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8-10-01唐獎生技醫藥獎得主來臺演講 分享酪胺酸的研究與應用 442 期

Author 作者 李依庭/《科學月刊》主編。
唐獎(Tang Prize),是由臺灣企業家尹衍樑欲效法諾貝爾獎於2014年首度設立,而主要頒發的獎項有4項,分別為「生技醫藥」、「永續發展」、「漢學」與「法治」,並於2年舉行1次。
 
今(2018)年,第三屆唐獎也如期公布4獎項得主,在生技醫藥部分由杭特(Anthony Rex Hunter)、德魯克爾(Brian J. Druker)與曼德森(John Mendelsohn)共同獲獎;永續發展由漢森(James E. Hansen)與拉馬納森(Veerabhadran Ramanathan)共同獲得;漢學由宇文所安(Stephen Owen)和斯波義信(Yoshinobu Shiba)共同獲得;而法治獎則由拉茲(Joseph Raz)獲得此項殊榮。
 
除了頒獎典禮的舉行外,依照往年會由主辦單位邀請得獎的學者來臺進行演講與多場論壇交流,今年也不例外。唐獎教育基金會於上(9)月22日於臺北福華文教會館舉辦4場唐獎得獎人演講,除了有學者到場聆聽演講外,也吸引眾多專業人士參加。
 
在生技醫藥部分,今年獲獎的3位學者其主要貢獻在於酪胺酸(tyrosine)上的研究,杭特不只是發現酪胺酸的磷酸化,更發現酪胺酸激酶為致癌基因;而德魯克爾及曼德森則進一步利用能抑制磷酸化酪胺酸的抗體阻斷體內癌細胞增生,研發出小分子抑制劑進行標靶治療,並成功地應用在臨床上。
 
杭特,為第一個發現酪胺酸磷酸化的科學家,1979年,杭特在美國索爾克研究所(Salk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Studies)研究多瘤病毒(polyomavirus),並試圖了解為什麼人類會得癌症,經過多年的研究,他發現酪胺酸的磷酸化會導致癌症的發生。不僅如此,2001年的人類基因組計劃,也大大影響杭特的研究,在此項計畫中於人體身上找到了478種蛋白質激酶﹝註一﹞,而在酪胺酸激酶(tyrosine kinase)則發現有90種,這也進一步讓他發現酪胺酸激酶(tyrosine kinase)為致癌基因。後來的研究更顯示,人體內許多的酪胺酸激酶都與癌症形成有關。除此之外,他也嘗試找出酪胺酸激酶抑制劑,希望能有效治療癌症。杭特表示,在現今所發現的45種蛋白質激酶抑制劑中,有32種為酪胺酸激酶的抑制劑。
 
而德魯克爾及曼德森則是依循著杭特在基礎研究上的發現,進一步將酪胺酸激酶抑制劑研發成各種藥物。德魯克爾以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CML)為例,團隊發現編號STI571的分子能與ATP競爭,成功阻斷酪胺酸激酶的活性,進而抑制CML,後來經過開發與臨床試驗後,成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標靶藥物──伊馬替尼(Imatinib),此藥物也是美國FDA第一個核准的小分子抑制劑藥物。
 
在演講中,德魯克爾表示,現今,此藥物已治療許多CML的患者,並透過長年持續的追蹤,發現這些痊癒後的患者因CML而死亡的機率為0。儘管有17%的病患在使用此藥物後會有抗藥性或酪胺酸激酶突變的形況發生,但透過不斷的研究,現在已有4種不同的抑制劑能交互使用,是主要治療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一大利器。
 
而曼德森也透過酪胺酸脢的抑制劑單株抗體C225,發現能有效抑制細胞中磷酸化的酪胺酸,進一步阻斷下游分子的活化,降低癌細胞的增生。經過20年的細胞試驗與臨床研究後,此單株抗體西妥昔(Cetuximab)已發展成抗癌藥物爾必得舒(Erbitux),主要應用在轉移型結腸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和頭頸癌(head and neck cancer)中。
 
在演講的最後,杭特和代表曼德森出席、任職於安德森癌症中心(University of Texas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UT MDA)的洪明奇也表示,研究與藥物開發是一條漫漫長路,杭特更以治療慢性骨髓性白血病藥物為例,科學家透過研究,逐步釐清疾病的發生後,開始進行藥物的開發與臨床研究,這當中得經過數十年的時間才得以讓藥物上市並提供給人們進行治療。
 
[註一]現今已發現的數量增加為535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