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分類 -

文章專區

2014-07-01科傳將有協會了!一個跨域協力社群的形成 535 期

Author 作者 莫季雍/任教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學系。
科月在今年的三月,以「臺灣的科學傳播:現在和未來」為專題,邀集了好幾位目前參與科技部科普案的各大學老師,難得地討論了一番科學傳播在臺灣的起步與作法。說難得,真是因為幾年來科普案悶著頭做,沒有大聲宣傳投書,也不曾高調倡言主張。七年間,根紮了、竿立了,影子也看到了,計畫也快要結束了。一定要感謝科月的是,它讓科學傳播在做什麼,有更多的人有機會知道。

計畫有多少人知道不是重點,倒是這計畫所產出的科學影片和節目,很多人是看到的,舉凡《蝴蝶的異想世界》、《史溫候福爾摩沙哺乳動物紀行》、《飛鼠部落》、《科學小原子》、《流言追追追》、《百萬小學堂》等,這些影片和節目不在一個頻道播出,但總加起來的收視率,卻能超越著名的境外頻道。臺灣的觀眾對科學影片節目不是不會看,也不是沒興趣,是商業化的電視忽略了這樣的需求

三月間,科普發展計畫跟往年一樣舉辦了研討會,會中與會者倡議成立科學傳播協會,獲得學界、產業界和政府部門的熱烈響應,也順勢召開了籌備會議,此刻正向主管機關申請中。

這是新的一步,有它多重的意義。其一,世界各國都在努力為普及國民科學知識,提昇國民科學素養努力,如英國以皇家科學會領軍,英國廣播公司和Channel 5戮力製播科學影片;美國以國家科學基金會帶領,完整規劃非制式科學教育計畫,國家地理頻道、探索頻道、公廣的NOVA 多年來供應國際其卓著的科學節目;歐盟委員會聚集各國力量為歐洲各國的科學研發發聲;日本政府、學界與NHK電視台等制定明確科學傳播政策;中國更訂有《科普法》,由中國科協在全中國大陸建立完整的科普教育體系;更不用說加拿大、澳洲等國的努力,以及許多其他國家的跟進。這告訴我們科學傳播需要政府明確、長期的政策,帶動有熱忱與社會大眾分享、溝通的科學家,以及有理想、有扎實製作能力的傳播機構合作,來開啟與維持這種動能。

這一點,我們開始了,沒落後太多,但總得擔心接下來呢?在一片追求小確幸、表面績效、頭痛醫頭的今天,教育都要十年樹木,培養國民科學素養豈能眼光短淺,只講近利。以協會之力,為臺灣的科傳擘劃,為政策進言,是這個協會的首要工作。

再來,多年來有許多默默耕耘的學者、業者,秉持著他們對提昇社會大眾科學知識的使命感,做了很多,但熱忱之餘,總是缺乏足夠資源的回應,再怎麼說,永遠比不過娛樂的叫好叫座。2007年,國科會開始投入臺灣科普傳播事業催生計畫,八年來,號召了許多學者、業界的加入,建立了資訊與娛樂並重的吸引力觀念,產出相當多的本土科普影片和節目,甚至有國際合作的影片於外國播出。計畫為求長遠發展而舉辦的影音訓練班、漫畫班,於十餘所大學開設的科學傳播系列課程,帶領了許多學子認識了自己本科學能之外,還要能與社會溝通的觀念。

當學者、傳播業者與學生都覺得這麼有社會意義的事,一定要繼續做、努力做的時候,以前靠一年一次的研討會團聚各方有志之士的對話平台,以後會有一個協會來「協力」各種觀念、興趣與作法。科學傳播在臺灣的未來應該不是政府有經費就做做、沒有就算,經驗能力無法累積,主題與作法有一搭沒一搭的零散作為,體系化的努力將是這個協會的另個重點。

臺灣以協會之名的組織不知凡幾,協會可以是一群人志願性的組合以完成某個目的,也是基於共同興趣、目標和專業的一群相互連結的人的聚合。作為一個科學傳播的社會團體,應該是以科學傳播的學術和實務發展為中心,透過製播、推廣、教育訓練、展演、競賽、研究、發行、影音素材與人才的資料庫建置、國際交流合作等多元途徑,以民間的社群力量,輔佐和參與政府的科學傳播政策。畢竟單賴政府是不夠的,民間有充分能力,兩者集結在一起更有利發揮。是以,協會不該是政府的外圍組織,應該扮演民間、專業的角色,成為與政府共謀國民科學素養提昇的對話團體。


從發起人的名單看出來,除來自北中南東各地,還包括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傳播、教育、傳播業界與媒體,以及政府部門的人士。重要的是大家對科學傳播這個志業有共同興趣,願意支持這個推動本土科學傳播事業發展的組織,這正反映著這個領域多年來已跨越學術與實務、結合自然科學與傳播學界,從科學教育拓展成科學傳播的努力。多元的組成成份適足反映科學傳播這個領域的「合作」特質,切不可掉入常見的孰輕孰重的爭論或某方把持的境地,這是特別重要的一個課題。

科技的時代,現代的國民生活,無一處不與科學和科技的研發有關,國民的科學知識成為面對生活問題、創造更佳生活條件之必需,對知識的愛好一定是國家國際競爭力的基礎。民主社會要求全民理性的參政,更需要以科學的方法和精神為本,思考和判斷各種公共議題,絕不可濫情、盲從,我們已經看到太多這樣的弊病。

科學不是象牙塔裡的產物,當攸關全體人民生活、生命與生存的科學知識,能讓所有國民普遍而平等地取得時,不僅落實國家對人民知識權的維護,更將因所建立的全民科學素養,促使國家科學研究更形蓬勃,科技發展獲得國民更多的支持。

這是我們不能不做的事,更是今天不做,以後一定會後悔的事。在科學傳播協會成立之際,我們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