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分類 -

文章專區

2020-08-01自太空落下 從長征五號B看太空殘骸墜落 608 期

Author 作者 黃楓台/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工程力學博士。專長為衛星軌道分析與太空資訊分析,目前負責太空產業推動工作。

衛星與太空船的發射過程

發射衛星或是太空船,要靠發射載具一節一節火箭的推進、脫離、再推進及再脫離,逐步加速至進入軌道所需速度,再與最後一節火箭分離後進入軌道。多節火箭的尺寸與重量,通常是第一節火箭最大,第二節次之,而後逐漸變小。
 
除非像是SpaceX的獵鷹9號(Falcon 9)第一節火箭可以回收再使用,一般來說,發射載具前幾節的火箭在發射過程中,會在燃料燃燒完畢後先行脫離墜落到預先規劃的區域,而最後一節火箭則會達到軌道運行的速度,成為另類的人造衛星或太空垃圾在太空中繞地球運行。為避免最後一節火箭變成太空垃圾,有些火箭會在與衛星分離後,再進行一次反向推進控制,使火箭速度小於入軌速度,返回地球燒毀於大氣層中。

長征五號B的火箭結構、任務與結果

長征五號是中國為了探月、載人及太空站任務所研製的最大型發射載具,運載能力可將大於22噸的衛星送入低地球軌道,也能將重達14噸的衛星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geostationary transfer orbit, GTO,〔註〕)。長征五號的外型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兩節火箭外加四個輔助推進器的長征五號發射載具,另一種則是一節火箭外加四個輔助推進器的長征五號B型發射載具。根據資料顯示,長征五號的第一節火箭高度為31.7公尺,直徑5公尺,總重182.4噸,燃料重量165.3噸,而僅有火箭的結構體也有約17噸,可說是一個龐然大物。

今(2020)年5月5日,於海南島文昌基地發射的長征五號B發射載具搭載兩項酬載,包含新一代載人太空船試驗艙及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在火箭升空約三分鐘後,四具輔助推進器分離掉入海中,並持續利用第一節火箭推進,在發射八分鐘後分離,酬載與第一節火箭本身皆進入低地球軌道。由於公開資料沒有顯示最後入軌道高度,根據5月9日的美國追蹤資料顯示,火箭正在高度152~270公里間的橢圓軌道上繞地球運行。在此高度且沒有進行額外軌道維持的情形下,由於大氣阻力的影響,火箭會在幾天內返回地球。最後該節火箭殘骸經確認在5月11日太平洋時間8點33分,掉落在非洲西岸的大西洋與象牙海岸。

與長征五號B相比,2018年墜落地球的中國天宮一號太空站,尺寸長10.4公尺,最大直徑3.35公尺,重量約8.5噸,跟長征五號第一節火箭相比算是小巫見大巫。也難怪哈佛大學-史密松天體物理學中心(Harvard-Smithsonian Center for Astrophysics)的天文學家麥克道威爾(Jonathan McDowell)表示:「長征五號第一節火箭是自1991年39噸重的禮炮七號(Salyut-7)以來,重返大氣層的最大失控物體。」

該如何處置低地球軌道的太空垃圾?

自1957年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迄今,人造的太空垃圾包括停止任務的衛星、入軌火箭、火箭與衛星等碎片已超過1萬7千個,主要分布在3萬6千公里的地球同步軌道及1000公里以下的低地球軌道。為了保護人類對於太空使用的永續性,有兩種建議各國對於任務結束的衛星的處置方式。

若是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可以將衛星送到離地球更遠的地方;而在低地球軌道的衛星,則可以讓衛星減速降低軌道高度,使衛星能在25年內落到大氣層中燃燒掉。

然而對於低地球軌道上的大型太空垃圾,因為進入大氣層後,仍有未燃燒完全的部分殘骸將會掉到地球表面,進而可能對人類產生危害,也因此每當有大型太空垃圾掉回地球時,總會引起各太空大國的注意,發布最新軌道運作的情形。


重返地球的太空垃圾可分為無控制與可控制兩類。對於無控制的太空垃圾,雖然可以透過地面雷達追蹤與數值模擬預測最後掉落位置,提前預警避免造成更大傷害,但是太空垃圾的表面積可能因滾動而不斷變化,再加上太陽活動導致大氣密度改變的不確定性,使得預測重返的地球時間會有誤差。若以飛行速度每秒7.5公里的太空殘骸為例,當預測重新進入地球大氣層時間有一分鐘的誤差,則可能造成掉落的位置出現約450公里的差距。

而對於可控制的太空垃圾,在地面的操作人員則可以規劃一個人煙罕至的區域,讓太空垃圾掉落,此地點稱為太空墳場。太空墳場又稱為尼莫點(Point Nemo),正式名稱為海洋難抵極(Oceanic Pole of Inaccessibility),或是南太平洋無人居住區(South Pacic Ocean Uninhabited Area)。尼莫點是地球表面距離陸地最偏遠的地點,位於南太平洋中央的海面上,與最近的陸塊相隔2688 公里(圖一)。尼莫點是由加拿大測量工程學家盧卡泰拉(Hrvoje Lukatela)在1992年所發現,他以法國小說《海底兩萬哩》(Twenty Thousand Leagues Under the Sea)中的角色尼莫船長命名,其中的尼莫(Nemo)是拉丁語「無人」的意思。

 

圖一:位於南太平洋中央的太空墳場尼莫點,尼莫點是地球上距離陸地最遙遠的位置,與最近的陸地迪西島相隔約2688公里。
 
依據報導,目前大約有250~300件太空垃圾被棄置在太空墳場,迄今為止,從太空掉落到地球的最大物體是2001年的俄羅斯和平號太空站(Mir)的太空實驗室,重量高達120噸。

小心來自頭頂的大型太空垃圾

中國目前規劃在2021年和2022年還要再發射至少三次長征五號B火箭,酬載分別為天和號核心艙、問天號實驗艙及夢天號實驗艙,因此未來幾年還會有幾次不受控制的大型太空垃圾再入地球。雖然臺灣面積不大,被掉落的大型太空垃圾波及機會不高,但是國人還是要提高警覺,避免「禍從天降」。

〔註〕地球同步轉移軌道是衛星要從較低高度的軌道,移動到3萬6千公里高的地球同步軌道的一種軌道。


延伸閱讀
1. Stephen Clark, U.S. military tracking unguided re-entry of large Chinese rocket, Spaceflight Now, https://reurl.cc/Kka53m, 2020.
2. Moinak Pal, Massive Chinese rocket falls back to Earth; biggest once since Salyut 7 Space Station fell in 1991, Times Now, https://reurl.cc/GV3vjp, 2020.
3. Point Nemo, Earth's watery graveyard for spacecraft, Phys.org, https://reurl.cc/E79y6g, 2020.