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0-12-01意外搭上基因編輯這條大船─凌嘉鴻專訪 612 期

Author 作者 羅億庭/本刊編輯。
你會用什麼形容詞去形容一位科學家呢?是權威、嚴肅、專業或一絲不苟?

對曾經在今(2020)年諾貝爾獎化學獎獲獎人道納(Jennifer Doudna)實驗室做過博士後研究的凌嘉鴻來說,他會用「親切」去形容道納。回憶起在美國加州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做研究的時光,凌嘉鴻說道:「她待人非常親切,也從不會用權威的方式管理實驗室。」

初遇道納:相識於一場演講

當年,一場內容為「蛋白質-RNA結構生物學」的演講上,正在找尋博士後研究單位的凌嘉鴻初遇道納,並被那些蛋白質和RNA結構給深深吸引。他也開玩笑的說道:「我猜我那時候能進她實驗室,應該是因為基因編輯還沒有爆紅,我剛好擠了進去!」

由於本身並不具備結構生物學相關背景,凌嘉鴻也坦言當初很擔心自已無法進入道納實驗室,直到開始博士後研究生活,他才發現道納實驗室的另一個獨特之處──實驗室中充滿各種領域的人。對此,他笑著說:「道納應該就是喜歡蒐集不同研究領域的人才吧!」

充滿高低起伏的研究生活,開始了

而回想起在美國的實驗室生活,凌嘉鴻給了一個很具象化的形容:每天都像在坐雲霄飛車。

時間回到2012年,在凌嘉鴻正式進入道納實驗室的前一個月,科學界剛被投入一顆震撼彈──以CRISPR-Cas9作為基因編輯工具的研究論文,正式發表於《科學》(Science)期刊上。「那時候整個實驗室都徹底被翻過來了!」對剛加入實驗室的凌嘉鴻來說,要開始嘗試既新且完全不熟悉的基因編輯,真的壓力山大。他表示當時的競爭對手相當多,不僅要比誰做研究做得快,就連論文的發表都必須要搶快,似乎沒有一刻能真正放鬆。


凌嘉鴻說明,CRISPR-Cas9的研究進展得相當快,當時他甚至有些新想法才剛起步,但過幾個禮拜就會看到類似的研究論文被發表。說起那時的壓力源,他嚴肅了不少,「很多聰明的人全部跳進來做CRISPR-Cas9,那你真的有比人家更聰明嗎?那時候常常有這種想法。」……【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