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分類 -

文章專區

2021-01-01人類能源新希望?核融合的發展與挑戰 613 期

Author 作者 周育如/中央大學光電系大三生,遊走於光電、物理、核融合與天文之間。
核融合是科學家試圖追尋的能源科技目標,但研發核融合始終面臨著各種技術的挑戰,尤其是能量輸出與輸入的比值仍舊不理想,導致該技術仍未能進行商轉。目前,核融合技術分為磁場控制核融合與慣性控制核融合兩大類,歐美各國及日本都有設立相關的研究單位。而在臺灣其實也有研究團隊進行相關的研究,雖然目前規模不比國外,但未來透過與國際院校間的合作,臺灣也有機會在核融合領域走出自己的道路。

由於不會產生連鎖反應,核融合(nuclear fusion)與它的兄弟核分裂(nuclear fission,也就是我們現在的核能發電)有所不同,常被稱為「最安全的能源」與「全人類的希望」,眾人都引頸期盼核融合發電的世代到來。然而,科學家與工程師們一再地說:「再給我20年就好!」卻遲遲未見核融合商轉的影子。究竟核融合在過去幾個20年裡發生了什麼事呢?在大型國際計畫與核融合企業百家爭鳴的年代,落後人家好幾十年的臺灣能否參加這場核融合派對呢?在《科學月刊》603期的〈改變軍事與能源的力量─核分裂與核融合〉一文中,整理了核融合原理的相關知識,而本文則想帶大家一窺核融合的發展,以及臺灣本土的核融合研究。

核融合的發展與種類

目前學界正在研究的核融合類型主要分為兩大類:磁場控制核融合(magnetic confinement fusion, MCF)與慣性控制核融合(inertial confinement fusion, ICF)。

磁場控制核融合,顧名思義,就是利用超強磁場控制住電漿的活動範圍,並使其進行融合,這也是現在研究的主流。而按照產生磁場的方式,又可分為托卡馬克(tokamak)與仿星器(stellarator)。其中托卡馬克是主流中的主流,此方法最早在1960年代由蘇聯的學者發明,其名稱是俄文「附有磁線圈的環形空腔」的縮寫。世界上較著名的托卡馬克研究計畫為國際熱核融合實驗反應爐(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 ITER,圖一)。此外,歐洲聯合環狀反應爐(Joint European Torus, JET)、日本的JT-60與美國的托卡馬克融合試驗反應爐(Tokamak Fusion Test Reactor, TFTR)則都是ITER的前身。另外,英國也有一家核融合企業的名稱就叫做Tokamak Energy。

 

圖一:想知道ITER有多大?看看中下方的藍色小人你就會知道了。(U.S. Department of Energy, public domain, Wikimedia Commons)

而較為默默無聞的仿星器,與托卡馬克構造上最大的差異在於螺旋的結構。其螺旋構造可以不間斷地讓電漿在內部碰撞與融合,就像恆星一樣,因而得到「仿星器」這個名字。國際知名的仿星器有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的文德爾施泰因7-X(Wendelstein 7-X,W7-X),以及日本核融合科學研究所的大型螺旋裝置(Large Helical Device, LHD,圖二)等。……【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13期】

圖二:日本的大型螺旋裝置內部。(Justin Ruckman, CC BY-SA 2.0,Wikimedia Comm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