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分類 -

文章專區

2021-02-01一起來開場屬於天文的電影派對! 614 期

Author 作者 演講人:吳志剛/臺北市天文科學館研究組組長。記錄:謝育哲/本刊主編。
電影人人愛看,大螢幕所帶來的聲光效果,讓人沉浸於其中。但在電影播畢,影廳燈光亮起,大部分觀眾在步出戲院回到現實後,可能就馬上將方才的電影情節拋諸腦後;對難懂的劇情感到一頭霧水,直接放棄思考的更是大有人在。但這樣的結果可能是電影工作者最不樂見的,其實電影導演對於每個鏡頭、物品擺設、演員的肢體動作甚至是配色選擇等,都蘊含了許多巧思。本次就讓我們藉由幾部天文相關的科幻作品,一起試著看懂這些電影所表達的事物吧!

《天能》配色原來是都卜勒效應

其實在看電影之前,我們可以先看看海報的設計。以英國導演諾蘭(Christopher Nolan)在去(2020)年執導上映的科幻電影《天能》(Tenet)為例,多張釋出的電影海報都以紅、藍兩色作為美術設計風格,為什麼諾蘭要選用這些配色呢?

看過《天能》的觀眾都知道,這是一
個在探討時空順逆行的故事,而顏色的選用根據其實是源自於都卜勒效應(Doppler effect)。以電影劇情的時間方向來看,對「現在」的我而言,「過去」的時間線是朝向「現在」行進;而「未來」在時間線上則是遠離「現在」。根據都卜勒效應,當光源接近觀測者時,會產生藍位移的現象;反之,則會出現紅位移,因此,在電影中順向時間的時空為藍色,逆向時間的時空則用紅色表達,電影中身上為藍色的角色是順向時間,身上是紅色的角色則是逆行時間。這樣你看懂了嗎?

《星際效應》中的文學情懷

另外,每部電影的開場畫面也都十分重要。從《星際效應》(Interstellar)的開場中你看到了什麼?是太空梭模型?是書?灰塵?光線?其實你該注意的,是畫面中架上的書籍。這些書本不乏知名的文學作品,諸如哥倫比亞文豪馬奎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所著的《百年孤寂》(Cien años de soledad)、英國作家艾勃特(Edwin Abbott Abbott)的《平面國》(Flatland: A Romance of Many Dimensions)與美國小說家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的《白鯨記》(Moby-Dick)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