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分類 -

文章專區

2021-02-01全臺口徑最大折射式望遠鏡在此 一起來清大天文台玩 614 期

Author 作者 記錄:謝育哲/本刊主編。
位於清華大學物理館的天文台,是目前全國最大口徑的折射式望遠鏡,口徑達25公分。究竟這座天文台的起源為何?又有什麼特色呢?

清大天文望遠鏡緣起

1971年,天文物理學家丘宏義博士自美國返臺後,擔任清華大學物理系客座教授。為了推廣天文教育,丘宏義帶領學生磨製望遠鏡,也成了現今清大天文社的濫觴。清大天文台最初的望遠鏡等設備,是同學們利用半年的時間,磨製8吋的牛頓式鏡片、建造磨鏡機及磨製16吋卡塞格林式鏡片,在舊物理館(現清大化工系館)的頂樓建造天文台。而同年11月底,天文台內所有的儀器均架設與校調完成,並舉辦天文社成立大會。

起初天文台是天文社社團活動的主要據點,直到1988年舊物理館與天文台拆除為止。1991年,物理系教授沈君山及周定一計畫於物理館重建天文台,主要用於天文教學與太陽觀測。2017年,由於天文台年久失修,時任清大物理系系主任余怡德向系友募款整修天文台,並由賴詩萍教授負責規畫與管理。2018年5月,赤道儀與圓頂整修完工,而後續第二波的相機等設備正在進行採購作業。

清大天文望遠鏡的特色

使用望遠鏡是為了能看到肉眼無法直接看清楚的東西,例如很暗的星體。對此,望遠鏡必須具有聚光的效果,而凸透鏡和凹面鏡都具有良好的聚光效果,天文望遠鏡主要又分為折射式望遠鏡及反射式望遠鏡,前者就是利用凸透鏡來到聚光的效果,後者則是使用凹面鏡。
 

位於清華大學天文台,全臺最大的折射式望遠鏡。(黃琳琇攝影)

此外,由於光線會穿透凸透鏡,而凸透鏡無法製作成太大片,否則可能因自身重量太重而碎裂,因此清大這座口徑25公分的折射式望遠鏡已經算是非常大的鏡面。……【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