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1-03-30地震預測的成功與不成,行動與不動 616 期

Author 作者 陳卉瑄/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
1556年正值隆冬,一個大地震在午夜子時發生,熟睡中的人們逃生不及,其後的災害包含水患、山崩、火災,甚至隔年的瘟疫,釀成超過80萬人死亡的悲劇。這是全世界致死人數最多的地震事件,發生在明朝的嘉靖時期。

此後,單一地震致死人數超過5萬人的案例仍歷歷可數,包含1908年規模7.2義大利地震(7萬多人死亡)、1923年規模7.9關東地震(14萬多人死亡)、1948年規模7.3土庫曼地震(11萬多人死亡)、1976年規模7.5唐山地震(24萬多人死亡)、2004年規模9.3蘇門答臘地震(22萬多人死亡)、2005年規模7.6巴基斯坦地震(8萬多人死亡)、2008年規模7.9汶川地震(8萬多人死亡),以及2010年規模7的海地地震(31萬多人死亡)。由於反應時間僅有數十秒,並常伴隨發生人為和天然災害,例如火災等。自古以來,「地震」對生命財產造成的巨大威脅,並未隨著科技進步而消失。


科學家們苦思「提先預知地震」的可能性,從觀測、實驗、理論分別提出了不同的方法,如何在下一個地震發生之前,知道時間、地點、規模等,這是「地震預測」的範疇;而在地震發生前數年、數月、數天、幾小時,發動「多大的地震即將在哪裡發生」的通報,則是屬於「地震預報」。一個是分析面,一個是執行面,兩者相輔相成。

全世界唯一預報成功的案例,是1975年規模7.3發生在中國的海城地震。在地震前數年、數月、數天,甚至數小時顯著的前兆現象,讓它成功被預報,及時疏散震央區的居民。然而,這個成功經驗卻無法複製在隔年的唐山大地震,當時死亡人數高達24萬多人。科學家們把責
任歸咎於「地底下的孕震條件隨時間而變,而地震前兆因時、因地皆不同」!


這一篇文章中,引用了加拿大地質調查局太平洋地學中心資深研究員王克林等人,在〈預報1975年海城地震〉一文中,經訪談和史料記載所提供的材料,帶大家重回1975年海城地震(王克林等人,2008;Wang et al.,2006)。

重回海城地震

囊括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北京市、天津市的華北地區,300年來都非常平靜。直到1966年邢臺地區的M6.8、M6.7、M7.2等三個地震,1967年的M6.7河間地震,以及1969年的M7.4渤海地震的震央位置(圖一),三年內竟有五起規模大於6 的地震!這讓當時的中國政府非常緊張,於是開始加強地震前兆的監測工作。當時中國人民普遍相信主震之前的「前震」現象,並盛傳「小震鬧、大震到」的說法,這讓許多比農村更小的行政層級,自行做出臨震預報和疏散的決定。
 

圖一:1966~1976年間,華北地區的重大地震事件。紅色星號為震央位置,三角形則為預報依據II中的不同觀測地點。
地震預報的依據I:跨斷層的水準測量
1973年9月開始,靠近大連市的金州斷層(圖一黃色三角形處),其兩側的塊體的高程變化,從先前每年穩定的0.11毫米(mm),增加至每年2~3毫米,這個和背景值相差超過10倍的異常量,持續了約500天之久。而在1969年,日本地震學者坪川家恒提出了下一個地震的規模(M)和地殼變形異常持續的天數(T)和的關係(Tsubokawa, 1969),為logT=0.79M-1.88,這讓預測的規模約落在5.8左右。

地震預報的依據II:地下水異常
從1974年初起,遼東半島上的西北側(圖一藍色三角形處),冬眠之蛇竟然成群出洞了,附近的地下水也觀察到
氡氣(radon, Ru)的異常;幾乎在同一時期,小地震活動也增多了。在東側(圖一綠色三角形)的20幾口井中,發現井水變色、變味、鈣離子(Ca2+)和鎂離子(Mg2+)增多,以及水位的上下波動。……【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