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1-04-15懷念曹亮吉兄 472 期

Author 作者 劉源俊/東吳大學名譽教授、臺北市科學出版事業基金會董事長。
3月18日下午,曾耀寰理事長傳來李國偉兄告知的消息:曹亮吉兄辭世。趕緊打電話給曹大嫂,傍晚通上了電話。亮吉兄是在平安中過去的,告別式訂於26日上午舉行。

上個月23日才與曹大嫂通電話問候,當時是因為攝影團隊約好25日要再來訪談關於科學月刊社,念及竟不能同時訪問到亮吉兄,甚是遺憾。曹大嫂說,亮吉兄已久不能言語,但可以聽話而會意;最近病情有改進,卻漸無心力張開眼睛。我告訴她,雖然錄影團隊訪問不到他,但會將八年前亮吉兄應《華視新聞雜誌》訪談《科學月刊》的部分剪輯進去。

大嫂說及,某日在對話時曾找話問亮吉兄:「某某某與劉源俊兩人,你比較喜歡哪一個?」答案是「劉源俊」。聽後不禁潸然淚下;念及過去同遊,又協力為科學月刊、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種種情事,感懷良久。去年我為《科學月刊》五十周年寫的那篇文字,附有三人的合照。大嫂說給亮吉兄看了。

命運捉弄人,現今林、曹兩人都已不在人世,不勝唏噓!懷念亮吉兄,要從當年林、曹兩人與我的交往,及《科學月刊》的創辦說起。

民國51年,曹亮吉從建國中學第四班保送臺大數學系,林孝信從建國中學第十班保送化學系,我從基隆中學保送物理學系。當年學校安排數學與物理兩系學生同上「微積分」,數學、物理、化學三系學生又同上「中國近代史」及「體育」等共同課。那時就自然認識了亮吉兄,知道他與物理學系的顏晃徹同在建中四班名列前茅;建中最優秀的畢業生竟然選擇就讀理學院而非醫科,可是空前的大事!後來林孝信於大二時轉進物理學系。

 

55 年3 月7 日畢業旅行時,林孝信(中)、曹亮吉(左三)、劉源俊(右二)與同學攝於太魯閣。(作者提供)

與曹亮吉開始熟,想來是從大三的寒假開始;都是因為林孝信。54年2月上旬,這時我為「臺大物理學會」編的《時空》第一期已出版並寄發,林孝信約我、曹亮吉等七、八位同學趁寒假南下旅遊,主要是苗栗南庄的紅毛館,前後五日。

不久之後的3月15日,林孝信在剛落成不久的臺大學生活動中心邀集理學院同學十幾人開會(曹亮吉與我在座),討論辦一個刊物,向高中學生介紹科學。3月下旬,林孝信已開始向大家徵集稿件。4月12日,林孝信報告已洽妥與《臺灣新生報》合作,要在該報第六版刊出半版《中學生科學週刊》。5月2日,《週刊》第一期就出刊了!後來該《週刊》連續出了八十三期,竟幾乎未曾間斷。

55年上旬,林孝信又組織了物理學系的畢業旅行(第二學期開學甚晚),與他系同學共七十餘人同行;徒步旅行橫貫公路,從谷關走到太魯閣,為時六日。我被指定協助總務,亮吉兄欣然共襄盛舉。亮吉兄其實一直就喜歡與物理學系同學們相處。

抵達天祥那天,眼看活動即將順利結束,孝信、亮吉與我三人在晚會後,一同走過吊橋,到一塊大石頭上躺下談天。當晚望月色皎潔,溪水潺潺,我們心情放鬆,談興極高;述說這次畢業旅行種種,也說些心裡話。這時發現三人有相像處,都不大會講話,都個性倔強,但對自己抱信心;於是成為知心的朋友。三人中,亮吉兄最長,林孝信其次,我最幼。說及前程,我們都打算出國留學;當時我已立志將來從事科學教育。

56年8月中旬,林孝信又邀同學在出國前同遊南投溪頭,為時三日。這次參加的,除亮吉兄、我及另外四位同學,還邀了幾位低屆的女同學(其中有黃碧端與儲楓)。

之後,林孝信與曹亮吉到芝加哥大學留學,我則前往哥倫比亞大學。大家在求學、生活與思想各方面都感受巨大衝擊,在此不贅述。林、曹兩人先是同宿「國際之家」,後來又住同間寢室,互動自然多。

58年初,三人都已順利通過博士資格考試,且找到指導教授,做理論研究。林孝信這時興起聯合留學生為臺灣辦一《科學月刊》的念頭。經與芝大的留學生及在芝大訪問的李怡嚴教授討論,又在電話中與我數度長談後,林孝信決定在3月發起;原始發起人包括李、林、曹、我等共十一人。曹亮吉負責數學組,我負責物理學組(並兼紐約地區聯絡人);我倆是最早規畫內容,並發動聯繫在美有關學人及留學生的成員。早期絕大部分從芝加哥發出的《科學月刊簡報》都是根據林孝信的觀念,由曹亮吉撰寫出來(從筆跡就知),再經油印發出。第一期的《簡報》連同發起函,寫了七頁之多。

這一月刊先在9月出「第零期試印本」,後於59年1月創刊。期間種種波折與困難,不必在此細述。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林孝信要亮吉兄負責「數學趣味」專欄,後來每期亮吉兄(筆名阿草)的〔益智益囊輯〕就成為《科學月刊》一大賣點,歷久不衰。亮吉兄後來自己說,芝加哥大學圖書館裡的豐富館藏,讓他大開眼界:原來有這麼多的「趣味數學」題材。是《科學月刊》,造就了一位通俗數學的作家!

