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0-09-15跨領域神經科學研討會推手 陳志成專訪 465 期

Author 作者 李依庭/本刊主編。趙軒翎/本刊副總編輯。
人體中貫穿各處的神經系統,是我們身體的指揮,它讓我們能感知這個世界,將接收到的訊息傳遞到大腦整合,做出適當的反應;或是在遇到危險或壓力時,也能在意識控制之外自動調整身體狀態來因應。神經管轄的範圍太大,也讓神經科學領域百花齊放。

「如果能將這些相關的人匯聚起來,共同參與一個神經科學研討會,是不是可以激盪出更多不一樣的火花?」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的研究員陳志成博士,一個起心動念,讓他開啟了本身基礎神經科學研究工作外,一個充滿重重挑戰的支線任務。在他的熱情感召下,第一屆跨領域神經科學國際研討會(TSfN 2020)由16個相關學會組成聯盟,即將在今(2020)年九月於中研院大會師。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陳志成,匯集16個學會舉辦第一屆跨領域神經科學國際研討會TSfN 2020。(李依庭攝影)

 

天馬行空的跨領域合作

開啟陳志成籌備跨領域聯盟的契機,來自十年前一個意外的合作。

致力於痠痛、疼痛感覺神經研究的陳志成,因緣際會接待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機械系、研究生物力學的學者勒杜克(Philip LeDuc)。「一開始感覺像是雞同鴨講,」陳志成笑說兩人聊起彼此的研究,明顯感受到領域差異。他的研究是看痛覺神經如何接收外力的刺激,然而對方則是運用機械力去影響細胞骨架,看似不相干的兩個研究卻不經意找到合作模式。陳志成說當時感覺神經研究,沒有適當的方法可以機械力刺激單一痛覺神經(特別是神經纖維末梢),並量測其電生理反應。機械系則有能力可以設計相關研究器材,勒杜克的學生鄭兆珉(現任清華大學教授)因此決定留下來協助設計,最終試出以彈性介質的形變來刺激神經纖維。

這次的合作令陳志成印象深刻,跨領域合作並不容易,需要不斷溝通、打破彼此的思維,才有機會創新。「儘管困難,但在研究的道路上跨領域的合作是重要的。」

拋磚引玉獲得各界好評

其實學術界並不是完全沒有跨領域的研討會,生物醫學聯合學術年會是生醫界最大規模的集會,相關領域的老師與學生多會參加。陳志成坦言,「長久以來,在生醫年會中我想找與神經科學相關的論文海報總是很困難,要花很多力氣,因為分散在很多領域中,可能是在生理或解剖學門,為什麼神經科學領域的研究成果沒辦法集中、整合?」不禁讓他開始思考,自己能為神經科學領域做些什麼?

去年,陳志成在臺灣基礎神經科學學會(Taiwan Neuroscience Society,TNS)被推舉為理事長,正好有機會來做新的嘗試。

他開始尋找身邊的學生與同事,詢問不同學會合辦跨領域研討會的意願。首先就跟臺灣神經腫瘤學學會和臺灣神經外科醫學會牽上線,「後來才知道做臨床研究的人其實很想跟基礎研究的人合作,只是不容易找到對口。」得到正面回應的陳志成,也正式在TNS理監事會提案,獲得大家一致贊成,更激盪出各種想法。「真的超乎我的預期,越來越多人將此發想散播出去。」陸續有學會加入或退出,最終第一屆跨領域神經科學研討會由16個學會所組成。

整合各學會成立聯盟

若要說神經科學領域的大型集會,該領域的人會想到美國神經科學協會(Society for Neuroscience,SfN)的年會。「許多志同道合的研究者在臺灣都聽過對方的名字,但反而是在美國的SfN才認識。」陳志成說,這正是因為臺灣缺乏交流平台。參與成員決定將此研討會稱作臺灣的SfN,也就是TSfN,同時把整合起來的組織定名臺灣神經科學聯盟(Taiwan Neuroscience Alliance)。在共識會議上,陳志成也提到了主要目標:「讓研究人員、醫生、學生或業界人士有機會接觸到神經科學領域的最新發展、了解臺灣神經科學研究的現況、促進跨領域合作的機會或促成產學合作的推動。」

不過,陳志成也坦言當參與的人變多, 相對的整合更困難。為了研討會的籌備能順利進行,聯盟中的五個學會各推派代表,成立推動委員會,一邊逐步整合、建立跨領域平台,一邊從無到有策畫研討會。「跨領域的合作其實很有意思,像TSfN的logo(大會標誌)就很有創意,」陳志成展示著剛定案的大會logo,其中運用大腦代表認知科學、DNA 意味著基礎研究、針筒代表臨床,而及閘(AND gate)則代表工程,將元素結合在一起象徵著跨領域的目標。

不一樣的研討會形式

研討會的呈現形式很別出心裁。除了邀請國內外重量級講者分享最新研究,也希望每一個來參加的老師、學生都能實質參與和互動,因此安排了微主題演講(nanosymposium)和三分鐘短講(oral blitz)兩個特別的進行模式。

微主題演講,顧名思義就是偌大研討會中的一個小主題式演講。為了避免設立主題後,大家又只參加自己領域的演講,陳志成訂定了一個「2+2+2」的概念,強制每個主題至少有兩個學會參加,串起兩個主題,並各包含兩個以上的演講。希望來參加的各學會保有當初參與的初衷,進行更多的跨領域交流。


而提到三分鐘短講,就不得不談2017年陳志成參加TNS與臺灣生物精神醫學暨神經精神藥理學會(TSBPN)共同舉辦的跨領域研討會。當時就設計了三分鐘短講,希望講者簡述自己的研究,講不清楚的部分就留給有興趣的人自己到海報前詢問、討論。這樣的設計打破以往海報區屬於學生、演講屬於老師的藩籬,讓學生能嘗試演講,也讓參與者更容易找到自己有興趣的主題,增加互動的效果。

永不熄滅的傳承火苗

由16個學會組成的研討會規模浩大,讓陳志成原先希望研討會能兩年舉辦一次。不過,卻在緊鑼密鼓籌辦第一屆時,聽到很多人希望能夠年年舉辦,「是我一手催生了TSfN,所以我真的希望這個研討會能夠永續舉辦下去,因為我覺得很難得大家有志一同、有如此高昂的興致,蠻期待它能夠成為神經科學在臨床、學術上互動的平台。」

另外,TSfN也意外得到日本神經科學學會的支持,更提出希望未來能合作,拓展雙方的交流。

「其實臺灣神經科學研究能量是非常好的,只是研究火花沒有被激發起來。」從基礎到臨床,從分子、細胞、發育到系統、認知與疾病,他寄望透過研討會串起橋樑。

「以前我做基礎研究,可能會一昧地把問題鑽研很深,但是那些問題在臨床上卻搔不到癢處,做基礎研究有時候在問很生物性的問題時,做臨床的人卻不知道這跟他們有什麼關聯;反過來臨床也是,他們問的問題在臨床很重要,但做出來的研究成果卻很粗淺。如果能夠相互整合,1+1的效果絕對會大於2。」透過交流看到盲點、找出問題的癥結,再相互截長補短。陳志成相信,未來臺灣的神經科學領域能結出更多、更甜美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