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8-09-01幾可亂真的影像處理技術  普丁也能裝成歐巴馬 441 期

Author 作者 編輯部
【本刊訊】「眼見為憑」這項描述似乎已不再適合目前資訊軟體快速更迭的世代了。一款新的電腦程式於今(2018)年計算機圖形專業組年度會議(SIGGRAPH)上發布,據了解能隨意控制螢幕上的人臉,讓它在不同的畫面上展現出不同的表情狀態。與過去的電影編輯軟體不同,這套演算法可任意篡改螢幕上人物的面部表情,甚至還能調整頭部、眼球移動、身軀的姿勢及背景等細節,以假亂真。
 
研究團隊在會上展示了這款演算法的運作過程。首先,逐幀掃描影片中的畫面,並追蹤人臉的66個部位,沿著眼睛、鼻子及嘴巴,找出人臉的特徵、表情、頭部的移動與眼神的視線。舉例來說,團隊使用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及俄羅斯總統普丁的臉部進行後製,為了讓普丁模仿歐巴馬的行為特徵並改變普丁的形象,研究人員將每一幀畫面上歐巴馬的頭部姿勢、面部表情與眼睛視線,套用至普丁身上。更有趣的是,該演算法甚至還可調整畫面的陰影,藉由改變普丁的頭髮或是肩膀高度,以配合新的頭部姿勢。最後畫面呈現出普丁確切地模仿了歐巴馬的各種動作與表情特徵。不過這套系統也有極限,它只能編輯固定攝影機拍攝的影片,如果影片中的人物偏離原始位置太多也會無法編輯。也就是說,如果普丁總統對著鏡頭轉身,演算法會因為不知道普丁頭部的背面長什麼樣子而無法處理。
 
另外,為理解透過演算法製作的影片是否真的幾可亂真,團隊找來了135名志願者進行測試,各給他們觀看5秒鐘的真實影片與偽造影片,並讓受試者回報影片感覺是否真實。結果發現,偽造影片成功欺騙了50%的受試者,但另外有20%的受試者始終認定真實的影片片段是造假的。研究人員指出,這很可能是因為受試者在測試前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所以在實驗的當下警戒心較強,也就比較容易找出有問題的影片。
 
研發人員表示,這套演算法相當逼真,主要用於製作配音的電影上,使畫面中演員的嘴唇講話動作與配音相互結合,甚至可利用過往的電影片段,重新詮釋那些已辭世演員的電影演出。但這套系統也有可能被有心人利用拿來製作假影片,並藉由網路散佈到各處並製造恐慌,使得未來可能會導致人們在網路觀看影片時,會特別留意影片的真實性。然而,閱聽眾也能藉此學習如何判別影片的真偽,或許對於資訊的過濾還是有幫助的。
 
新聞來源
H. Kim et al. Deep video portrait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on Computer Graphics and Interactive Techniques (SIGGRAPH),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