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故事
- 2020年
- 608期-恐懼與鬼(8月號)
文章專區
2020-08-01解密打擾你睡眠的可怕惡夢
608 期
Author 作者
蔡宇哲/心理學博士,臺灣應用心理學會理事,也是哇賽心理學創辦人與總編輯,著有《神奇的心理學》、《哇賽!心理學》、《用心理學發現微幸福》。
「我夢到有好幾個蒙面人一直在追我,我就在一個高樓的樓梯間一直往上跑,快到頂樓時發現原來上面也有蒙面人在等著我,我只好從樓梯間往下跳,一直往下墜就醒了。」
多數人一覺醒來都會有平靜、神清氣爽的感受,但有些時候醒來反而會更累、心情低落,一問之下常會是做了惡夢。睡眠與夢這兩者經常焦不離孟地伴隨出現,究竟為什麼會做夢、又為什麼會做惡夢呢?
什麼時候會做夢?
整晚將近八小時的睡眠過程不是僅有深淺不同的變化而已,還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睡眠狀態。一種是快速動眼睡眠(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REM),顧名思義就是在此階段時,眼睛雖然閉著,但眼球會出現偶發性地快速轉動;另一種則為非快速動眼睡眠(non-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NREM),此階段相對是比較安穩、深沉的睡眠。這兩種睡眠狀態會循環出現,一個循環大約90~120分鐘,一晚有4 ~ 5次的週期變化。那這個循環性的變化跟夢有什麼關係呢?
研究者發現,如果把人從快速動眼睡眠時喚醒,回答正在做夢的比例就會很高,約有八成左右,因此這階段也被當成是「有夢的睡眠」。一個晚上若有四到五次的快速動眼睡眠,那睡一晚應該會有三到四個夢才對,可是為什麼有人會說他都沒做夢呢?
其實不是沒做夢,只是不記得罷了。一個說法是得在夢境中或結束後立刻醒來,才會比較容易記得夢境。所以如果有人很少記得有做夢,就表示他晚上睡覺時,都在快速動眼與非快速動眼睡眠這兩種狀態下切換,很少有醒覺(arousal);但若是很常記得有夢、甚至一覺多夢的話,那可能就表示在睡眠中有比較多的短暫醒覺,才會記得很多的夢。
不過這並不是夠精確的答案,實際上在非快速動眼睡眠也是會做夢的,因此把快速動眼睡眠等同於做夢的睡眠這件事並不夠精確。除此之外,有研究發現,大腦的顳頂交界區(temporoparietal junction)與內側前額葉皮質(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mPFC)受損的人,雖然睡覺時依然有快速動眼睡眠,但卻不再有夢,這個臨床報告就透露出做夢並非等同於快速動眼睡眠。2017年有研究發現,如果參與者在睡眠後大腦皮質顳葉區域有高頻腦波增強、低頻腦波減弱的現象,那麼做夢的機率就會極高,並且這與他在哪個睡眠階段無關。也就是說夢境的發生重點並不是在哪個睡眠階段,更重要的是特定腦區是否有活躍起來。
惡夢怎麼會找上我?
但做夢就做夢,為什麼會做惡夢呢?夢境目前除了被認為與記憶有關外,也被認為與情緒調節有關,惡夢的降臨可能反應了對生活中負向事件的因應與恢復。一項研究找了89位參與者,請他們每天記錄夢境。一週後讓他們觀看負面與可怕的圖片,並記錄大腦活動的情況。結果發現,那些常做惡夢的人,在觀看負面圖片時的情緒反應會較低,大腦情緒相關腦區的反應也會較低。由此看來惡夢的發生,與白天壓力與恐懼事件的因應有關。
另一項研究針對經歷痛苦離婚的女性,在追蹤一年後發現,有夢到與離婚相關情節的人,心情與憂鬱狀態的恢復都明顯較佳;那些有做夢但未夢到離婚相關情節的人,心情與憂鬱恢復程度就較差。由這些結果看來,惡夢的發生不見得是壞事,乃是在調節白天所引發的情緒。如果真是如此的話,那麼或許膽小的人看了恐怖片之後晚上會做惡夢,就是在調節恐懼情緒吧。
話又說回來,雖然這些研究顯示惡夢對於情緒調節有幫助,但並不代表惡夢越多越好,就有如古語所云「過猶不及」,惡夢太少或太多都是不好的。
如果惡夢有助於情緒調節,照理來說多次重演後應該要逐漸恢復才對,但為什麼像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的患者,會一再重複惡夢內容而無法恢復呢?……【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