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0-12-01C型肝炎病毒:第一個可以治癒的人類慢性病毒感染 612 期

Author 作者 陳培哲/現為臺灣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曾為臺灣大學醫院肝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興趣為分子肝炎病毒學、肝細胞癌的遺傳和基因組研究。
自從發現ABO血型之後,輸血就成為臨床治療上的一個重要方式。不過在大量運用輸血治療之後,醫學界很快地就發現輸血後的患者約有三分之一會出現肝炎症狀,例如黃疸及肝發炎指數升高等。而致病病源即使經由過濾處理,仍然存在於待輸血的血液中;因此在1950年代,科學家就知道輸血後的肝炎是病毒引起的,並隨即投入大量研究。

從輸血後肝炎到非A非B型肝炎

首先是在1960~1970年代,來自美國的科學家布倫伯格(Baruch Blumberg),發現了B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布倫伯格因此進行了臨床試驗,篩檢並排除B型肝炎的捐血人,經過這種處理方式,輸血後肝炎的發生率從30%下降到10%,證實了B型肝炎病毒是造成患者出現「輸血後肝炎症狀」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

但是為什麼還有10%的輸血後肝炎症狀存在呢?這些輸血後肝炎是不是也由病毒引起?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的病毒學家阿爾特(Harvey Alter)的研究就是從此開始。阿爾特從1970年代開始在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臨床研究病房中,有系統地研究輸血後肝炎,他收集接受輸血患者的系列血液檢體,包含輸血前的血液檢體以及輸血後定期抽血檢查的檢體,發現在排除B型肝炎的情況下,確實有5~10%的病人在輸血後仍然會得到肝炎。

他更進一步把輸血後肝炎患者的血液,過濾後再注射到黑猩猩身體中,發現過濾後的患者血液也會使黑猩猩罹患肝炎。經過此動物實驗,阿爾特證明了剩下的這10%輸血後肝炎也是由病毒所引起,但既不是B型肝炎也不是A型肝炎,因此當時只好稱為非A非B型肝炎(non-A non-B hepatitis)。

此外,阿爾特也追蹤輸血後非A非B型肝炎的患者後續病況。他發現輸血後非A非B型肝炎的患者大部分都會轉變慢性肝炎,長期下來輸血後非A非B型肝炎將演變成肝硬化或是肝癌。他了解這是一個重要的疾病,所以大力推動以新的科學方法去尋找非A非B型肝炎病毒真正的身分。因此在1980年代,有很多病毒學者或是分子生物學家,積極投身此領域,而他們所用的材料(輸血後非A非B型肝炎病人血液,或接受這些血液感染的黑猩猩血液),主要都是由阿爾特所提供。


他收集了大量的輸血後非A非B型肝炎病人的系列血清,一旦有學者聲稱他們找到了非A非B型肝炎病毒的核酸、抗原或是抗體,阿爾特便會提供這一批血清檢體套組,來測試這些學者所提出來的檢驗方法,是否可以破解這一組輸血後非A非B型肝炎病人檢體的資料庫。雖然直到1990年代都沒有學者能成功,但也減少了很多冤枉路。

 

為什麼在篩檢並排除患有B型肝炎的捐血人後,還有10%的輸血後肝炎症狀存在呢?輸血後肝炎是不是由其他的病毒引起?(123RF)

從非A非B型肝炎到C型肝炎

這個窘境,到了1989年終於有重大的突破。

就是由英國生物化學家霍頓(Michael Houghton)在開榮生物科技公司(Chiron Corporation)所領導的團隊,以輸血後非A非B型肝炎黑猩猩血漿為材料的研究。在此黑猩猩的血漿中應該有非A非B型肝炎病毒的基因體(genome),霍頓運用了分子生物學技術,將血漿中所有的核酸(nucleic acids)片段,以重組蛋白(recombinant protein)的方式表現在大腸桿菌中。他們假設在這大量繁殖的大腸桿菌菌落(colony)裡,可能會有少數的大腸桿菌基因體內,帶有非A非B型肝炎病毒的基因體片段。但又該怎麼把這些成分篩選出來?……【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