驗組在事前接受各項工具的練習,而控制組則無。當需要使用工具做新用途的時候,實驗組的成績會比控制組差。而在同年的蠟燭任務實驗中,受測者也經常忽略裝圖釘的盒子其實也能拿來使用。這些都是關於功能固著心理的典型例子,對於工具的用途有所成見,阻礙人們運用工具的潛力。

雖然之前也聽過此概念,像是如何用氣壓計得到大樓高度的故事。一般的方式大概就是利用每上升 9 公尺,大氣壓 降低 100 帕(Pa)的關係來計算。但創意無限的學生, 則有各式各樣的方法,像是將氣壓計從樓頂丟下計算時間;綁個繩子在氣壓計上,垂落地面來測量。也有人把氣壓計送給大樓管理員,詢問到大樓的高度。

 

跳脫常理的限制

不過,看到這集才意識到,原來這幾年來應數系的軟體實作課程,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在逃脫功能固著性的限制。軟體實作課程的目的,是讓學生學習使用電腦來計算及研究數學的能力,其中當然包括數學軟體及程式設計。......【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8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