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0-09-01讓埋藏地下的古代生物重見天日─古生物學家蔡政修專訪 609 期

Author 作者 曾文宣/畢業於臺灣師範大學生態演化研究所,熱衷於分享演化學、兩棲爬行動物學及古生物學的大小知識。現為科普作家及生態營隊講師。
化石是生於現代的人們窺探古代生物的媒介之一。在臺灣這塊島嶼上,其實也蘊含了許多不為大眾所知的古生物故事。而主持臺大生科系古生物實驗室的蔡政修老師,是臺灣少見的古生物學家。他從最初對於古生物的熱情,一步步走向專業的研究與訓練,即使面對各種困難,也試圖向世人訴說我們腳下的那些塵封故事。

筆直狹長的臺灣大學生命科學館長廊,米白色典雅的地磚向後蔓開,反射出兩旁色彩斑駁的景色。在508室門前恰巧碰上了要進實驗室的研究生,當門開啟後,映入眼簾的是兩隻骨架,頭骨則置於骨架一旁,定睛一看,原來是兩頭體型中小型的熊。這兩頭熊就伏在一張長方形的大木桌上,木桌後方有兩排錯開的書櫃,中間留下了一條小小的走道,蔡政修老師的辦公桌就在裡頭。走道旁倚著一具複製的人類骨架,書櫃上方懸掛的是一頭露脊鼠海豚骨架,修長流線的脊椎在空中劃開,甚是美麗。實驗室四周,盡是高聳的深色木紋書櫃,裡頭有著各式各樣的頭骨、古生物復原模型、雕塑品,還有數不清的教科書、雜誌及期刊論文。
 

蔡政修的身旁為部分化石清修工具及照片,而右上方的照片為2015年時蔡政修和福代斯(Ewan Fordyce)一起命名新鯨魚物種:烏瑪鯨(Horopeta umarere)。這個新物種能提供我們理解藍鯨這一類超大型鯨魚的早期演化歷史資訊。

失蹤的早坂犀

在與大家親切地打招呼後,前一天人還在臺南奔波的古生物學家、臺大生科系助理教授蔡政修,就從近幾個月開始緊鑼密鼓調查的標本開始談起。他這次追蹤的對象,不是老本行的古鯨豚,而是在臺灣相當有名氣的古生物:中國犀早坂氏亞種(Rhinoceros sinensis hayasakai,以下簡稱早坂犀)。

位於臺南的左鎮動物群,是臺灣出土更新世化石的大本營之一,早在日治時期的1930年代,菜寮溪流域一帶就是採集化石的一大聖地,鹿角、象牙及牛骨等大型哺乳動物化石陸續在此出土。最具代表性的化石,便是1970年代由臺灣省立博物館(今國立臺灣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博館)組成的挖掘團隊,一步步湊齊相當完整的犀牛全身化石。這些化石最後於1984年發表,早坂犀的大名也正式在國際間亮相。

但奇怪的是,1984年的這一篇文獻,竟然沒有指定早坂犀的正模式標本(holotype),臺博館也遍尋不著早坂犀的化石下落。在分類學上,正模式標本是承載學名,具有該學名所擁有的代表性特徵,可供他人比對進行物種鑑定的「唯一」標本。換言之,同一個物種可能有幾百件標本,但只有當初發表時給予學名的那一件正模式標本,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這下可真頭大了,如果早坂犀沒有正模式標本,這個名字究竟指的是誰?這個名字還能繼續存在嗎?……【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