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1-05-15我國的科技政策遭遇什麼困難? 473 期

Author 作者 林基興/行政院科技顧問組前研究員。
今(2021)年3月,科技部長吳政忠於立法院接受備詢時確定,科技部確定組改,並將改名為「國家科學與技術委員會」。(與過去的「國家科學委員會」同樣可簡稱「國科會」)。《科學月刊》於2020年12月刊登〈科技部回復成國科會臺灣科學發展會更好嗎?〉,反映三位前任首長的觀點。

筆者曾經長期關注相關事宜,在此嘗試解析「設計組織、領袖心胸」的重要性與關鍵處。

首先,影響我國科技發展的現行主要官方組織領袖,包括行政院科技會報的科技政委、科技部部長、以及中央研究院院長。要瞭解今日狀況,需先看其歷史沿革。

 

卻顧所來徑

1928年,我國創建中央研究院。因創辦中研院的主要成員是中國科學社社員,中研院成立後接收中國科學社在國際上作為中國科學界官方(國家科學院)代表的地位。概念上,中研院似乎模仿德國科學院(成立於1652年),而非美國國家科學院(成立於1863年);前者內建專職研究員與設備,而後者否。此種設計影響國家科技發展,例如,德國自認其大學水準不及美國的主因之一是,美國「藏富於民」,一流科學家在各校各地「自由地」栽培與傳承高徒,下一代「站在巨人肩上」,更見成就;美國科學院則是個「空殼子」,科學家有事才進去。相反地,德國一流科學家未必到大學教書與研究。

其次,國科會的源頭。1950年,美國國會創立獨立機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SF),支持除醫學領域外的科學和工程學基礎研究和教育(醫學由創立於1887年的國家衛生研究院負責)。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並非是政府機關的部會署之一,其首長為主任,並非閣員也無法干涉國家科技預算。而1959年,我國行政院師法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成立了「國家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1967年該會改為「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由吳大猷擔任主任委員(1984年起為中研院院長)。國科會的委員包括科技政務委員、部會署首長、中研院院長、學者專家。因此,主委似乎權力「最大」(主席呢?)。

 
第三,我國科技顧問組源頭。1976年, 美國白宮設立「科技政策室」(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OSTP),主任為總統的科學顧問,也是「總統科技顧問委員會」的共同主席;另一主席與其他委員均來自民間。而科技政策室主任並需參與「國家委員會」,該會由總統主持而委員為內閣科技相關部長。1979年,美國與臺灣斷交而與中國建交,台海緊張。美國國家科學院前院長賽馳(Frederick Seitz)與德儀公司董事長哈格提(Patrick Haggerty),聯手找科技專家來幫助臺灣,孫運璿院長與李國鼎政委成立「行政院科技顧問組」,聘請這些世界級專家,由李當召集人。2012年,此單位易名「行政院科技會報」,加上
幕僚「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

 

制度與首長

好的制度有利於運作與績效,但還需「好的人(首長/ 執行者)」。

根據科技部網頁,前身國科會為發展科技的專責機構,肩負三任務:「全國整體科技發展、支援學術研究、發展科學園區」。

中研院號稱我國學術研究最高機關,具三任務「人文及科學研究、指導聯絡及獎勵學術研究、培養高級學術研究人才。」其實總結就是一任務「學術研究」,與國科會的第二任務有些重疊。

而行政院科技會報的任務為「負責研擬政府整體科技施政目標、全球科技情報研析、科技前瞻藍圖規劃、科技政策規劃協調、科技系統創新規劃、重點領域策略布局。」


其實可總結為一任務「全國整體科技發展」,那與國科會的第一任務亦有重疊。

關於國科會的第三任務「發展科學園區」,當年政府猶豫園區分給經濟部管呢?或給國科會?因園區內就是廠商。有些人認為經濟部偏官僚,不若國科會科技水準高,於是科學園區劃歸國科會管理。
 
當年做出此分配時,我國科技落後,官員科技水準不足,大約只有教授比較「知識豐富、與國際接軌」。但其實國科會「只是空殼子」,其主管主要來自於「借調大學教授」,因此,短暫幾年借調後歸建,又得借調新人,因此無論政策執行成效是優是缺,都不一定能連續。另外,教授專精某(狹窄)科技領域,通常不熟國家科技政策,也對此不見得有興趣,甚至不知傳承。
 
而另外,其實行政院各部會署,也有科技發展的相關任務,例如,農委會需要發展農業科技,其「農業改良場」就負責稻米與蔬果等。農委會可自行培育人才,包括與教授合作。至於國科會似乎不易插手,因農委會最清楚自身任務,切身感最重,又需面對立委民代質詢。亦即,各部會努力自己需要的科技研發,即使能交給科技部,也通常如「隔靴搔癢」效率不彰。
 
另外,在國家科技經費分配上,很自然會出現「搶錢」各部會署均要求更多預算,誰能「客觀公平」分配呢?國科會肩負全國整體科技發展,則將「淪為球員兼裁判」,因自己也爭預算。多年來國科會審查各單位科技預算,分配大家的經費「難免私心」,遭受其他部會署批評,經濟部等尤其不滿。
 
因此,國科會怎麼綜理全國科技發展呢?不可能的任務。
 

科技發展牽涉到的單位錯綜複雜,難以由一個部會綜理全國科技發展。(123RF)

