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0-08-01農曆上的小字是什麼?從二十四節氣看季節與氣候 608 期

Author 作者 陳子翔/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科系學生,EASY天文地科科普團隊創辦者。
「冬至」、「春分」、「大寒」、「清明」、「小暑」及「霜降」等,相信這些詞彙大家都不陌生,它們就是節氣。一年當中有二十四節氣存在,但這些節氣對大多數人而言,不過是月曆上微不足道的小標示,既沒有慶典,也不會多放幾天假,看似與生活沒有什麼關係。事實上,201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經將二十四節氣列為人類無形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而且節氣的制定與它的用途,其實與生活息息相關!

二十四節氣的由來 原來是透過觀察天象

與地球上所有其他生物一樣,「生存」是人類的重要目標,而取得充足的食物是不可或缺的環節。不論是從採集、狩獵到農耕,都是人們獲取食物的方式。其中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必須能「掌握季節更替」,才能有好的收穫。

然而,要如何掌握季節的更替,就是一個大哉問了。筆者記得以前上課時,有位天文學的教授向大家拋出一個問題:「古人要怎麼知道春天來了?」

「老師,看到花開了就知道了呀!」一位同學回答。


於是老師反問:「那是因為春天來了所以讓花開了,還是因為花開了讓春天來了呢?」

很顯然的,是因為季節的更替使萬物有所反應,而不是生物的行為造成季節的轉變。既然如此,人們不能總是等到大自然有所反應,才知道季節的變換,永遠慢半拍而錯過了最佳的狩獵與播種等時機。


生活在現代的我們已經知道,季節的更替其實是因為地球自轉軸傾斜,而地球繞行太陽公轉時,陽光照射角度與日照長度會有每年週期性的變化。過去的人們雖然不知道這些原理,但憑著觀察力與經驗傳承,世界上各個古文明很早就知道,季節與「太陽在星空中的位置」有著緊密的關聯(圖一)。

圖一:二十四節氣對應太陽在星空上的位置

古代的中國人也注意到了這些關聯,他們知道一年當中,正午的竿影會隨著時間變化,而在夏季的某一天竿影會達到最短,接著又會一天一天變長;到了冬季的某天,竿影又會達到最長,接著又持續變短,年復一年,周而復始。而正午竿影最長與最短的這兩天,也就成了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與「冬至」,「至」是指極致的意思,以夏至為例,戰國前曾稱作「日永」與「日長至」,漢朝後才稱之為「夏至」。

此外,人們也注意到,在春秋季各有一天的日夜大致等長,並將之稱為「春分」與「秋分」。「分」有兩個意義,一是晝夜平均,第二則是分這天剛好是春秋兩季中間的節氣,平分了春季與秋季。至此,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出現的四個節氣就此定下。

其後出現立冬、立春、立夏和立秋,取四季起始之義。到了秦朝之後則確立了二十四個節氣。以兩個冬至之間的時間為基準,將這段時間平分十二等分,每個等分點稱為一個「中氣」,再於每兩個中氣之間插入一個「時節」平分,一節一氣相互排列。而二十四節氣其實就是十二個「時節」和十二個「中氣」的統稱。

為了精確的訂定節氣的時間,古代的中國利用「圭表」作為測量太陽位置的工具。……【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