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欄
文章專區
2020-12-01物質由何組成?從原子光譜到原子結構
612 期
Author 作者
蔡坤憲/交通大學電子物理所碩士。目前旅居紐西蘭,擔任高中物理老師。熱愛劍道與科普文章的翻譯與寫作。
原子這個字源自希臘文「atomos」,是「不可再分割」的意思。原子是建構這個世界的「最後一塊磚」,這個想法最早可追朔至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Democritus)。2000多年之後,英國的化學家道耳吞(John Dalton)透過觀察化學反應,歸納出定比定律與倍比定律,由此成為原子存在的間接證據。然而,原子的面貌究竟為何?這個問題就像一個複雜難解的拼圖遊戲,透過許多科學家多年的接力鑽研,才逐漸變得清晰起來。
原子的結構模型
最初,在道耳吞的心目中,原子就像「金屬製的硬球」一樣,是堅硬而不可再分割的粒子,所有的物體都是由原子所組成,而原子不可被摧毀或創造。元素是由單一種類(形狀、大小)的原子所組成,而化學變化則是原子之間的重新排列組合。
然而,發現電子的湯姆生(Joseph John omson)算是第一位「分割原子」的人,因為他從原子身上發現了一個更小的粒子,也就是電子。由此,他提出了「葡萄乾-布丁模型(plum pudding model)」,認為帶負電的電子就如同葡萄乾,可以從帶有正電的布丁裡挑揀出來。而他的學生拉塞福(Ernest Rutherford)不僅認同這個理論,更設計了「金箔實驗(Geiger-Marsden experiment)」加以驗證。讓人意外的是,從拉塞福的實驗結果顯示,原子其實長得不像是葡萄乾-布丁,而比較像「太陽系」,有個帶正電且質量很大的原子核在中心,就像太陽一樣,而帶負電的電子則類似行星繞著原子核旋轉。
拉塞福的「行星繞日模型(Rutherford model)」雖然讓我們更進一步了解原子的結構,然而根據當時已知的電磁學理論,繞著原子核旋轉的電子會因為圓周運動的向心加速度,使原子輻射出電磁波(電磁能)而失去能量,最終墜毀到原子核裡。這個「穩定性」的問題,正是拉塞福的行星繞日模型所無法回答的難題(圖一)。
圖一:拉塞福提出的行星繞日模型,雖然能讓我們更進一步了解原子的結構,但由於電子會輻射出電磁波,而墜毀到原子核中,導致難以完整說明原子的真實結構。
這個難題稍後由波耳(Niels Bohr)的氫原子模型得到解決。但是在進入氫原子模型之前,我們需要先介紹另一個看似不相關的領域:光譜學。
用以辨識化學元素的指紋
以氣體放電管的光譜線來鑑定化學元素,是光化學與光物理跨領域結合後所發展出來的研究方法。這個方法源自於一個古老的定性分析方法:焰色實驗。從中國南北朝時期的煉丹術,一直到18世紀歐洲的冶金與機械工業等,都是藉由這個方法來判別物體內的礦物組成。
19世紀初期,德國的造鏡高手夫朗和斐(Joseph von Fraunhofer),磨製了一個大型的三稜鏡,並重複牛頓的色散實驗,但他卻驚奇地發現,經過稜鏡色散之後的彩虹(光譜)竟存在有許多條暗線(後稱夫朗和斐線)。1814年,他又利用多狹縫的光柵發明了光譜儀,用於分析和測量光譜線的波長,由此開啟了光譜學的研究。
在19世紀中葉,熱衷於焰色實驗的德國化學家本生(Robert Bunsen)改良了法拉第(Michael Faraday)發明的汽燈,也就是我們現在理化實驗課中常見的本生燈。本生燈可讓煤氣燃燒至2000°C以上的高溫,產生幾乎無色的火焰,讓鹽類燃燒所顯示的焰色更為精準。……【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