 
直到科技顧問組接管科技預算事宜後,情況有改善。但科技顧問組也是空殼子,用人同樣來自借調各部會與公家研究單位人員,期滿兩三年歸建。科技顧問組需借重產官學研專家,來處理各式國家難題,包括「國病」B型肝炎、鎘汙染國土。當初設計「科技聘」而非(傳統)「公務人員」,用意在進用優質科技人才;像是後來的「肝炎大師」陳定信即曾任科技顧問組研究員。只是後來立委不解而指責其「黑單位」,執意消除顧問組轉為正式單位,則用人靈活度盡失矣。

歷經經濟部與財政部的李國鼎政委,當年深受孫運璿院長信任,因此,當時的科技顧問組方便「綜理全國科技」,也遭遇過國科會主委陳履安(任職1984∼1988)的「抗爭」。吳大猷當中央研究院院長(1983∼1993)時,總統有意模仿美國任命「總統科學顧問」,吳大猷即表示他本人當為「適當人選」。但後來由賽馳榮任我國首席科技顧問時,告訴筆者,他知道吳大猷內心對此有意見,雖然他們兩人是物理學界好友。

 

既生瑜,何生亮?

國科會掌管全國科技多年,「穩坐江山」,突然來了科技顧問組「奪權」,實在傷腦筋,兩單位的衝突不同主事者之下時見磨擦。連戰擔任行政院長時,科技顧問組召集人是郭南宏,國科會主委是夏漢民,兩人不合,浮上檯面。在李遠哲建議下兩人互換職位,結果似乎改善不多。後來李遠哲建議行政院院長自己兼任科技顧問組召集人,原召集人改為副召集人。如此,科技顧問組成為「真正」的全國整體科技發展肩負者。附帶地名義上解決了國科會球員兼裁判的困擾。

2012年,行政院執行組織改造,行政院科技顧問組改名「行政院科技會報」,由行政院院長擔任召集人,設副召集人二人,分由科技政委與中央科技主管機關首長,當時的國科會主委兼任。會報委員包括中研院院長、科技相關部會署首長、學者專家。

上述設計不妥之處,在於又將滋生國科會球員兼裁判的疑慮。為何袞袞諸公不知其害?

組改時,幕後有些爭執。當時科技顧問組可能維持獨立,也可能併入國科會(企劃組)。好險,不是變成後者。其中幕後運作主力似乎是部份立委與國科會官員,其實,這在科技顧問組成立之初,已有立委陸續關切國科會被「削權」聲音,一些記者也「鼓譟」,另一跡象是,2014年「立委呂學樟與丁守中『科技立國』倡議下,國科會升格為成立科技部」。多好聽的「升格為部」!

《科學月刊》專文〈科技部回復成國科會,臺灣科學發展會更好嗎?〉採訪兩位主委與一位部長,「陳建仁認為⋯⋯科技部也因成為一獨立部會,削弱了跨部會協調的能力⋯⋯張善政與陳良基也認為獨立成部後,並不適合干涉或管理其他部會的科技研究,這可能使科技部反而降低了對全國科技發展的掌握程度。」這個講法均疏忽了國科會球員兼裁判造成的困擾;類似地,三人「均支持應回復國科會形式的跨部會委員會編制,且由國科會主委兼任科技政委」。如此將產生球員兼裁判的問題,是非常嚴重的錯誤。

 
張善政認為將國科會改為科技部為「大科技部」思維,將科技事務由一獨立部會包辦,但科技發展也需要部會支持,因此主張獨立成部並無優勢。陳良基認為「在科技部的架構下,科技部長並不適合審查其他部會的經費運用方式」,以上兩者均為實務洞見。就如張善政對將創建「數位發展部」的看法:每個部會都與數位相關,「不可能將數位業務獨立成部,例如智慧交通與智慧醫療等專業業務,應讓既有交通部及衛福部主責」,而由跨部會的政委督導。

如何解套?

李國鼎先生曾在一些攬才場合提到:「如果你們這些一流的人都不到政府裡來,來的都是二、三流的人,未來國家是由二、三流的人制訂政策,領導一流的人,到時你們就知道痛苦了!」善哉斯言,筆者心有戚戚焉。
 
因為首長不合,底下官員難免彼此角力,這就更傷合作與國力。因此,誰當決策者與誰做執行者,一定要在制度面上釐清。而擔任相關職位的科學家則應有胸襟「以國為重」與分工合作,而非「抓權」。
 
外國月亮不一定更圓,但「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為何人家強盛?」。美國的設計值得參考:例如,美國曾有人提倡創建「科技部」,但旋即被有識之士否決。在美國,國家科學院是個空殼子而「藏富於民」。國家科學基金會只管基礎學術研究,其他的交給各部會或民間。白宮(總統府)設立協調各部會的「科技政策室」主任兼總統科學顧問;又設立民間專家組成的「總統科技顧問委員會」,官民密切合作。美國並無全國科技統一審查,而由「科技政策室與行政管理和預算局」(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密切查核科技預算,優點是各部會自主與自重(臺灣是大家預算灌水因知可能遭刪減),缺點是研發可能有重複(但也可能是優點,因難知哪一科技傑出或哪一部會採納)。並且在這方面與時俱進,例如擔心總統不會善用科技專家,就由國會立法創建「科技政策室」;又如從今年起,總統科學顧問也是內閣成員之一,方便「隨時把握機會借力使力」。
 
回顧臺灣,為何今天國科會仍需管理那麼大範圍的科技研究內容?總統府哪需「學術研究最高機關」(中研院哪需操舞此令劍去爭取預算)而與大學競爭預算?當前的運作是,未來科技會報政委將兼任國科會主委,居然相關主事者不婉謝?實在不可思議。
 
我國怎麼仍無法學到別人的優點呢?立委不解行政,則科技首長應予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