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0-11-01萊豬行不行?問題出在清楚標示! 611 期

Author 作者 廖英凱。曾柏諺。
今(2020)年8月,政府宣布將於明(2021)年1月起開放含有瘦肉精萊克多巴胺(ractopamine)的美國豬肉進口,隨即讓已爭論10來年的瘦肉精議題再度延燒。

反對者主張,萊克多巴胺屬於乙型受體素(-agonists)類藥物,會刺激交感神經上的乙型受體,在醫療上固然可用於舒張血管與支氣管的平滑肌,治療氣喘、支氣管炎,或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但當藥物使用過量時,也會導致心悸、心律不整、肌肉顫抖、噁心、頭暈及血壓上升等副作用,因而存在食品安全問題。

有鑑於此,《科學月刊》專訪臺灣大學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專精內科學、腎臟醫學、新陳代謝症候群與毒物學的姜至剛教授,試圖以醫學觀點探討萊克多巴胺豬肉的風險評估,回應大眾對於食品安全的疑慮,並針對政府在法規與行政作為上提出建議。

飲食文化進化論:從吃飽到吃健康

「原始人看到野豬想要吃牠,茹毛飲血裡面有寄生蟲,包含鉤蟲和絛蟲,你覺得可以接受嗎?」

「吃完剩下半頭豬要丟嗎?沒有,經過醃漬、煙燻,豬肉會產生硝酸鹽、多環芳香烴,後者還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歸類為1A級致癌物,但在那個環境下不會考慮這個問題。」

談及食安風險,姜至剛說起「飲食文化進化論」,核心概念是飲食文化發展的不同階段,大家在意的事項也不一樣。最初大家只在乎關係到生存與否的「吃飽」,至於其中食物新鮮度、處理手法、保存方式及有無寄生蟲等問題都不介意。而今在相對豐足的臺灣,人們在意代謝問題,出現飲食均衡及控制熱量的概念。亦即飲食從吃飽、吃好、吃巧到吃健康,是一系列的進化路線。

沒有不毒的物質 重點在於劑量

至於要怎麼樣吃才能吃得健康?姜至剛直言要理解自己的食品安全,需要具備毒理分析的基礎概念。

一如毒理學之父帕拉塞爾蘇斯(Paracelsus)的格言:「所有物質都有毒性,但劑量決定毒性高低。(All things are poison, and nothing is without poison; the dosage alone makes it so a thing is not a poison.)」


話說到此,姜至剛順手拿起了桌上的咖啡,邊喝了一口邊說,咖啡中至少有625種非營養物質,其中更含有2B類致癌物──呋喃(furan),但呋喃卻又是咖啡重要的風味所在。姜至剛曾經計算過,一天要喝183杯咖啡,呋喃攝取量才會超標,並笑道:「是傻了嗎?喝183杯就水中毒了。」就連人體含量高達七成、每日必須飲用才能維持健康的水,若是短時間大量飲用,也會造成電解質濃度過低,引起毒害,甚至造成死亡。

他又以過去曾發生的「綠薯條」事件為例。薯條上的綠色物質是馬鈴薯發芽產生的葉綠素和龍葵鹼,龍葵鹼是馬鈴薯保護自己不被蟲吃的「天然」化學防禦機制,也是一種神經毒素。以馬鈴薯中龍葵鹼平均濃度換算,一位體重60公斤的成年人,至少要吃60公克綠薯條(約一整包小薯的份量),攝取的龍葵鹼才會達到「無可見有害作用程度(no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 NOAEL)」的劑量。……【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