68年秋,我邀亮吉兄同編〈科學月刊大事記〉,納入《科學月刊十周年紀念文集》,又共同負責69年元月號〈科學月刊十周年特刊〉的編輯。他在《文集》裡寫〈一個業餘從事科月工作者的自白〉,說及參與《科學月刊》的心路歷程。寫及:「要拉人寫稿,就要有題目,有資料」,「於是除了吃飯睡覺外,我把自己關進圖書館裡,經過三個月的努力,我手中終於有了一張題目單,附帶一連串的參考資料。」「這次入館苦修,卻成為日後深入瞭解數學內涵的契機。」

又寫:「三年前回來的第一天,就發現一張明信片躺在桌子上,是科月編委會的開會通知,也不知道劉源俊從哪裡得知我回來的消息。沒幾天,他又打電話來,一定要我回科月娘家,又說科月已經把我在頭三卷所寫的『益智益囊集』整理出來,準備發單行本,要我去校稿。我還能說什麼呢?在朋友關心科月的氣氛下,我又關心起科月來,又開始為科月寫稿。

亮吉兄回國在臺大數學系服務後不久,有天下午到我家長談,主要是關於有哪些值得做的事。我倆都對鑽牛角尖的研究沒興趣,認為教育工作更有意義。結論是:數學教育方面有許多事情值得做,如寫通俗書、舉辦數學教育營等等。後來他在臺大數學系任教及擔任主任期間,在數學教育上有很大的貢獻。

記得當天也討論到「數學」的主要內涵,應該是「研究數與形的學問」,因而這一名詞極不恰當。又談及許多學門名稱與實際內涵不符的問題。例如analytical geometry其實是「使用代數的形學(幾何)」,algebraic geometry其實是「形學裡的代數」;同理,mathematical physics其實是「物理裡的數學」。行內人自然懂,但行外人通常會錯意思。

69年9月,科學月刊社出版曹亮吉的《益智集》、《談數學》及《微積分史話》三書,「以增收入。」(宓世森在《神奇跑馬燈》中的用語)74∼75年間因周成功不克續任科學月刊社社長,我重新接任。由於當時我擔任教務長,難以兼顧,於是商請亮吉兄接任,他勉強同意「救火」。一年後我卸任教務長,他又把社務交還給我;亮吉兄的興趣與性向當並不在。

78年9月18日,曹亮吉(左)、劉源俊(右)與大考中心李崇道主任攝於石門水庫。(作者提供)

時至78年春,教育部毛高文部長與臺灣大學孫震校長聯袂邀請李崇道先生主持教育部「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專案,以期改革「大學聯招」。李崇道積極任事,說這一中心必須設有「研究發展處」,經三年的紮實研究,始能提出方案。李請孫校長推薦臺大教授參加,於是羅銅壁教務長推薦了亮吉兄擔任處長。李同時找我擔任副主任,我推辭了,說要負責《科學月刊》二十周年的各項活動,又想趁難得的休假期間到美國「充電」。但我樂意擔任「研究發展委員會」的委員,並建議若干委員(包括黃炳煌)的人選。之後,我參與了研究發展處委託黃炳煌的「我國大學入學制度之研究」案,與亮吉兄、黃炳煌、蕭次融等人每星期聚會討論。

79年9月某日,李崇道先生約我到考試中心在中興大學臺北校區的辦公室,說陳履慶副主任(兼「資料處理處」處長)突然辭離,而亮吉兄建議必須由我繼任。經李主任熱情的邀請,我乃同意擔任。於是在往後的三年裡,我與亮吉兄成了同事,密切合作。

 

80 年8 月5 日林孝信(中)、曹亮吉(右)與劉源俊(左)攝於芝加哥。(作者提供)

細節不必在此贅述。總之,我先是說動亮吉兄,將「命題研究」的業務從資料處理處移到研究發展處,自此亮吉兄與「出題」有了密切關係。然後,在經過大考中心舉辦五次「大型研討會」及三十一次兩委員會的會議,委託學者專家或中心同仁從事四十四研究計畫之後,由亮吉兄與我共同撰寫完成《我國大學入學制度改革建議書:大學多元入學方案》,於81年5月底向教育部提出。期間,我們曾共同抵抗教育部及各方壓力,標舉「漸進」、「包容」與「兼顧」三項基本原則,拒絕「廢除聯招」與「申請入學制」,而是提出兩階段考試的「改良式聯招」為主、「推薦甄選」為輔的方案。第一階段的「學科能力測驗」則要求考五科。李主任在某次全體人員的聚會上,形容亮吉兄與我是他「身旁的兩大金刀」。

亮吉兄與我於80年8月5日到15日期間奉李主任之派,聯袂前往美國訪問位於愛荷華的美國大學測驗中心(American College Testing,ACT)及位於普林斯頓的美國教育測驗服務社(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 ETS) 兩大測驗機構,也訪問愛荷華大學的教育測驗專家許澤基教授。以亮吉與我的知交關係,我們有著充分的默契,殊屬難得:在公務訪問時,亮吉兄讓我居先;在私人訪問或旅遊時,我則讓亮吉兄居先。

我們決定先到芝加哥往訪還在經營書店的林孝信,然後到愛荷華,再前往普林斯頓。林孝信之前於78年1月在「解嚴」後得以偕家眷回臺,科學月刊社及當年的大學同學們曾經分別聚會歡迎。這次曹、我一起往訪林孝信,同在芝加哥市區用餐並在大湖邊流連,於是留下珍貴的三人合影。

110年3月26日,亮吉兄的告別式低調在臺北市第一殯儀館舉行。臺大數學系與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的許多同仁、科學月刊社的多位老友,及他的高中同學都來悼念。我寫了一幅輓聯,被放在亮吉兄遺體的胸前:

謙沖為懷 襄創科學月刊
通俗數學著書啟後進

周慮任事 究研入學方案
良善考試設計開新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