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分類 -

文章專區

2015-03-01蟋蟀好聲音 543 期

Author 作者 許家偉/輔仁大學生物系碩士、陽明大學微免所博士:曾任職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微免暨分子遺傳系、南加大(USC)分子藥理學系;現任職於生物科技公司產品研發及品管部門。
2003年,夏威夷島上變得安靜許多,因為愛唱歌的公蟋蟀「封麥」了。難道是因為唱到「燒聲」?不唱歌的公蟋蟀魅力全失,這下該如何吸引母蟋蟀的注意?那就要從1991年說起了……

從1991年開始,夏威夷可愛島(Kauai)上的野地蟋蟀(Teleogryllus oceanicus)遭受到一種從北美洲移入、稱為奧米亞棕蠅(Ormia ochracea) 的寄生蠅侵襲。這種寄生蠅,專挑那些會發出聲音訊號的蟋蟀去產卵。因為只有公蟋蟀會摩擦翅膀,發出聲響去求偶,所以奧米亞棕蠅就在公蟋蟀身上產卵;之後所孵化出來的蒼蠅幼蟲,就會將宿主的內臟吃光!這個掏空的過程只需要一個禮拜。到了2001年, 可愛島上的居民注意到,島上變得寧靜清悠許多,因為多年下來,會唧唧叫的公蟋蟀數目已嚴重銳減。

不發聲的公蟋蟀

時間來到2003年,歷經了12個年頭、20個蟋蟀世代之後,美國加州大學河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的研究人員發現,可愛島上的蟋蟀數量已經反彈,但高達96%的公蟋蟀是不會發聲的。很顯然,在可愛島上,公蟋蟀不會發出聲音是一種生存優勢,這樣就可以避免成為奧米亞棕蠅幼蟲的宿主而喪命。研究人員把這種不出聲的變異公蟋蟀品種稱為平翼(flatwing)。

兩年後(2005年),英國聖安德魯大學(University of St. Andrews)的研究人員,在可愛島以東相隔約100公里的歐胡島(Oahu)上,發現有45%的公蟋蟀也變得惦惦不出聲;但在群島最東邊的夏威夷大島(Hawaii)上,則只有2%的公蟋蟀不會發聲。由於可愛島和歐胡島兩地的居民往來頻繁(每小時都有航班),研究人員想知道到底歐胡島上的平翼品種(代號fwO),是由可愛島遷移過來,而在相同的選擇壓力(selection pressure,即寄生蠅的威脅)底下繁殖興旺?還是所謂的「趨同演化(convergent evolution)」,也就是歐胡島上的公蟋蟀,獨立演化出跟可愛島上的平翼公蟋蟀品種(代號fwK)相同的特性呢?

研究人員首先觀察蟋蟀翅膀上的脈絡(vein patterns)。他們發現,fwK公蟋蟀翅膀上的脈絡紋路,跟一般正常會發聲的公蟋蟀有很大的差別;而fwO公蟋蟀翅膀上的紋路,又跟fwK公蟋蟀的紋路不大相同。昆蟲翅膀上脈絡的遺傳徵狀,是由一個性染色體連鎖的單一基因座(X-linked single-locus)所控制。於是研究人員就對蟋蟀這個基因座區域,進行單一核苷酸多型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分析,比較這兩種蟋蟀在基因上 DNA序列的變異位置和程度。結果顯示,可愛島和歐胡島上的平翼公蟋蟀,其翅膀脈絡差異呈現是來自不同的等位基因(alleles,負責決定一種遺傳特性的遺傳基因),這就表示變異是獨立發生的。

演化大比拼

綜合起來,從外型和遺傳分析的結果都能看出,可愛島和歐胡島上的平翼變異公蟋蟀是獨立出現,並且逐漸成為兩個族群。這種由於不同的等位基因歧異,卻造就出一致的外在特徵效果,正是在短時間內發展出適應性的趨同演化的例子。……【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