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1-01-01跟著博物館員認識黃金博物館 613 期

Author 作者 嵇文勤/畢業於設計系及藝廊研究所,在理想與現實仍有差距的公家體系刻苦耐勞中。討厭淒風苦雨。
你來過黃金博物館嗎?如果沒有,你想像中的黃金博物館,是否像故宮博物院、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或十三行博物館一樣,是一間很大,既氣派又宏偉的建築中,展示與典藏著許多珍貴的寶物呢?

如果你來過黃金博物館,希望你不要是只參觀過那棟放有220公斤的大金磚,被現場服務人員稱之為「黃金館」的館舍而已,這真的是最多人對黃金博物館的誤解!

 

圖為黃金博物館中的四連棟,是目前在金瓜石地區保存最完整的日式宿舍。(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提供)

黃金博物館,是「一個館」嗎?

從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的官方網站上,可以找到5種語言的電子摺頁供下載。摺頁的第一頁「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暨周邊導覽地圖」清楚標示,黃金博物館與其說是一個館,更像是一座園區。購票或憑免票證明,你可以參觀共計5個館舍,分別為四連棟、金屬工藝館、煉金樓、金水特展室及黃金館。

為什麼博物館內各展覽館都是一棟棟坪數不大,又散落在不同區域的老舊房子呢?黃金博物館(原名黃金博物園區)自2002年起籌備期以來,成立初期的宗旨目標,是將金瓜石地區珍貴的礦業遺址、歷史記憶、人文資產、景觀特色及自然環境做完整的保存,所以採修復舊有建物及活化閒置空間的精神為前提,將博物館內各棟過去曾被數萬名在此工作、甚至居住的礦業人口充分使用,但自人口外移後逐見傾頹荒廢的舊建築,逐步修繕並規畫開放給大眾參觀。


正因為幾乎所有館舍都是舊建物再利用,優點是它們總能很自然又不突兀地融入這座曾經風光一世的礦業山城;缺點是老房子也很容易有所損壞,漏水、變形、斷裂和跳電都會發生,每年需要花費超過500萬元維修養護這些屋舍及設備,如遇大型颱風或天災時更是所費不貲。

黃金博物館是不是超有錢?

上段提及黃金博物館有許多館舍,包含7個常設展館(包含位在九份的昇平戲院)、2間特展室、2處體驗空間(本山五坑坑道體驗與淘金體驗)、4處委外餐飲空間及1間博物館商店。一般人總覺得坐擁房子與土地彷彿就像「田橋仔」,更何況博物館還有那麼大一顆人見人愛,現在市值近4億的大金磚,應該至少是新北市最「鑲金」的博物館吧?

其實不然。

金瓜石在日治時期曾經擁有亞洲第一金屬礦山的美名,後來轉由臺灣金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臺金公司)接手經營。在1987年後,該公司因無法長期負擔虧損而宣告歇業,相關房舍、土地及資產先後轉由臺灣電力公司與臺灣糖業公司管理。
2002年起,臺北縣政府(今新北市政府)為了重振轄內這段重要的產金歷史,開始整建原臺金公司辦公室、工廠及廢礦坑等,設立黃金博物園區。2004年11月4日,黃金博物園區正式開園,但所有土地與房舍所有權,仍是分屬於臺灣電力公司與臺灣糖業公司,由黃金博物館每年編列預算租賃使用。

刻有「中央銀行」符號的大金磚。(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官方臉書提供)

仔細觀察,你會在這塊重達220.3公斤的大金磚上,發現「中央銀行」的標誌──這塊大金磚並不是黃金博物館所擁有的典藏品,它屬於中華民國中央銀行,也是全臺人民的共有財!它由黃金博物館每年與中央銀行簽訂合約借用,再公開展示供民眾參觀及觸碰拍照留念。

為維護大金磚的安全,除了安排設制保全相關設備及人力外,它也由新北市政府警察局瑞芳分局共同派警駐守。大金磚的所在地黃金館,除了每年定期辦理消防安全檢查外,更是會每年規劃特展品防災演練,讓博物館全體員工實地親身演練,當地震及火災複合式災害發生時,該如何維持遊客參觀的安全,並同步保護珍貴展品與財物的應對方式。
……【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