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分類 -

文章專區

2014-04-01研究基本粒子的理論學家—中央大學物理學系蔣正偉教授專訪 532 期

Author 作者 范賢娟/任職於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技術創新與創業研究中心。
物理是一門融合理論和實驗的科學,然而經過20世紀的蓬勃發展,物理已經進入到一個抽象層次相當高的境界,現代理論想要再突破、有所進展,非常不容易,許多大學都規定學生一定要有相當的程度才能去從事理論研究,因此這樣的學者越來越少。今天難得訪問到一位理論物理學家,且讓我們聽聽他學習的過程,並請他介紹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桂冠榮耀的意涵,以及談談他對一個支持科學發展之社會的看法。

基礎啟蒙

中央大學物理系特聘教授蔣正偉從小對科學就極感興趣,打從可追溯的記憶開始,他面對別人詢問自己長大的志願,向來就是以「工程師」、「科學家」為目標,沒考慮過其他。蔣正偉表示,他至今還記得,國小六年級時有次上書店逛,父親授權他挑選自己喜愛的書,他選擇的就是牛頓、瓦特、愛因斯坦、愛迪生的故事,後來也看法拉第、費曼等人的故事。可能是由於他喜歡理工,因此挑選這些人的傳記來閱讀,但也可能是被這些故事所吸引,從而嚮往他們的人生。

真正在科學上的啟發,是蔣正偉進入國中的時候。蔣正偉回憶,那時候的數學和物理老師都很認真,在這樣的環境裡,許多學生打下了很紮實的基礎。尤其特別的是當時的物理老師,他的教法跟臺灣常見的情況很不一樣,不會強調太多計算,而是把物理觀念慢慢地說清楚,計算題的探討也以課本上的基本習題為主。這讓蔣正偉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此後在學物理時,他會先設法把觀念搞清楚,而非一開始就埋首於一大堆計算。相較之下,他在高二遇到了另一極端類型的老師,非常重視計算、解題。這位老師在學期一開始就發下一本講義給學生,題目分成左右兩半,左半部是老師在課堂上帶領學生算,右半部則是類似的題型,要求學生回去自己照樣練習。那一年學校的學習上,蔣正偉覺得並沒有習得多少物理觀念,而得靠自己閱讀課外書籍來吸收這方面的知識。

基於過往的學習經驗,蔣正偉看現在的學生,發現絕大多數的人受到的訓練都是「大量計算,但不注重物理觀念」,這樣的學習方式在物理這個領域並不適當。因為對那些計算的意義並不瞭解,將來很容易忘記;但觀念清楚之後則不會忘記,而可做為更深入思考推理的基礎。


蔣正偉樂於探索物理學的內涵,也期望能引導學生對其產生興趣。

選擇基礎科學的基礎問題

蔣正偉小的時候雖然喜歡理工,但並沒有特別對哪個科目表現特別的興趣,或許他會希望自己能發明很多東西,這樣的發展也許該比較偏向工程。然而因為受到國中物理老師的影響,另外也看了牛頓、愛因斯坦等人的故事,他越來越確定自己的志向在於物理,而且是最基本的原理原則,希望了解宇宙是怎麼運作。蔣正偉於大學時期便選讀物理,研究所更專注於基本粒子的研究。

在基本粒子的理論中會面對許多抽象的概念和問題,因為當中處理的可能是非常微觀、短暫,沒辦法用眼睛去看,也不是日常生活常見的事件,因此增加學習的難度。

蔣正偉此時會在腦中形成具體的圖像,用「思考實驗」來推測某個粒子衰變的時候會怎麼分裂成兩個或三個粒子,或者兩個粒子對撞的時候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如何在實驗上去偵測。但是這些情況跟一般可見的情況所遵循的原則並不一樣,怎麼辦?還好有費曼發明了「費曼圖」可以協助描述基本粒子的衰變或碰撞過程,甚至提供了一套規則來計算,很快便可得出衰變率與散射的截面積。利用這種想像的實驗所呈現出的圖像,久而久之它會成為自己思考直覺的一部分,等到熟悉之後就可以更運用自如地去尋找自己的問題。

 

費曼圖有助於思考基本粒子的各種現象。該圖的橫軸為時間,往右為正向,左邊為初態,右邊為末態。費米子用實線表示,光子用波浪線,膠子用圈線。
與時間同方向的箭頭代表正粒子,與時間反方向的箭頭代表反粒子。
本圖表示電子與正電子相遇後湮滅產生光子,之後該光子又生成一組夸克與反夸克,然後反夸克又釋出一個膠子。(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蔣正偉的基本粒子研究屬於「現象學」,他覺得還不算太抽象,在科學社群健康的互動情況下,他可以把計算結果跟實驗結果拿去比對。如果實驗結果跟標準模型預期看到的不一樣,他不但不覺得沮喪,反而會覺得很有意思,此時應該要思考如何去解釋,或者要修改理論模型。蔣正偉覺得這樣很容易找到研究題目,因為問題都是大自然給的。

他還分析大學學習與研究所學習不同之處,大學通常會是比較單純接受別人教你的東西,要把很多知識塞進腦子裡,沒辦法多花時間深入去思考,只求趕快記起來。但等到自己做研究的時候,很重要的是要把書本、論文的內容,轉化為自己可以理解的事情。他非常推崇已故物理學家費曼在這方面的能力,這位大師對每個概念都有自己解讀的方式,跟一般教科書不一樣。這是優秀科學家應該要培養起來的能力,有自己理解科學的方式,這非但不會忘記,而且會有更深入、透徹的了解,不限於課本上文字表面所談的事情。但這種過程也不能閉門造車,胡思亂想,而是要透過跟師長同儕討論,確定自己想法是合理的,沒有走錯路。......【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